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李学海:美国少数族裔的翘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李学海:美国少数族裔的翘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纵观美国华人移民的奋斗轨迹,我们大概可以看出与时俱进的成功路径转换――第一代华人移民,以“八磅生涯”讨生活,处于社会下层的苦力劳工;第二代华人移民,以“三把刀”谋生计,处于社会中层的餐饮服务;第三代华人移民,以“活脑壳”求地位,处于社会上层的市场先锋。

时光如水,岁月如歌。一代又一代龙的传人怀揣“淘金梦”,远渡重洋来到美国辛勤打拼。纵观美国华人移民的奋斗轨迹,我们大概可以看出与时俱进的成功路径转换――第一代华人移民,以“八磅生涯”讨生活,处于社会下层的苦力劳工,第二代华人移民,以“三把刀”谋生计,处于社会中层的餐饮服务;第三代华人移民,以“活脑壳”求地位,处于社会上层的市场先锋。

作为第三代华人移民典型代表的李学海,以汉代文学家杨雄的名句“志犹学海,业比登山”为人生路标,历经26载的风风雨雨,从一文不名的车衣工到与时俱进的时装巨子,最后成为八面玲珑的仓储大王,一步一步实现着自己的“美国梦”。他一手创建的美国威特国际集团(Waitex),总部就设在“世界商都”――纽约曼哈顿第七大道525号23层高的时装大厦(Fashion Tower),在26年的漫漫创业历程中,美国威特国际集团的业务量以年均35%的速度递增,拥有10余家跨国、独资和合资企业,涉足环球物流、仓储配送、电子商务、服装设计生产进口批发零售、国际贸易等广阔领域,全球员工3000余名,其中美国总部员工1000余名,2001年~2006年,美国威特国际集团连续被美国《克莱因》杂志评选为大纽约地区资产规模最大的200家私有企业之一,在最大的少数族裔企业中排名第10位。

小小车衣工 大大时装王

李学海,1948年出生于广东。1970年,22岁的李学海只身闯香港,在长江制衣厂有限公司一千就是6个年头,白天干活晚上到香港机械学校(香港理工大学前身)上夜大,一步一个脚印地从车衣工升迁到生产主管。28岁,李学海远渡重洋来到美国打天下。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的他,只好在纽约唐人街的一家服装厂当车衣工。为了及早融入美国社会,李学海一边打工一边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和纽约时装学院刻苦攻读,因为他知晓知识和经验,是人生最大的财富。

经过5年的半工半读自我提升,33岁的李学海开始谋划自立门户的最佳着力点。他久久徘徊在纽约曼哈顿第七大道这个闻名遐迩的时装大街上,常常凝视着街旁那尊犹太车衣工脚踏一部陈旧缝纫机的古老铜雕,不知不觉间立下了这样的宏图大志:自古以来,纽约服装业是美国犹太人的一统天下,美国华人服装厂大多是来料加工型的,只能从代工中赚取可怜的加工费,绝大部分利润都被美国犹太人拿走了,这实在是太不公平了。要打破美国制衣行业的原有格局,确立美国制衣业的全新秩序,就要有一种“敢把皇帝拉下马”的大无畏精神和敢拼搏斗志。虽说,在一个传统行业创业比在新兴领域开拓难度更大,但只要用心去经营必会有所斩获。虽说,要在美国犹太人盘踞百余年的制衣行业领地有所作为并非易事,但只要运筹得当就会有所突破。

就这样,胸怀“打破美国制衣行业原有格局”大志的李学海,于1981年在纽约曼哈顿时装街创办起美国C・G服装实业有限公司(美国威特国际集团的前身),无怨无悔地踏上了“确立美国制衣行业全新秩序”的漫漫征程。他一边承接美国犹太人制衣公司的加工业务,一边鼓足勇气精心设计和开发自主的时装品牌――他采购中国的丝绸和面料,采用中国精细的车缝工艺,采纳欧美最新潮的时装款式,试图以自产自销模式从美国犹太人的重重包围中成功突围,为了适时把握世界时装流行动向,及时吸取最新潮的时装设计理念,他不惜重金在纽约曼哈顿时装大街上设立了自己的办公室……这一切的一切,目的只有一个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精美时装,打进美国的高级服装店、大型百货公司,进而为美国主流社会所接纳。

正当李学海信心百倍地迈出“自创品牌,自找市场,绝不再做代加工”的自主创业第一步之际,谁知却莫名其妙地陷入了纽约商业竞争的无边沼泽之中,猝不及防地被一只凶狠的鱼咬碎了骨头。一位毫无商业道德可言的美国犹太商人,一夜之间挖走了李学海麾下的所有设计人员、技工师傅和销售人员,不择手段地把美国威特国际集团所有的时装样品、设计草图、客户订单席卷一空。面对突如其来的伤人暗箭,李学海并未被重重击倒,也没有气馁,硬是把被鱼咬碎了的骨头再拼合起来,一切从零开始,想方设法贷款借钱,千方百计招聘英才,而今迈步从头越。

