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琵琶概论 17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琵琶概论 17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琵琶是中国的古老弹拨乐器,在我国音乐史中源远流长,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它的产生和发展为我国音乐舞台增添了夺目光辉。

琵琶的产生,古代文献中没有确切年代的记载,只是对它的名称由来作了说明。东汉时期的刘熙在他所著的《释名、释乐器》中写到:“批把本出胡中,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批、引手却曰把。”可见“批”和“把”是两种演奏方法。当时也有称为“枇杷”,从“木”字旁表示它是木制乐器,后从“扌”旁表示它是用手弹的乐器。到了魏晋时则改为“琴”字头“琵琶”,将其归于琴、瑟一类的弹拨乐器,这种乐器便以此为名了。

琵琶究竟是何时产生的呢?传说在秦代修筑长城时,广大劳工在根据(鼗读tao,拨浪鼓)的形式制做一种直柄、园型音箱、竖抱演奏名叫“弦鼗” 的弹拨乐器,闲时自娱自乐。后世称为“阮”又称“秦琵琶”(当今称阮咸,相传因西晋阮咸善弹这种乐器而得名)。后来,随着与西方文化的交流,有一种半梨形音箱、曲项四弦或五弦四柱、横卧胸前演奏的琵琶传入中国,后世的音乐家们在这两种琵琶的基础上不断的改进革新,从原来横抱改为竖抱,从原来的拨片改为带指甲演奏。到了明清时期琵琶的形制大致和现代的相仿了。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琵琶以顽强的音乐艺术生命力不断成长壮大。尤其在建国以来,琵琶的制作和演奏技术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和提高。以前的琵琶大都是四相十二品或十三品,不全是半音排列,转调不便;建国后的琵琶一般都是六相二十四品或二十五品,全是半音排列。演奏各种风格的曲调、转调、移调、演奏音程与演奏和弦都十分方便,在独奏、重奏、齐奏、合奏及各类伴奏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琵琶发展到今天均已达到了臻趋完美的程度,乃是弹拨乐中的佼佼者,故有“天下第一弹”之美称,已成为中华民族乐器中表现力最丰富、演奏技巧最复杂的乐器之一,深受国内外听众喜爱。

琵琶只所以能流传至今,历代琵琶流派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流派的形成绝非一两个人的力量能实现的。而是在学术上有着相同见解众多的艺术家们共同努力的结果。两千多年来,在历代琵琶大师的努力下,创作出了很多的艺术作品,正象唐代诗人白居易在其长诗《琵琶行》中所描写的情景。《十面埋伏》、《霸王卸甲》乐曲的演奏表现出了万马奔腾、杀声震天的战斗场面。《彝族舞曲》、《火把节之夜》的优美旋律使人置身于水波荡漾、江山如画的云南地区山山水水画面之中,少数民族载歌载舞的倩影呼之欲出。而《草原小姐妹》则形象地把小姐妹俩不顾个人生命危险,极力保护集体财产的英雄事迹活灵活现展现给人们,如此等等,不胜枚举。可见琵琶独特的演奏技巧,丰富的表现力无不叫人拍案叫绝。

琵琶音域较宽(三个八度半),高音清脆坚实,中音柔和明亮,低音淳厚。与其他乐器结合起来的混合音色也很相宜,因此它在民族乐队和戏曲乐队中均占有一定的地位。约在上个世纪早、中期,琵琶就介入了戏曲伴奏,在很多剧种中起着主要或重要伴奏作用,如越剧、锡剧、黄梅戏、苏州评弹等。琵琶在柳琴戏乐队的出现,大大提高了乐队的伴奏效果,使柳琴戏味更浓、更足、更完美,成了柳琴的得力助手,某些特殊旋律弥补了柳琴所不能达到的效果。柳琴与琵琶高低音相呼应,加上与二胡结合,自然形成了好似京剧中的三大件(京胡、京二胡、月琴)。后来,又增添其他乐器,使乐队更形象化、专业化。

琵琶在两千多年的发展史中,从劳作者拨弄的“下里巴人”到大雅之堂上奏出的“阳春白雪”,从敦煌莫高窟的“反弹琵琶”、唐诗宋词中的“大珠小珠落玉盘”、“琵琶弦上说相思”、“怨极弦能说”等名篇名句,到现代舞台上琵琶演奏的完美展现,无不充分证明这种民族乐器具有强大而又美妙的生命力。

琵琶演奏家刘德海曾说:“琵琶,叙说不完人间悲欢离合,抒发不尽心头喜怒哀乐,这块富有灵性的木头倾注你毕生的心血,她,将成为你最忠实的朋友。技术技巧磨练你的意志,旋律曲调陶冶你的情操。”我与琵琶为伴已三十五年有余,的确,她已成为我的亲密朋友,并将终身为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