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药农使用绿色农药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云南省文山州三七产区的调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利用在云南省文山州调研所得三七药农绿色农药使用意愿的相关数据,进行二元 Logistic回归计算,结果表明人均产值、平均每亩农药花费、农残情况的认知、销售价格预期、农药防治病虫害效果的认知以及低农残三七售价认知对药农使用绿色农药的意愿具有显著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集约型规模化药材种植、降低绿色农药终端售价、加强绿色农药低毒低残留特点的宣传、稳定中药材价格体系的合理建议,以达到提高药农绿色农药使用意愿的目的。
[关键词] 绿色农药;药农;三七;文山;二元Logit模型
出于稳产、高产的需求,农药在中药材种植业被广泛使用,但普通化学农药毒性高、残留多、不易降解,不仅威胁药农健康,还造成严重环境污染,并使得我国中药材及其制剂的农药残留偏高。随着各国农残检测标准日趋严苛,我国出口中药多次因农残超标被封存、销毁或者退货,因而施用对环境友好、低残留或无残留、低毒或无害的绿色农药,是中药材种植发展的必然。本研究以多年生宿根草本药材三七为突破口,在云南省文山州对三七药农(七农)进行调研,以期解读影响药农使用绿色农药意愿的主要因素。且在问卷问题和模型变量的设置中,强调生产投入、产出回报、贷款保险和价格预期等经济学参数,希望为合理高效的推广绿色农药提出经济上可行的政策建议。
1 研究对象选择
三七为五加科人参属植物Panax notoginseng (Burk.) F.H.Chen的根茎,是常用的名贵中药材之一,传统认为具有活血散瘀、消肿定痛的功效,享有“金不换”、“止血神药”、“南国神草”的美誉[1],为云南白药、片仔癀、血栓通、三七片等多种中成药的主要原料,现有正品药用三七均为人工种植,未见野生种。近年来,由于三七售价持续高涨,造成三七红籽、种苗的价格屡破历史纪录,种植三七所需材料农资、人工也连带上涨,三七种植成本随之大幅攀升。据测算,2011年新种植三七每亩(1亩≈667 m2)成本已达2万~3万元。三七从育苗到收获需要3年或以上时间,且病害十分严重,因三七种植存在连作障碍,一般新种三七需另选地块,或者10 年以上的轮作周期才能继续种植[2],这在无形中增加了种植三七的难度和生产成本。三七的种植,充分体现了中药材种植中长周期、高风险、高技术、高投入的特点,因而选取七农作为研究对象来分析药农使用绿色农药意愿的影响因素是合适的。
2 七农使用绿色农药意愿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2.1 模型描述 七农是否愿意使用绿色农药只有愿意或者不愿意2种选择,属于离散被解释变量中的二值选择(binary choices)。故本研究利用二元 Logit 选择模型,令Y=1表示愿意,Y=0表示不愿意,将因变量的取值限制在( 0,1) 范围内,建立回归方程:ln是几率比,即Y=1与Y=0的概率比;参数βi(β1,β2…βm)为回归系数 [3]。
2.2 解释变量的假定 在参考已有文献的基础上[4-11],结合前期调查所获知的文山州三七种植的实际情况,本研究假定影响七农使用绿色农药意愿的因素有七农个人特征、七农家庭特征、三七生产特征、七农获取外部支持情况、七农的农药认知及三七价格走势判断5大类,含义及预期作用方向见表1。
2.3 模型计算与结果 2012年10—12月在三七道地和主要产区——文山进行滚雪球抽样(snowball sampling)调查后,以EpiData3.1软件录入问卷数据,运用Stata11.0计量软件运行Logit计算,采取向后条件逐步回归的方法进行回归,期间将文化程度这个分类变量视为哑变量,经过多步回归后,最终取得影响七农使用绿色农药意愿的最优Logit模型,相关回归系数及检验值见表2。
