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陕西草编技艺初探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陕西草编技艺初探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草编,是民间沿袭的一项传统手工技艺,是运用各地所产的天然植物,就地取材,编制成生活用品。陕西地区的草编极具地方特色,广大农民和草编艺人利用当地丰富的地方资源,编制草编成品,品种花色繁多,质量优良,富有朴素雅致的风格,在国内外盛销不衰。本文主要以陕西地区草编文化为背景,进一步发掘当地的优秀草编技艺,使人们更多的了解陕西草编技艺的发展。

关键词:草编;陕西地区;传统手工技艺

以天然植物为原料的编织技艺,无论是久远的上古时期还是今天快速腾飞的高科技时代,它们都为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提供了极大的帮助。今天,植物编织技艺不仅仅只是人们为了谋生的手段,更是传统工艺和文化的象征,是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 草编的历史溯源

草编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古代传说中的伏羲氏从蜘蛛结网得到启发,教大家用植物的纤维织网捕鱼,改善了人们的生活。后来,人们索性以编织品作为胎模,制成美感性较强的陶器。由于编织的天然植物原料无法完好保存,我们已经难以获得早期的编结实物。距今七千年年左右的“河姆渡文化”,是中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的最早文化之一。河姆渡出土的六千余件文物中,就有带编织纹的陶片和骨柄。[1]这是中国目前可见的最早的草编遗物。

夏、商时期,虽然出现青铜器冶炼技术,但是草编制品仍是人们主要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据《礼记》载,周代以莞(即蒲草)编织莞席已很普遍,并有专业的“草工”,“作萑苇之器”。[2]汉代至盛唐,草编技艺也较发达。在现代东北和华北地区的人们已经开始用香蒲编织成蒲衣、蒲鞋,甚至还有香蒲编制的蒲帆。宋代,草编技艺在人们的生产、生活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出现了许多闻名的品种和产地,还有专业编织生产管理部门,如藤作、竹作等。据《宋会要稿》记载,典型的品种有扬州莞席、苏州席,温州丝竹灯,宾州藤桌、藤器等草编、藤编器具。从宋代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可见到当时平民百姓常用的草编工艺品,而且与当今北方常用的编织器具基本相同。这些草编制品无论是造型还是编织方法,大多数到今天仍在沿用。明清时期,在宫廷中也有了草编工艺品,但草编技艺仍大多在民间流传,并大致形成了近现代草编技艺的基本特色,草编的种类及风格也基本定型。进入近代,草编技艺仍旧有所发展,在民国至抗日战争以前,全国各地仍有一些生产集中、产量较大的草编制品产地。值得一提的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在一些解放区,抗战军民为了生产自救,使草编得到进一步发展。

20世纪80年代,草编制品进入了现代以来最为兴盛的时期。我国山东、河南等地的草编艺人们在经过长期的草编织品生产中,根据不同的草编植物特性,改革创新了许多新的编织方法。20世纪90年代,草编的出口量和生产规模有所下降,尽管草制品仍有较大的应用范围,但利润较低,出口产品也因品种样式缺乏新设计而落后于时代。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市场开发,国营的草编生产企业已逐步被私营草编工艺厂所取代。进入21世纪,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草编制品发展势头放缓。但草编技艺仍有一定的发展。随着人们对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视和保护,以及对自然的向往,草编技艺正走向一个新的起点。许多工艺美术和艺术设计院校也将草编工艺纳入设计课程,草编艺人们也通过更加全面规范的学习和研究,使草编技艺走向人们的现代生,焕发新的生命力。

2 陕西草编技艺概况

陕西草编技艺源远流长。原始社会时期,生活在西安半坡村的人们用草和藤编制成结,搭盖草棚,成为人类早期房屋的特色。从西安半坡、临潼、姜寨等遗址中,大量的新石器时代的陶器可以清晰分辨出“八字纹”“辫纹”“缠结”“棋盘格”等各种编织纹,由此看来早在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陕西地区已经出现了原始的草编技艺。陕西草编遍及全省各地区,按照区域可分为陕南地区、陕北地区、关中地区。本地区有丰富的草编原材料,人们根据不同的自然资源以及各类加工手法,选择各种草编原材料进行加工,生产出各种各样的草编制品,使得陕西地区的草编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

