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激发学习兴趣,构建高效地理课堂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激发学习兴趣,构建高效地理课堂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对于学习,兴趣无疑是最好的老师。在新课程教育理念下,地理教学要求教师能运用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以多种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以趣激疑,以趣引思,让每一位学生带着快乐的心情积极主动地进行地理知识的探究,在如此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学生的学习必然是高效的。为此,我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着力于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兴趣源自生活

新课程教育理念要求,初中阶段的地理教学着眼点应该是通过一些与学生生活联系密切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为此,在平日地理课堂教学中要常关注生活,设计情景,引发兴趣。如让学生做对着玻璃呵气的实验,运用他们都熟悉的现象讲课,这样一来,“降水的形成条件”就迎刃而解了。

又如讲到太阳辐射时,联系到我们广大城市家庭还是主要靠电热水器洗澡的浪费局面,而青藏地区最丰富的能源就是太阳能。我在讲课时不失时机地加插太阳能热水器的原理。在课后我千方百计想办法让他们去附近参观太阳能热水器厂,引起了他们极大的兴趣,很多同学积极寻找有关太阳辐射的资料,不但很好地掌握了有关的知识,而且、使他们深感地理的确是一门很有用的学科,在他们心里产生了一股要学好地理的强大动力,从而提高了地理学习的兴趣。

教室里贴的一个学期变动几次的作息时间表,其实也是很好的教材,通过变动的作息时间表来理解“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昼夜长短的变化”等内容。例如,当学校更换作息时间表的时候,我在课堂中问学生:“上个学期18点放学,天仍大亮,而现在为什么17点放学,天已暗下来了?”身边的事物与书上的知识有意识地联系在一起,不但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本知识,而且也增加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如这样设计“季风气候”:美国的格林太太在上海开了一家公司。格林太太的腿里有一块钢板,那是在一次车祸中留下来。格林太太在意大利也有分公司,她经常埋怨说:“上海有一个美妙的冬天,但有一个糟糕的夏天,而意大利则相反。”你知道格林太太为什么这么说吗?请你从气候的角度去分析。有的同学说:“上海的气候潮湿,格林太太的腿受不了。”“你是怎么知道的?”“我爸爸的腿也遭遇了车祸,一遇下雨阴天就受不了。”“说的很有道理,同学们如果认真学习这节课的知识,你一定还会了解的更多。”简单的几句话,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被引发出来了。

二、兴趣源自语言

汉语是博大精深的,在特定情境中,语言的妙用会凸显得淋漓尽致。

妙用谚语。谚语是人们对自然环境长期观察体会的智慧结晶,具有一定的哲理且易生趣,在教学中运用谚语,可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地理知识。如讲大陆性气候时,引用“早穿皮衣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来说明大陆性气候温差大的特点,形象逼真、富有感染力;又如用“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这一句地理谚语,概括云贵地区多雨天气和崎岖不平的地形;而在讲解海陆变迁时,引用谚语“沧海桑田”,言简意赅,富有启发性,更加深了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

引用古诗文。古诗名句中优美的诗情画意,结合地理知识的内容在课堂上讲解,大有使人耳目一新,引人入胜之感,由此创设听课的最佳境界,为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打下良好的基础。在讲地形地势对气候的影响时,用“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来讲述随着地势的升高,气温的下降,从而展现出气候的垂直分布。讲地球公转自转时用“醉时不觉乾坤转,醒来才知星斗移”、“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些诗句犹如调料,使学生回味无穷,也使地理课增添了一番风味,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求解谜语。在讲中国的行政区划时,应该充分利用谜语来加深学生的记忆。如:水边人家(沪)、千里戈壁(长沙)、大言不惭(海口)、双喜临门(重庆)、圆规画鸡蛋(太原)、船出长江口(上海)、两个大胖子(合肥)等。学生在猜谜的喜悦中积极主动地从教材中找寻答案,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又使得枯燥的行政区划内容在不知不觉中被轻松掌握,何乐而不为呢?

三、兴趣源自分享

《潍坊地理》是乡土地理的知识,目的是帮助学生认识学校所在地区的生活环境,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在课前准备阶段,我根据教材内容分为不同的主题,让学生回家收集有关潍坊的旅游、风景图片、挂历、磁带等,同时也上网查资料,查文献。最后,我把汇集的学生材料整理,分为农产品、工业产品、水产品、风景区、乡土风情、交通等几个主题张贴在走廊的墙壁上。如:顺口溜“烟台的苹果、莱阳的梨、不如潍坊的萝卜皮。”还有一些旅游风景的图片,如石门坊红叶、驼山石佛、十笏园、世界风筝会在浮烟山放飞的盛况、潍柴动力等。由于课前准备充分,在正式课堂上,57人的课堂变成了57人知识共享的课堂,其知识丰富程度远比老师唱独角戏的效果好得多,当老师提到某个问题时,班上学生都抢着答。这样就使学习地理的兴趣得到真正的延伸。

四、兴趣源自悬疑

设置“问题情境”,就像推理小说中的一个个悬念,可以起到引人入胜的作用,使学生在认知兴趣的引导下,通过自己的学习,教师的指导,最后不难找到问题的答案,使求知欲不断得到满足,继而又产生新的求知欲。

如在讲授“大陆漂移说”时可先提问:“为什么在极其寒冷的南极大陆发现了只有在暖湿环境下才能形成的巨大煤层?”“为什么在炎热干燥的非洲赤道附近,却发现了古代冰川的遗迹?”使学生顿时迫不及待想知道答案。“欲知后事如何”,就必须认真听课,积极思考,从而激发学生十分强烈的学习兴趣。

又如在学习《巴西》一节之前,我先跟学生讨论足球,让学生说出自己最喜欢的足球明星及其所属国家引出巴西,而且对于巴西的气候类型及物产的学习,借助下面一道例题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兴趣。

巴西球星谁在撒谎的可能性最大?

A.罗纳尔多:我在大草原上练就惊人速度

B.罗纳尔蒂尼奥:我在沙漠练盘带本领

C.里瓦尔多:我在密林练脚法

D.卡洛斯:我从小吃牛肉,身体结实着呢

总之,兴趣是求知的原动力,兴趣是学生学习过程最为珍贵、不容忽视的内部动因。作为老师,要把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贯穿于整个教学,并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唯有如此,学生才会带着快乐的心情进行地理知识的探究,地理课堂才会真正充满着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