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北京市通州区中学生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北京市通州区中学生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目的 了解北京市通州区中学生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知信行现况,为加强中学生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整群抽取通州区城镇、农村中学各2所,采用无记名自填问卷方法调查在校高一、高二年级学生2 874名。结果 学生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知识、导致食物中毒的原因和正确处理呼吸道传染病、食物中毒知识知晓率分别为68.0%,63.0%,46.8%,46.6%,对传染病爆发流行时公民的责任和义务的总知晓率为69.7%;72.7%的学生对发生“非典”、食物中毒等事件选择听从学校或教师的安排,66.8%的学生能以积极的态度对待“非典”等事件;学生应对突发事件技能知识总知晓率为56.5%。结论 中学生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相关知识及技能不足,学校应探索有效开展健康教育的新模式。

【关键词】 公共卫生;生活变动事件;适应,心理学;学生

【中图分类号】 G 479 R 181.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8)11-0989-02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或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1]。学校是一个人群集中且年龄结构特殊的场所。近年来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频频发生,尤其是传染病爆发疫情在学校时有发生[2]。笔者对北京市通州区中学生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进行调查,旨在了解中学生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知信行及知识需求。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整群抽取北京市通州区4所中学(城镇、农村各2所)高一、高二年级学生2 987名为调查对象,共回收有效问卷2 874份,有效回收率为95.8%。其中城镇学生1 331名(男生606名,女生725名),农村学生1 543名(男生690名,女生853名)。

1.2 方法 采取无记名自填问卷方法进行调查。问卷为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教育所统一制定的“北京市中学生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调查表”。内容包括基本情况(性别、年龄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知识、态度和行为。以区健康教育所、区中小学卫生保健所、被调查学校校医为调查员,调查前进行统一培训,每次调查时接受北京市健康教育所督导员的现场督导。

1.3 统计分析 采用EpiData 3.0建立数据库,用SPSS 13.0进行方差分析。

2 结果

2.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知识掌握情况 学生对食物中毒知识的总知晓率为63.0%,正确处理知识的总知晓率为46.6%,见表1。

学生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知识总知晓率为68.0%,正确处理知识的总知晓率为46.8%,见表2。

学生对传染病爆发流行时公民的责任和义务的总知晓率为69.7%,见表3。

2.2 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态度与行为

2.2.1

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态度 72.7%的学生对发生“非典”、食物中毒等事件选择听从学校或教师的安排,其中城镇、农村分别为75.1%和7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84,P=0.004);有64.5%和65.3%的学生选择听从家长的安排,城乡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96,P=0.658);有29.7%和38.0%的学生选择主动搜寻消息,城乡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919,P<0.01)。

2.2.2 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行为 66.8%的学生能以积极的态度对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并采取积极的行为,见表4。2.3 希望获取健康知识的渠道 城镇、农村学生首选获取知识的渠道为电视(56.7%和58.7%)。其余排序,城镇为网络(42.8%)、报刊杂志(42.4%)、学校教学(39.3%),农村为学校教学(45.7%)、报刊杂志(43.8%)、网络(41.6%)。

3 讨论

调查结果显示,北京市通州区学生对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知识及食物中毒知识掌握情况不容乐观,总知晓率仅在65%左右。各知识点的知晓率高低不等,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知识中知晓率较低的有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膳食、避免去人多的地方,食物中毒知识中知晓率较低的有久放冰箱的食物食用前未加热、吃半熟的鸡蛋。

在患呼吸道传染病后的正确处理方法中,对卧床休息的知晓率仅在40%左右,自我隔离的知晓率在21.6%~26.8%之间,这与我国特殊的学业压力有关,带病上学已成为“正常”的现象,提示应对教师、家长开展相应的传染病教育,有病休息是对自己的保护,也是对他人的尊重。对正确处理腹泻问题中的及时就医的认知不足2/5。据统计,我国70%以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在学校,80%以上的学校突发事件为传染病和食物中毒。自2006年9月以来,全国突发多起传染病、食物中毒的公共卫生事件,这些事件60%以上发生在中小学[3]。

学生对传染病爆发流行时公民的责任和义务及对待突发事件的认知态度较好。调查结果显示,电视是学生获取健康知识的首选渠道,因此应继续发挥大众传媒的重要作用,制作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专题片、专家访谈等电视节目传播健康知识。网络的发展虽然带来了一些负面的作用,但却是现代社会不可缺少的传播、交流工具,因此在上好健康教育课的同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正确应用网络以及书刊等资源,指导学生获取更多的相关知识,尤其是城镇中学。

综上所述,学校必须探索有效开展健康教育的新模式[3]。健康教育的基本功能就是面对大众,通过知识的传播和信息的传递,指导、帮助公众建立正确的认识和行为,来促进健康[4]。

4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3.

[2] 许国章,周爱明,朱利利,等.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面临的形势与控制对策.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4,20(6):539.

[3] 汪玲.从公共卫生职能看学校卫生工作的目标和任务.中国学校卫生,2007,28(5):385-386.

[4] 徐韬,侯培森,胡俊峰.生物恐怖应对的健康教育研究进展. 中国健康教育,2002,18(5):286-288

(收稿日期:2008-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