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马琳在第49届世乒赛男单比赛中发球抢攻技战术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马琳在第49届世乒赛男单比赛中发球抢攻技战术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本文主要对马琳在第49届世乒赛男单比赛中发球抢攻段、接发球抢攻段和相持段的技、战术特点进行分析,找出其在技、战术上的优势与不足,并由此探求直拍进攻型打法存在的问题,笔者运用分段指标评估法对马琳的发球抢攻段、可以看出马琳发球抢攻能力较强,命中率较高,杀伤力很强,其抢攻意识还需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 直拍快攻 发球抢攻段 接发球抢攻段 相持段

1 研究方法

1.1 文献资料法

为进行本专题研究,查阅了大量与本文有关的文献资料。

1.2 录像分析法

对马琳在第49届世乒赛男单比赛中七场比赛进行录像分析。

1.3 数理统计法

按照三段书技术统计法将马琳与王增羿(波兰)、奥恰洛夫(德国)、何志文(西班牙)、梁恩柱(中国香港)、萨姆索诺夫(白俄罗斯)、王皓(中国)、王励勤(中国)的七场比赛分别按发球段得分和发球抢攻段、接发球抢攻段、相持段得失分进行统计,并对所的数据加以整理归纳。

得分率=段得分/(段得分+段失分)*100%

使用率=(段得分+段失分)/(全局得分+全局失分)*100%

1.4分段指标评估法

本文采用目前乒乓球界流行的分段指标评估法将所得数据与模式值评估指标进行比较,进行定量分析。模式值评估指标为:

发球抢攻段:得分率60―70%(及格60%,良好65%,优秀70%);使用率25―30%

接发球抢攻段:得分率30―50%(及格30%,良好40%,优秀50%);使用率15―25%

相持段:得分率45―55%(及格45%,良好50%,优秀55%);使用率45―55%

2结果与分析

从技术统计上看,马琳在发球抢攻段得分率的平均值为68.5%,接近优秀,使用率较低。这些说明马琳的发球抢攻虽然极具威胁,但是使用的频率不高,不是很积极。这说明马琳在发抢段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发球抢攻运用时机时好时坏。例如在与萨姆索诺夫的比赛中马琳的发抢就运用得很积极,但是得分率却是几场比赛中最低的,主要原因是马琳在与萨姆索诺夫的比赛中由于在心理上占据上风很多球处理过于自信导致很多不该发抢的球也主动上手最终失误过多。相反,在与王励勤和王皓的比赛中马琳的发球抢攻使用率较低但是得分率却很高,但这并不能说明马琳在与他们两个人的比赛中发球抢攻使用得很好。发抢使用率低说明马琳在这两场势均力敌的比赛中显得有些保守,处理球不是特别果断,很多可以上手的球他都采取了其它手段以求保险,这样反而让对手反客为主失去战机。特别是在与王励勤的决赛中马琳在3比1而且第五局也大比分领先的大好局势下被王励勤大翻盘更是充分印证了以上的分析。就马琳的整个发抢段来说,其发球的变化不是很多,一般以台内的不转球和转球为主,动作相似且旋转变化较大,多发至对方近网区域,给对方高质量的回球加大了难度,从而更有利于发球后主动进攻。马琳发球后抢冲这板球是马琳的绝活,主要表现在:正手抢冲命中率高,出手快力量大,路线变化多,其中侧身位的抢冲杀伤力更大,由于侧身位的便利条件,使得腰、腿得配合以及重心的交换更为流畅、协调,因此,使侧身抢冲的质量更高,特别是能拉出斜直两条线路的大角度球,往往令对手反应不及。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1)马琳发球抢攻能力较强,命中率较高,杀伤力很强,但是使用率较低。(2)马琳接抢段技术相对成熟,但是心理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对此项技术的运用。技术方面在处理接发球时能更果断一些就会出现更多的抢攻机会,使自己在比赛中占据更大的优势。

3.2建议

(1)进一步提高发抢、接发抢段的使用率和得分率,提高前三板力争主动的意识和能力,做到上手快、上手狠、重近台、重侧身;切实提高发球和抢攻这两板球的单板质量与合理衔接,加大威力;丰富接发球的手段,加强台内挑打能力,增强主动性。(2)加强步法训练,提高正手抢攻与正手连续进攻的意识和能力,同时也要提高正手进攻的杀伤力。

参考文献

[1] 苏丕仁.论直拍快攻打法[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6(1).

[2] 吴焕群.再谈直拍打法创新的必要性及可行性[J].乒乓世界,19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