根据统计分析结果,77.1%的受调查七农愿意使用绿色农药。表1中列出的22个假设解释变量中,人均产值、防治病虫害效果的认知、低农残三七售价认知在10%水平上显著,平均每亩农药花费、三七农残现状认知、三七销售价格预期在5%水平上显著。从表2可以看出,本研究建立的最优Logit模型准R2达到了0.923,卡方检验是227.4,显著度P为0.000 0,整体拟合效果好,回归效果比较理想,证实模型具有很强的解释能力。
3 分析讨论
分析三七药农使用绿色农药意愿的各类显著或者不显著的影响因素,呈现出一些与其他作物种植户不尽相同的特点。
第一,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人口、家庭收入、七农种植年份、种植面积、种植收入等常规考察因素对七农是否愿意使用绿色农药没有显著的影响。传统观念中,受过良好教育、家庭人口数少、家庭收入高的年轻农户更容易接受绿色农药,但在本次调查中并没有证实。另一方面,以往文献报道中,种植经验丰富、种植收入高的种植大户更倾向采用绿色农药,这点在本次研究中也未得以体现。
第二,只有5.3%的被调查七农参加了农作物保险。由于占比过小,很难对七农使用绿色农药的意愿产生显著影响。参保比例过小,这在一个生产周期漫长、价格波动剧烈、面临风险巨大的产业中是极不正常的。
第三,人均产值对七农使用绿色农药的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这与前期预计吻合,但这是在种植面积、种植收入、种植面积变化趋势等变量都不显著的情况下得出的结论。这说明,盲目扩大粗放式的种植规模并不能有效的提升药农采用绿色农药的意愿。只有在精耕细作、集约管理的基础上,提高单位生产资料的产出值,才能确实提高药农使用绿色农药的意愿。
第四,平均每亩农药花费对七农使用绿色农药的意愿具有显著的负向作用,这与前期估计不符。推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绿色农药售价比普通农药高,农药物资投入已经较大的七农不愿意选用。这点可以在调查问卷中寻求支持,问卷针对不愿意使用绿色农药的七农,追加了为什么不愿意使用的问题,71.7%的答题者都勾选了“绿色农药价格高于一般农药”。
第五,认为三七农残情况严重的七农反而更不愿意使用绿色农药,这让人出乎意料,这可能需要依靠“有限理性”(bounded rationality)概念进行解释。药农自行核算农资、人工、土地等生产资料投入,考量产出,追求利润最大化,这是其理性的一方面。但当前农村信息还是比较闭塞,药农获取的是片面的农药污染信息,只知道目前农残问题严重,却没有掌握其他知识,如农药对人体的威胁不仅仅是急性损伤,还会造成慢性疾病,这会产生比短期正向收益更大的长期负性收益;农药对环境的破坏将会阻碍农业的持续发展,长期看来总体收益会因为农药过量使用而下降等等。药农对农药问题不能全面认识,会导致只考虑眼前收益,在认为多数同行都在使用普通农药的情况下,自己若加大投入使用新农药会造成成本上涨、利润下降,因此不愿意使用绿色农药,而未考虑健康环境的收益,这是其不理性的另一方面。药农处于完全理性与非理性之间的有限理性状态,使得认识到农残情况严重的药农反而拒绝使用绿色农药
第六,认为绿色农药防病虫害效果最好的七农更趋向于采用绿色农药,这与假设变量时的推断相符。三七的病虫害较多,不同农药针对不同病虫害的效果不尽相同,并不能单纯妄下论断哪种农药的效果最佳。但树立药农对绿色农药抗病虫害的信心,确实有利于在中药材种植过程中推广使用绿色农药。另一方面,是否认为绿色农药对人体伤害最小、对环境危害最轻的变量并没有进入最终的优化模型,从侧面说明药农对绿色农药的理解还存在偏颇,药农愿意选择以否,并不基于对绿色农药低毒、低残留特点的理解差异上,而更多受到对绿色农药防治效果的信心程度影响。
