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当代瓷语:中国人的生活艺术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Arts are come from life and higher than life.”
这句话已经变得妇孺皆知,只要谈到艺术和生活的关系时,这是一句注定无法绕开的定理式的句子。艺术是生活的浓缩与提炼,它会把一些生活中的东西做的更纯粹,更极致。它是美的,带着创作者的个人倾向,必定是展现,提取创作者认为有价值的东西。生活给艺术提供灵感源泉和创作基础,但是生活究竟怎样和艺术发生关系并作用于生活和艺术的主体人本身,倒是见仁见智,尤其对于有着深厚生活美学基础和艺术修为的中国人来说,怎样才算是时下中国人的生活艺术?
饮茶的乐趣在于观看茶人温壶温杯投茶等准备阶段的从容,在于倾听注水时茶叶遇着沸水发出的微妙声响,在于出汤前的等待和即将入口时闻得的茶香,一旦入喉,所有的感官体验便完全化在茶汤里,三盏茶过后,身边再有二三知己分享感受,便可算得上完备的茶事了。
谈到生活艺术,当今的生活方式是必然被提及的。南怀瑾说:“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处于不古不今、不中不外的转变中。”在西方文化大举入侵的当下,好像成败已经被作为人生的唯一标准,至少在大城市里,我们见得更多的是形色匆匆的人群,我们无意否认这样的生活方式,天下熙熙,总是需要为现实和梦想去奋斗,但越来越多的人不知道其实有着另外一套精深的价值体系和充满智慧的生活方式曾经根植于我们的传统之中,它曾经让我们知道如何面对事物,排解压力,学习成长,寻找自我认同并且可以实现与社会价值的统一,越来越多传统生活方式的美正在我们身上消亡。
说的更明细点,生活艺术其实是生活的态度,是文化的承载,是时代最深刻、最鲜活、最摸得着、闻得到的声音、气息和面貌。
说个现象吧,很具有代表性,以说明我们所身处的这个时代的浮躁和功利。
我们越来越多地在各种媒体刊物和视觉传媒上,看到所谓富有文化气息的茶道空间:一张素色的桌旗,一把做工看似不错的铁壶或者银壶,朱泥小品壶,白色的品茗杯,日本的铜质茶盏,清雅的花瓶里插着一支腊梅或者枯枝,身着素朴衣服的女子端坐着……这几乎成了定式,这种风格化的空间慢慢从小众变成了主流,直至泛滥;我们也看到越来越多的拍卖行开始做茶道用具和美术文献的专场拍卖,日本手工茶器具和茶道文献书籍被越来越多的人追捧,进而成为炫耀手段甚至投资方式;从事陶瓷茶器具生产的品牌企业为了迎合市场,开始抄袭日本和台湾品牌的釉色器型,大张旗鼓地标榜文化概念。总而言之,文化开始变成工具,变成噱头,和房地产商雇几个漂亮女孩子站台没什么本质区别,好像只要和文化扯上关系,就可以卖的贵一些。
那么,我们有没有去思考,我们的文化的本来面目;有没有去思考,这些所谓的文化和自己的生活究竟有多少联系。
一个再完美精致的茶道空间,也是为人服务的,我们抄袭日本和台湾,有没有去看看他们茶人的生活状态,了解人的内心世界?买把壶,买套书,单纯做一个空间都不难,难的是人和空间的交融,难的是空间怎样作用于人本身……
作为中国人的自信的地方在被丢失,我们血液里流淌的是怎样一套文化和价值体系,我们应该继承的是什么。美国式或者日本式的评判体系之外,我们应该懂得另一套价值的存在。至少,海报上的苗条模特、六块腹肌、Prada皮包,手做茶器,枯山水,日式茶道,这些并不是我们的生活艺术,每一种生活艺术都需要很长时间、一点一滴地教养。我们生硬地植入或是照搬,是只能得其皮毛的,因为这并不是我们的系统,中国式的拿来主义并非不可,但必须要得而化之。
如果不想在艺术上感受失望,你就千万不要把它看作是你的职业。无论你拥有多么高的艺术技巧和天赋,要寻找金钱和权力就到别处去。如此一来,当发现自己的才华和努力得不到同等的回报时,你才不会因此而憎恨艺术。
奥尔罕 帕慕克
《我的名字叫红》
当代传媒和广告所呈现出来的物欲,都已经不是直观地、裸地呈现了,而是以一种精神、艺术和审美的方式巧妙地体现。物欲精神化、消费审美化,原来的物欲与精神、消费与审美、世俗与超越、亵渎与神圣的明确界限,奇迹般地被遮蔽了。沉浸在物欲异化中的消费大众,茫然无知,竟然从物质的消费中还感受到一丝精神救赎和审美。
而社会等级的差别,不仅体现在收入上,而且也更多的体现在文化身份上。文化变成了可炫耀的象征资本。对于一部分城市中产阶层而言,泡酒吧、听歌剧、喝咖啡,不再仅仅是精神生活本身,而蜕变为周期性的高贵身份之自我验证。
中国式的生活艺术,慢慢地被那些无知的攀比心和扭曲的社会价值污染得面目全非。
朋友去台湾,拜访了很多独立陶艺家和茶人,对他触动最大的是他们的生活状态和自我要求,追求自己的作品的完美,极度苛求,对于生活却相反。可能经济上并不富裕,但是却可以欣然接受现状,并且过得很满足,当然,社会给予这样的生活方式以足够的尊重。事实上,无论是怎样的阳春白雪,最后都会成为柴米油盐,也许这两者都是人生境界。生活无论精致或是粗朴,核心都是充实的生活,获得认同感和爱。在生活中,会有太多比较,诱惑和所谓的机会会出现,影响人的判断和价值观,而这些是生活的死敌。人处于何种生活状态不在于他人认可,而在于自我选择。
那么多人在微博上晒美食,晒旅行照片,晒自己的靓照,大部分人都希望自己看上去比别人幸福,可是有时内心里却比别人苦,何必呢?
