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如何优化语文教师的课堂言语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如何优化语文教师的课堂言语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教师课堂言语是课堂教学最主要的物质媒介,中学语文教学更是主要依靠教师的课堂言语来引导学生学习中国语言、体会文体情感。可以说语文教学的成功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依赖教师课堂言语的好坏。本文就如何优化语文教师课堂言语谈了几点思考。

【关键词】语文教师 课堂言语 优化

一、丰富语言内涵

语言既是言语的工具,又是言语的产物。所以,要塑造教师言语,首先要从语言入手,丰富语言内涵。

1.厚积生活。生活是教师获取语言素养的源头活水。教师要向生活学习,因为生活是蕴涵丰富的语言矿藏,亟需有心人去发掘利用。

(1)谚语。人民群众创造了大量的谚语,这些谚语与他们的生产、生活、思想、审美有直接的关系,渗透了他们的审美理念、生活经验和人生追求。如对人心难测的形容:“虎皮隔毛眼,人心不可量”。

(2)歇后语。歇后语是人民群众交际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一种语言形式。歇后语的表述方式,通常采用如下形式:一是只说前半句,后半句叫人意会,留个悬念,趣味横生,如“踩着梯子摘星星(差得远)”。二是借用常见的修辞手法,如双关语“拽着胡子过马路――谦虚(牵须)”,其他还有比喻、拟人、夸张、对比等。

(3)社交语。人民群众非常注重人际交往,并且在人际交往中产生了大量的交际语言。口头的、书面的都有,如谋职用语、商业用语、网络用语等更是大批产生。

2.博闻强记。文化典籍是丰富语言素养的储存仓库。如果说生活是教师获取语言素养的源头活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那么,文化典籍则是流而不是源。文化积淀深厚,教学实践中就会信手拈来,成语典故、名言警句、古典诗词就会根据表达需要,如甘泉般汩汩流出,芳香清冽,悦人耳目。做语言资料卡片,分类整理,结合实际,灵活使用,对所积累的语言资料进行有效整理,融会贯通,巧妙化用古典诗词、成语典故,还要丰富语言的人文色彩,增强语言的感彩,这不仅是对古代文化遗产的继承,也是结合新的时代对语言的创新。

二、精设教学言语

既然是课堂教学中的教师言语,就要关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

1.巧设引人入胜的导语。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语吸引人如同磁力吸铁一般;导语设计得好,就如同缓缓拉开的帷幕,使学生看到一幅优美的场景。教师在教学时必须要巧设引人入胜的导语,这样才能拨动学生思维之弦,让学生以最佳的兴奋状态投入学习活动。

2.精推简洁明快的过渡语。过渡语能穿针引线,连接课堂的每一个环节。一堂课教师要教授几方面的内容,要想让一堂课成为有机的整体,过渡语在衔接上常常有独到的妙处:简洁明快,得体,紧密连贯,如行云流水,天衣无缝,让人不知不觉。可见过渡语运用得好必将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大凡优秀的语文教师都非常重视精推细敲课堂过渡语。

3.细敲适时巧妙的插入语。插入语是指教师根据从学生那里反馈回来的信息,随机插入的一些貌似零碎的教学言语。这些零碎地教学言语或鼓励,或鞭策,或纠错,或点拨。总之,它会给课堂教学增添活力,使学生保持昂扬的情绪,旺盛的精力,活跃的思维。

三、注重言语调控

1.学生思维迟滞时,教师言语应该适时激活。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课堂教学就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动口、动手、动脑的过程,而动脑更应伴随始终。一旦失去学生的参与,所谓的教学活动就是无效的活动。然而,教学过程中学生思考停滞是常见的现象,教师应迅速对个中原因做出判断,及时采取相应策略,以激活学生的积极思维。有时,学生因情绪高度紧张而不能思考,有经验的教师总是用轻柔的语调,亲切的话语消除学生紧张的情绪。例如,“不要紧,老师相信你能学好。”“你能行!”等等。有时,学生因问题范围或难度太大而无从思考,教师总是将其化整为零,各个击破;或铺路搭桥,化难为易;或绕道迂回,旁敲侧击;或同类启发,触类旁通。总之,教师的言语要自始至终成为学生思维外在杠杆。

2.围绕问题见仁见智时,教师言语应该创造思维空间。学生对某一问题常有不同意见,教师若急于做出仲裁,既无助于开启学生的心智,也会使学生失去听说训练的绝好机会。应大胆放手,让他们各陈其由,各抒己见,让不同意见彼此交锋、碰撞、融合,在争论中明辨是非,求得共识。至于那些“横看成岭侧成峰”的问题,本来就没有定论,可以允许存异,不应强求一律。

3.学生学习浅尝辄止时,教师言语应该成为诱其深入的路标。学生理解课文容易停留在事物的表面,或以偏概全,或囫囵吞枣,或走马观花,不能做深入的研究。此刻,教师应引导学生透过字面,寻微探幽,披文悟意,披文入情,从而走进课文的生命,走进作者的心灵。

调控的手段具有多样性,而教师工作的特殊性必然决定了教学言语是调控的最主要的手段。言语如同一只无形的手,在教师的巧妙运用中,牢牢掌握和控制着教学流程,使教育教学活动始终围绕着预定目标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陈涵平.教师言语美[M].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

[2]欧阳芬.新课程下课堂教学技能的创新与发展[M].中国轻工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