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课程\教材\教学辨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课程\教材\教学辨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我读研究生的时候,学过《课程与教学论》这门课,在这门课里,课程、教材教学隶属于不同的研究层面,各自拥有比较清晰的研究范围和内容。但在职业学校,教师对此却不甚了解,大多数人比较关注教材这一具体的课程材料,误以为教材内容就是课程内容、教学内容。理念上的混乱容易导致实践上的盲目,有必要“辨张学术、考镜源流”,厘清课程、教材、教学三者之间的关系。

课程一般指各级各类学校中学生需要学习的事实、概念、原理、技能、策略、方法、态度及价值观念等内容的总和。课程内容的选择有三种基本取向:学科(专业)知识、当代社会生活实践(对于职业学校来说就是工作过程和岗位要求)、学习者已有的经验(知识和能力)。因此,课程内容的选择是根据特定的教育价值观及相应的课程目标,从学科知识、当代社会生活实践或学习者的经验中选择课程要素的过程。课程内容一般在课程标准中得到明确规定和表述,具有法定的地位,轻易不能改变。从学生学的角度来看,课程内容是对“学什么”的规定;从教师教的角度来看,课程内容回答的是“教什么”的问题。需要指出的是,课程内容只规定“教什么”,它不管“如何教”“用什么教”,“如何教”“用什么教”是教材的事。

教材包括一切有效的传递、体现、承载课程内容的文字与非文字材料。教材的内容不是学生直接掌握的对象,而是师生教学活动的中介,故此教材也被看成教师帮助学生实现学习目标的工具和跳板。二者之间的关系是教材受制于课程内容,必须反映课程内容,这就是课程内容的“教材化”,俗称“编教材”。但仅有课程内容“教材化”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教材内容不是素材的简单堆积,而是素材的创造性转化。更进一步说,教材内容还必须“教学化”,即必须经过“心理化”和“学科化”的过程才能落到实处,前者是指教材内容遵从学生学习活动的认知发展规律,后者是指教材内容符合一个学科的内在逻辑。这样处理的教材更具有“可教学性”,它不仅为教师教学提供基本的操作框架和步骤,提示教学方法,方便教师的教;而且还为学生自我学习提供指引,方便学生的学。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教材内容无论多么“可教学化”,它都不能自动地成为教学内容,这涉及教材向教学内容的转化问题。教材内容如何转化为教学内容和转化成什么样的教学内容,取决于具体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情景,它内在地蕴含着教师对教材内容个性化的演绎和创造。在这个阶段,教师不必拘泥于教材内容,而应对教材内容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并付诸实施,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动态地生成教学内容。从教材内容到教学内容,这中间存在着一大片开阔地带,教师可以充分地发挥主动性在这块开阔地带里进行再创造、再发挥,这就是所谓的“二次开发”。只是,教师在对教学内容进行创造和发挥的时候,别忘了满足教学情景和学生的学习需要就行了,毕竟教师的教最终是为了学生的学。

说完了课程和教材、教材和教学之间的关系,让我们再来看看课程和教学的关系。一如上述,课程一般指学生需要学习的事实、概念、原理、技能、策略、方法、态度及价值观念等内容。课程内容往往以课程标准的形式被规定下来,具有法定的地位,因而是相对稳定且轻易不能改变的。而教学内容则是教师对课程的物化形式――教材进行的创造性的、个性的演绎。课程内容规定的是某一学科(专业)共同的、统一的标准或要求;教学内容则是教师应对具体教学情景的自主安排,是具体的、个别的,并能体现差异性。相对于课程内容多以书面的文字材料进行表征,教学内容则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文字和非文字手段进行表征,不仅包括形式各异的素材内容,也包括一些活动、方法、观念、实践操作等。不过,万变不离其宗,教学内容再怎样千变万化,都不能离开课程标准这一法定的根本依据。

职业学校课程改革鼓励教师创造性地开展教学,这实际上是要求教师基于对课程标准的领会和把握,超越对教材内容的“照本宣科”,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以便生成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这对教师可能是个挑战,对学生绝对是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