林语堂在《生活的艺术》一书中谈了庄子的淡泊,赞了陶渊明的闲适,诵了《归去来辞》,讲了《圣经》的故事,以及中国人如何品茗,如何行酒令,如何观山,如何玩水,如何看云,如何鉴石,如何养花、蓄鸟、赏雪、听雨,吟风、弄月……林语堂将中国人旷怀达观,陶情遣兴的生活方式,和浪漫高雅的东方情调皆诉诸笔下,向西方人娓娓道出了一个可供仿效的“生活最高典型”的模式。
生活不该有一个模板,就像艺术也需要多元一样。这篇文章无意去讲述一个最高生活艺术的形式,这很无趣刻板,像时下太常见的心灵鸡汤,无有丝毫的感染力。事实上我们所做的所有努力,都是为了能过上更幸福的生活。这无关乎物质,只关乎于心。中国人的生活艺术中最最核心的一点,就是内心的修为。
无论品茗行酒,观山玩水,看云鉴石,养花蓄鸟,赏雪听雨,吟风弄月,这些中国人发展出来的生活艺术方式,都注重内心和事物之间的交流。
举个例子,也是最中国的例子赏石。赏石文化只存在于中国,其本身并不具备艺术价值,更无法和人的生活发生联系,但在儒雅的中国人看来,人在心里将万物塑形,这虽然是唯心主义的观点,但其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包含了中国式的哲学意味。赏石家关注石头的纯粹美学特质,并不重视石头的地质成分,宋代绘画中便将赏石入画,并赋予其“无形”与“有形”的道家思想,甚至是“刹那”与“永恒”的终极思辨,所以往往西方观念无法理解这理论,他们更愿意以雕塑或是超现实艺术来看待赏石,如果将赏石和亨利摩尔的雕塑放在一起,西方人会更容易理解,但是赏石并不经雕琢,所以,中国人在数千年之前便已经是观念艺术家了吧。
室无石不雅,在经过历代文人的诗词赞咏后,赏石成为了中国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以至于以居室书房中有无赏石来判断主人的文化涵养和素质,实在是中国式生活艺术的最好典范了。
从表面看起来,当代的生活艺术是平民的文化,是多元的文化。个人归属于什么文化,不再有外在意志和外在标准的束缚,似乎完全是个人趣味和意志自由选择的结果。然而,如果只是一个充满了物欲追求的经济理性人,当个人的内涵被掏空之后,他也就失去了自我的判断能力,于是市场的标准便成为了个人的标准,流行和时尚内化为大多数人的审美观念和价值准则。表面看起来,世俗时代的人们是自由的,有自由选择的空间,实际上,大多数人却并不懂得如何去构建属于自己的生活艺术。
艺术的最高境界,在于填补尘世与超凡境界间的鸿沟,既然艺术的最终目的是超越较低层次的经验,而晋升到全面性的精神领悟,那么真正属于中国人的生活艺术究竟是什么?
每个人都曾经尝试过许多事:有些事开始觉得很有兴趣,做过之后发现不过尔尔;有些事虽然热爱,但后来发现自己并不在行,反复比较之后,能做的事也就所剩无几了.生活艺术最重要的并不是艺术,而是生活,只有拥有了自己想要的生活,才能将其经营成为好的艺术。对于中国人而言,生活的艺术应该岁月静好,现世安稳,追求物质和内心的平衡,然后才是那些寄情山水,围炉品茗,玩古赏画,听琴看雪。
写了半天,理论的,实际的,最后,中国人的生活艺术依旧只能回归原点。
因为再华丽的生活,所需要的也只是一碗羹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