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关于提高初中生语文整体素质的探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关于提高初中生语文整体素质的探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实验中学,江苏 苏州 215000)

【摘要】实践表明,在语文教学中遵循体验性、情感性、想象性、层次性的原则,充分发掘教材的内涵美,注意阅读教学选点的引趣、求新、益智,重视课堂预习的效果,注重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衔接,同时充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整体水平必能得到很好的提高

【关键词】初中语文;语文教学;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在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中,许多教师也想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整体素质,但在各校之间明里或暗里地攀比优秀率、合格率、平均分的大背景下,他们也感到力不从心,也不得不拼命地给学生补课,不断地强化训练,结果令学生厌学情绪越来越严重,学习困难的学生越来越多。这确实是令人担忧的现象,为此,笔者从以下几方面谈一下自己的见解。

一、注重初中与小学语文教学的衔接

初中语文教材与小学语文教材在课文内容上有着密切的联系:第一,如小学的《你们想错了》与中学的《最后一课》《三味书屋》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第二,初中课文的作者与体裁有一些在小学时已为学生所熟悉,如鲁迅、老舍、冰心、安徒生等作者以及记叙文、寓言等体裁。

同时在作文教学上,小语大纲与初语大纲二者大体一致,初中阶段要巩固和加强,不同的是要求提高和发展。如小学已经学了“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主要的和次要的”、“重点突出,主次分明”、“外表和内心”、“抓住人物的特点”、“观察要细致”等写作知识,初中作文教学时,一定要注意衔接。又如在汉语知识教学上,小学要求识字2500个左右,而初中要求识字3500个。这说明初中语文教学的识字任务并不重,重点应该放在巩固、强化上。汉语拼音规则、标点符号、同音字、形似字、多音多义字,词义的褒贬、修辞、句式的变换等,小学已学过,初中就应该加重巩固,使学生基础知识更加系统化、科学化。

二、将预习作为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

首先,课堂上预习可以督促每一位同学真正看书,围绕老师提出的预习题,在熟知课文后,针对自己的知识错漏点认真地听课,这样的效果是事半功倍的。但有些老师似乎怕失去这宝贵的45分钟,不愿意去“放”学生,让学生有一个自由想象的空间。往往是堂上老师分析时,全部学生都听懂了,过后就水过鸭背了。然而,要真正改变这种现象,笔者认为要注重预习。只有有的放矢地布置一定数量的预习题,让学生去完成,才能让大多数学生达到先熟知课文的效果。这种做法是符合布鲁姆的目标教学的。笔者布置课堂预习题,让学生按照题目去完成,讲授课文时则着重围绕预习题提问,做到“双重保险”,使知识点落到实处,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养成一种爱读书的习惯。每讲授新课前,学生都会看书,思考老师会布置什么预习题,对照一下自己的看法,时时刻刻检查自己,脑筋动多了,脑瓜子自然就灵活,想问题花样也就多了,能力也就逐步提高了。在编写预习题时,笔者明确地以学生第一人称确保学生参与的地位。预习的编写―课堂的施展―堂上老师矫正补救―形成性测试,这是教学控制的过程,实际教学中也逐步解决了师生的主体与主导的关系,认知、情感与操作的关系,预习题的反馈与矫正环节的关系等诸多问题。

其次,为了创设让学生直接参与课堂教学的环境,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达到大面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目的,笔者也要求学生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仿照老师布置的预习题的类型举一反三地编写预习题。预习题要隐含语文的“基础知识”、“阅读能力”、 “听说能力”、“写作能力”,着重于读写听说能力的培养,以达到整体系统调控的目的。让学生编写“编外题”,能促使学生真正领会每篇课文的知识,在阅读课文时掌握学习语文的规律,逐渐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长此以往贯彻得力,课堂上预习的效果一定会非常明显的。

三、教会学生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所追求的只是那种表面的、显而易见的刺激,以引起学生对学习和上课的兴趣,那你就永远不能培养学生对脑力劳动的真正热爱。”因此,我们选点教学,应当寻求引起学生紧张智力劳动的机会。那种浅表的显见的东西,学生是不愿花费脑力去思考的。比如讲《桃花源记》理想的社会环境、淳朴的社会风尚,可以让学生大胆地想象,这样一个理想的社会能否存在呢?明确指出中国河北省就有一个这样的“世外桃源”,从而说明要实现理想的社会,是要靠我们,甚至后几代人去完成这宏伟的蓝图。总之,阅读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于细微处读华章,注意选点的引趣、求新、益智,才能使阅读教学走上新的台阶,才能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四、重视作文教学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教学大纲提出:“作文要从内容入手。”写作内容是学生平时对周围事物的观察所得,因而,迫切需要教师加强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有一次,笔者布置了一篇说明文《苍蝇的自述》,刚好有一位同学带了一些蚕虫回校,同学们兴趣可浓了,围着蚕儿唧唧喳喳地议论开。有的说:“蚕儿怎么结茧?”有的说:“蚕儿怎么变飞蛾?”听了同学们天真的议论,笔者灵机一动启发他们:要解开这个秘密,就要认真观察蚕的生长过程,在观察中会得到答案的。让每个人都仔细地观察喜爱的小昆虫、小动物的形状、生活习性,题目自拟《×××的自述》。这满足了学生们好奇的心理和求知欲望的特点。在学生兴趣浓时,就借此教给他们观察的方法,让学生能够充满兴趣地在观察生活中领略到观察的无穷乐趣,尝到观察的甜头。如:①有目的地观察。同学们有蚕样本了,我们的观察任务便是看蚕的形状、特点等。在整个观察过程中,教师充分发挥导语的定向作用,提高观察的效率。②有顺序地观察在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教材,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观察蚕时就要按整体到局部的顺序,这便于培养学生思维和语言的条理性。③抓观察特点,引导学生运用对比法。让学生将蚕变成幼虫时的对比,抓住各自特点,将它写得具体、生动。④抓重点观察。蚕的生活习性要作为重点观察,了解蚕的生活特性,加上在观察中加以想象,这样就有东西可写,不会平淡乏味了。引导观察在一节作文课上大概需要20分钟。开始,引导学生调动多种感觉器官并结合观察结果组织语言需要10分钟。大家都知道观察是通过人体的视觉器官、触觉器官、听觉器官、嗅觉器官以及味觉器官的联合活动来实现。如蚕,先让学生按顺序看蚕的外形、颜色,然后让学生用手感觉蚕的柔软,在看蚕的形状时,整个过程都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不厌其烦让学生重复叙述,每节作文课都这么要求学生训练语言表达能力,是有利于提高写作能力的。

总之,合理安排45分钟、向课堂要质量是每位教师的当务之急。依照学生求新、求异、求乐的心理,教师以新、奇、乐的刺激来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使学生的兴趣持久、深刻。如此,学生作文的整体水平一定会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