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当心,危险可能正在逼近你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当心,危险可能正在逼近你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多年前,省城曾发生过这样一宗弑母案:一位读初中的男孩儿,伙同他的几个同伴勒死了自己的妈妈。当时,妈妈正在厨房忙活,当儿子把电灯线缠到她脖子上时,她还以为儿子在搞恶作剧。电灯线在几个孩子的努力下越勒越紧,这位可怜的母亲大约还没闹明白,便在儿子手上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一位少年动了杀机,且是杀死自己的母亲,当然源于仇恨。那么,仇恨是如何产生的呢?

大致说来有两点。一是少年自幼跟着奶奶,跟妈妈缺少那种血浓于水的亲情,加之少年平时很顽皮甚至是顽劣,学习成绩很差,妈妈无休止的责骂和唠叨,早已令他忍无可忍。在他看来,只要妈妈还活在这个世界上,他便没有一天好日子过。他的几个伙伴,应该是他的“死党”,因为经常到他家里来,大约也领教过这位妈妈太多的冷眼,甚至是公开的“逐客”。所以,当少年“恶向胆边生”时,他们没有异议,甚至是一拍即合。

第二点,说起来要复杂一些。少年自幼跟着乡下奶奶,跟奶奶感情很深,期间婆媳间的恩怨应该多如牛毛,而一位乡下奶奶在城市媳妇眼里,纵然她带过孙子,一般也高不到哪里去,甚至是很不屑的。在少年心目中,奶奶才是他的“娘”和根,他坚信奶奶是被妈妈气死的,所以杀死妈妈是为奶奶报仇,这是“大义灭亲”,很有些行侠的意味。

从第二点看,少年并非一个白眼狼,他是知道感恩的。很多被乡下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带大的孩子,都有这种“故土情结”。一般说来,他们在乡下住的时间越久,回到城里时的年龄越大,跟父母的亲情重建便越困难,当然沟通也就越吃力。童年是建立天然而深挚的亲子关系的黄金时期,一旦错过便很难弥补,而亲情和爱,是信任和沟通的基础,当然也是教育的基础。

好了,现在让咱们回到弑母案,想象一下案发前都发生了些什么。我猜,大致的情形应该是这样的――

头一天晚上,妈妈发火了,骂人摔东西,甚至动手打了儿子。可惜对于一个已经进入青春期的少年而言,她的惩罚力在急剧下降,她感到自己越来越虚弱。为什么发火呢?原因可能很少也可能很多,比如儿子的成绩很差,开家长会时给点了名;比如儿子给一位女生写了张纸条,被老师发现了;比如儿子偷拿家里的钱,跟他的“死党”到饭馆撮了一顿;比如妈妈已经下岗,爸爸也面临下岗……消化能力越弱的人,越喜欢吃“套餐”,即一点小事或者不如意,便会叫醒他所有的“不幸”。

入夜后落雨了,雨点诗意地敲打着楼下那株正在怒放的月季,但对这个家庭而言,这是个绝望的夜晚:妈妈失眠了,她感到自己是最不幸的人,而她的不幸,是从嫁给这个乡下出身的丈夫开始的,令她绝望的儿子,正是被那个乡下奶奶惯坏的;儿子也失眠了,这是他平生第一次失眠,想到慈爱的奶奶,他哭了……第二天早晨,儿子起晚了,上学要迟到了他依旧不急不躁。妈妈又开始责骂和唠叨:你一身懒肉,都是你奶奶惯的!闻闻你那双臭脚,跟你奶奶一个模子里倒出来的!

或许就在那一刻,少年决定杀死这个处处跟奶奶也跟自己过不去的人。剩下的,只是实施计划的时间和机会了。

我不是拍电影,也不是写小说,这宗弑母案的内在逻辑和脉络,应该是这样子吧。从这一例个案看,如果不能建立起良好的亲子关系,教育便无从谈起,你只有进入孩子的情感世界和内心,才能有效地影响他。打个比方:你很难让一个孩子长期吃一种他不喜欢吃的食物,精神的“喂养”要更复杂,学问自然更深。比如这位可怜的母亲,不能说她不爱孩子,但她没有研究孩子的“胃口”,她对自己的儿子其实知之甚少:儿子需要的是补药,她却固执地给他吃泻药,如果效果不佳,她不是反思自己弄错了药方,却认为加大剂量就会好起来,于是矛盾和怨恨日积月累,血案终于发生。

就自然规律而言,人的发育是十足“唯物主义”的,即身体先行,而心智滞后,也就是先有“经济基础”,后有“上层建筑”。所以,进入青春期的孩子,很像一头雄心勃勃的“幼兽”,他身上一直沉睡的“野性”醒了,但制约野性的力量还很微弱,所以叛逆和“不听话”,是所有孩子的共同特征。不要把一切都归罪于青春期,如果你一直未能与孩子形成一种良性而有效的沟通模式,如果你不研究你的孩子的性格特点,如果你不能平等而温和地注视你的孩子,到了孩子的青春期,哪怕一粒火星,都会引来一场总“清算”,那是一座火山沉睡多年后的爆发,结果自然会是灾难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