第七,对三七价格预期理性的七农更愿意选择绿色农药,这点同假设相契合。观察10余年来三七的价格走势,2001年到2002年价格较低,2003年价格开始上涨,2006年又降低,2006年后价格逐渐升高,2009年至2010年呈直线上涨[12],2011与2012年度继续大幅攀升。高昂的价格已经影响到三七最大宗消费者——加工厂家的生产,致使一些三七产品停产。同时,在经济利益的刺激下,三七种植出现盲目扩张,调查中作者发现93.1%的七农种植面积呈扩大趋势。这很可能导致三七市场供求关系出现逆转,三七价格下行的可能性极大。本研究调查问卷完成于2012年10—12月,三七价格正位于高位,认为三七未来价格可以保持或者继续上涨的七农,首先考虑保产增产,较少思及健康与环境因素,因此不愿意尝试换用绿色农药。
第八,如果七农认为种植过程中施用绿色农药的低农残三七比普通三七的价格高,则在价格杠杆的作用下,其更愿意使用绿色农药,这与先期估计符合。但值得注意的是,仍有59.3%的受调查七农认为低农残三七并不比普通三七售价高,这主要是由于我国中药材农残检验还不完善,低农残药材质优却不一定价高,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绿色农药的使用。
4 政策与建议
4.1 促进集约型规模化药材种植 药材种植中的资金和技术门槛必然促使生产向实力雄厚的种植公司和专业大户聚集,单体种植规模会越来越大。但许多生产大户的田间管理和采收加工依然依靠传统经验和技术,属于粗放式简单复制以往生产方式。研究结果提示,通过集约型规模种植,才能真正提高药农使用绿色农药的意愿。因此,可以从选地、环境质量检测和监测、人员技术培训、种植采收、质量检测、加工仓储等多个环节入手,制订和落实集约型生产的方法和措施,提高单位生产资料的产出值、提升产品附加值,从而达到增强药农使用绿色农药意愿的目的。
4.2 降低绿色农药终端售价 在这里并不是建议政府部门通过行政干预手段强行限价或者降价,如果无利可图,农药生产厂家会减少甚至停止生产绿色农药,这无益于解决问题。绿色农药的价格同其他商品一样,主要由成本决定,成本主要包括研发成本、生产成本、运输成本、销售成本、税金等。可通过国家设立专门基金扶持绿色农药新产品研发、绿色农药销售网络给予财政补贴、运输绿色农药物资的车辆免收过路费、绿色农药生产厂家免税等方式,降低绿色农药的成本,进而降低绿色农药终端售价,促使更多药农愿意使用绿色农药。
4.3 加强绿色农药特点的宣传、促使药农掌握全面的农药信息 本研究表明药农对绿色农药防治效果的认知是愿意选择与否的主要影响因素,也就是说药农如果认为绿色农药防治病虫害效果好,则愿意使用的可能性就大,绿色农药对人体危害小、低毒低残留的特点却没有受到重视。但绿色农药对某些病虫害的作用并不比普通化学农药强,且施用后见效较慢。这就很可能造成本来愿意使用绿色农药的药农真正实施使用行为后,回退到不愿意使用的状态。为避免这类情况的发生,应加大宣传,让药农掌握全面的农药信息,了解普通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和对人体的伤害,熟悉绿色农药安全低残留的特点,使得药农在抉择生产方式时,能将环境和安全列入考量,这才能坚实稳步的推广绿色农药。
4.4 稳定中药材价格体系 中药材价格的频繁波动,从长远看,是绿色农药推广的障碍。药材价格虚高时,药农为保证产量,无暇顾及健康与环境的损害,因此不愿意使用绿色农药。药材价格暴跌时,种植药材零利润或者亏本,药农不可能再加大投入来使用绿色农药。近几年来,中药材的价格频繁遭遇暴涨暴跌,三七价格屡创新高,太子参在两年时间里创下17倍的涨幅,其他如人参、金银花等一些药材,也经历过大幅涨跌的行情。这里面有异常天气、突发疫情等原因,但经销商囤积居奇、游资炒作和药农盲目种植是造成中药材价格坐过山车的主要原因。要稳定中药材价格体系,可采取以下措施:建立中药材收储机制,以有效防范中药材供应量短期减少的风险;建设中药材交易电子信息平台,及时各品种中药材的种植面积、市场价格信息,避免药农和经销商跟风操作;建立中药材期货交易市场,促进市场流动性,以适度的期货投机缓减价格波动;积极查处炒作中药材的违法行为,严查炒作、囤积以及哄抬药材价格者。
[参考文献]
[1] 欧小宏,金航,郭兰萍,等.三七营养生理与施肥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中国中药杂志, 2011,36(19):2620.