李学海扛着自行设计制作的C・G牌时装,跑遍了曼哈顿下城和中城的所有服装店,参加了各种时装展销会,“那个年代,我跑破的鞋子不是几双几十双,而是上百双”,李学海趁着二十世纪90年代后期《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签署以及美国国内产业结构调整的东风,慧眼独具地把握住纽约犹太人服装商将工厂迁往劳动力低廉国家和地区的千载难逢发展机遇,大刀阔斧地创出了20余个服装品牌,把时装、套装、大衣、衬衫、西装送入了美国服装主流市场,进而在全美建立了庞大的销售网络,创造出年营业额逾1亿美元的佳绩……

时至今日,李学海以超过10万平方米的服装展销场地和2万多个长期客户的无敌优势,一跃成为美国服装界的时装巨子。虽说,时装就是流行,不流行便遭淘汰,李学海却以过人的胆识和敏捷的判断力,踏上了美国时装界这趟飞快的列车,风驰电掣地奔向了更高、更远的目标。

反弹琵琶 抢先出招

在美国服装界爬摸滚打过程中,李学海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不经意间捕捉到了业界习以为常的市场变化动向:“每当季节更迭时,美国的大大小小百货商场,都不约而同地从柜台上撇下大批过季时装。倘若大量收购这些物美价廉的换季时装,然后再将它们贩运到其他不同季节的国家和地区,就可不费吹灰之力地获得丰厚回报。”他说干就干,斥资在新泽西州买下了第一座货仓以存放进出口服装,水到渠成地步入了世界服装贸易新行当。为了建立进出口服装贸易网络,李学海经常穿梭于纽约、北京、上海、巴黎、罗马、伦敦、莫斯科、圣保罗等世界时装之都,足迹遍布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至于他那本被厚厚加页的美国护照,不仅盖满了各国和地区的出入境图章,而且换了一本又一本。就这样,李学海以自有货仓为靠山,在世界服装贸易活动中大发横财,

尝到了货物仓储甜头的李学海,紧紧抓住“二十世纪90年代初,美国经济衰退,房地产业跌入低谷,货仓大量闲置、售价低于成本”的发力良机,反弹琵琶地卖掉了价格持续上扬的香港地产,以非凡的自信、过人的胆识和准确的判断力斥资2亿多美元,一口气买下了新泽西洲占地面积超过200公顷的15座巨型货仓。面对

李学海近乎疯狂的圈“仓”运动,不仅美国服装界同行觉得不可思议,就连新泽西州一家报纸也发出了惊呼:“这位来自香港的东方商人,外表文雅,不动声色,然而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美国东岸庞大的仓储业务纳入囊中,其惊人的大手笔令人叹为观止!”到了二十世纪90年代中后期,高科技发展带动了美国经济的逐渐复苏,李学海仰仗成倍增值的仓储设施,悠闲自得地分享着仓储配送业务带来的巨大收益。如今,美国威特国际集团的仓储配送业务辐射美国东西海岸的主要地区,日处理集装箱货物数以百计,年处理世界500强企业集团的超过50亿美元货物,仓储配送业务年增长率高达30%。随着美国威特国际集团的仓储设施逐渐成为美国最大的现代化仓储和物流中心之一,李学海不仅受到了新泽西州州长惠特曼女士的特别拜会并合影留念,而且摇身一变为享誉全美的“仓储大王”。

牵线搭桥 活化中美贸易

谈经论道 点拨中国企业

在李学海的心里,总是有一种难舍难分的故园情――我是在中国接受的小学、中学教育,我永远忘记不了那个虽然物质贫乏,但是人人相亲相爱的年代,忘记不了和蔼的老师,善良的同学和邻居。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之后,我就密切关注着中国发生的每一个变化,为中国的日益强盛而感到由衷的喜悦。

李学海不惜人力、物力和财力,想方设法与中国改革开放进程合拍共振,时至今日,他在中国拥有20余家合资、独资企业,400余家零售服装商店,月出口服装量达900万件,一跃而成为中国服装出口的最大商之一,李学海不仅在中国开设了意大利MISSONI顶级品牌服装精品店和折扣店,而且把美国先进的纺织设备和技术引入中国。

目睹中国企业争先恐后挺进美国市场的红火景象,李学海在称赞中国企业家“走出去”的魄力和胆略的同时,善意提醒中国企业进入美国市场,必须高度重视对美国财务、税务、进出口法例和法律的了解、中国企业之间竞相压价的互相拆台、中美贸易逆差巨大及上升趋势造成的政治和传媒方面的各种各样的现实问题。

每当谈及发迹绝招或成功之道,李学海总是谦虚有加,说起话来轻描淡写:同现在的许多新移民一样,我当时几乎一无所有,每天一边在制衣厂打工,一边坚持学习。正像我的名字一样,学海无涯。既要学做生意,又要学做人。要想在某个行当站稳脚跟、创造辉煌,就要从上到下信任并尊重客户,从里到外一诺千金,有商德、有信誉度、有社会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