陕南地区的草鞋编织材料大多是以龙须草、稻草为主要原料。几乎家家都会编,人人都会穿。俗语说:“麻绳打草鞋,一代传一代”[3],形象地概括了草鞋的全民性及其工艺的大众化。草鞋编织手法简单易学,而且穿着舒适清爽,行走在山路间可以防滑,雨天淌水能够及时透水,冬天下雪时,人们在草鞋里面套一双用棕皮编成的棕袜子,既保暖又防滑,如果是冰路,在草鞋外面套上铁制的脚码子,就可保证安全。

陕南汉中地区蓑衣编织技艺也传承了几千年,具有很强的传承性,历史价值突出。产品精巧实用,体现了先民很强的智慧和审美情趣。蓑衣编织技艺与制品,能将文化理性、生活信息以及民俗习惯等融为一体。它选材廉价易得,无污染,其技艺产品工艺繁多,但循而有序,制品结构严密,防水效果非常理想,科学合理,饱含了先民的智慧和高超的编织技艺水平。

陕南地区商洛市的玉米皮编也发展迅速,它以工艺新颖,编工精巧而著称。艺人们发挥聪明才智,初步形成了平编、绞编、缠、结、钩、钉六中独立的编织技术,使玉米皮制品以其新颖的造型、精湛的技艺和清新淡雅之风格,博得了国内外消费者的好评。[4]

陕北地区的席编也是陕西草编技艺的一大特色。其原料以芦苇草为主。原始社会时期的房屋都比较简陋和低矮。因此,屋内空间狭小,低矮昏暗,人们只能席地而卧,也就是说,从石器时代起,“席子”就已经成为人们常用的生活器具之一了。现代生活中在北方只有在窑洞的炕上才可以见到,或者在夏天的地上,人们铺上凉席以求坐卧舒适凉快。在陕北,常见的席子种类有用芦苇秆编织的席子和用芦草编织的草席。

关中地区的草编技艺以凤翔草编为代表。以小麦秸秆为主要原料。最为常见的是草帽辫,也叫麦辫。麦辫是各种草编制品的基础,可以钉缝成草帽、手提包、挎包、茶杯垫、茶杯套、扇子等日用品,因其以制作草帽最为普遍而得名。发展到后期以观赏类型的草编玩具为特色,经过编织、扎结、串钩、捆系或环扣等工艺制作成形。既保留传统风格,又符合现代时尚潮流。从艺术角度分析,每一件草编作品都涉及历史、民俗以及人类原始的崇拜和图腾,式样新颖独特,富于想象,也是淳朴的西北风俗民情的缩影,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3 现代草编技艺展望

当今社会的科技水平快速发展,工业的发展使得大自然被严重破坏,环境受到污染,钢筋水泥高楼林立,更多的工业发展使人们越来越冷漠,愈发与大自然疏离。雾霾、酸雨的不断侵袭使得“绿色社会”“回归自然”的呼声越来越强烈,加之现代审美、设计、品味等思想的影响,天然植物编织日益受到们的青睐,这使草编工艺品的身价倍增,并且日益广泛地涉及人们生活的更多方面。

现代,很多时尚女性开始选择草编制品作为夏天装扮的理想选择。例如,现代草编包会带有皮饰或者丝带,这与草编包本身的皮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另外在颜色和款式上也各有千秋。草编凉鞋更是璀璨入市,类型林林总总,目不暇接。穿着舒适,透气、爽脚、防臭,还具有按摩作用。如今也有越来越多精致草编制品开始进驻市场,甚至连许多国际品牌也开始将草编的原料及制作工艺融入设计中,搭配以鲜艳的色彩,仿佛夏日里的一抹彩虹。例如,国际名牌香奈儿,夏季出售草编帽子和草编凉鞋。清新可爱的草编设计,环保天然,舒适休闲,使得人们夏天的装扮既防晒又不失新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