[2] 欧小宏,金航,郭兰萍,等.平衡施肥及土壤改良剂对连作条件下三七生长与产量的影响[J].中国中药杂志, 2012,37(13):1905.
[3] 陈强.高等计量经济学及Stata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90.
[4] Adetonah S, Coulibaly O, Nouhoheflin T, et al. Farmers′perceptions and willingness to pay for metarhizium-based biopesticide to control cotton bollworms in Benin (west Africa) [C]. Accra:AAAE Conference Proceedings, 2007:315.
[5] 郑龙章,张春霞,黄森慰.茶农使用农药行为影响因素实证研究-以福建省为例[J].福建农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2(2):44.
[6] 杨小山,林奇英.经济刺激下农户使用无公害农药和绿色农药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对福建省农户的问卷调查[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1):50.
[7] 张云华,马九杰,孔祥智,等.农户采用无公害和绿色农药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对山西、陕西和山东15县(市)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4(1):41.
[8] 郑冬梅.中国生物农药产业发展研究[D].福州: 福建农业大学,2006.
[9] 王志刚,黄圣男,和志鹏.不同农业生产模式中农户对绿色农药的认知及采纳行为研究——鉴于北京海淀、山东寿光、黑龙江庆安三地的调查[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5):454.
[10] 傅新红,宋汶庭.农户生物农药购买意愿及购买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以四川省为例[J].农业技术经济,2010(6):120.
[11] Dariush Hayati, Bijan Abadi, Reza Movahedi, et al. An empirical model of factors affecting farmers′participation in natural resources conservational programs in Iran[J]. J Food Agr Environ, 2009, 7(1):201.
[12] 郭培俊,孙志蓉,刘文杰,等.名贵药材三七的应用及价格情况调查研究[C]. 兰州:2012海峡两岸暨CSNR全国第10届中药及天然药物资源学术研讨会,2012:147.
Analysis on influential factors of Chinese medicinal herb growers′ willingness
to use green pesticides: evidence on Panax notoginseng production areas
in Wenshan, Yunnan province
QIAN Yun-xu1,2, YANG Yue1, ZHAO Wei3 , CUI Xiu-ming2,4, BI Kai-shun1*
(1.School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Shenyang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Shenyang 110016, China;
2.Faculty of Lif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Kunming 650500, China;
3.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Wuhan University, Wuhan 430072, China;
4.Wenshan Institute of Panax Notoginseng, Wenshan 663000, China)〖JZ)〗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e article is to apply a binary logistic model to analyze the major factors, which influence Chinese medicinal herb growers′ willingness to use green pesticides by using survey data collected in Wenshan, Yunnan Province.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output per capita, average pesticide cost per mu, cognition of pesticide residues, expectations on Panax notoginseng prices, cognition of pesticides′ effect of pests control, cognition of P. notoginseng prices of low pesticide residues have a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growers′ willingness to use green pesticides.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above, some proposals for enhancing Chinese medicinal herb growers′ willingness to use green pesticides are put forward, such as, moving toward the intensive planting systems, fetching down the pieces of green pesticides, emphasizing and propagating the advantages of green pesticides, keeping the prices of Chinese medicinal herb running at steady rates.
[Key words] green pesticides; Chinese medicinal herb growers; Panax notoginseng; Wenshan; binary logit model
doi:10.4268/cjcmm2013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