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水稻稻瘟病的防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水稻稻瘟病的防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水稻生产受到病虫害的威胁,严重影响了水稻的优质及农民朋友的经济效益。使农民朋友担惊受怕。面对这种形势,农民必须加强对水稻病虫害的防治,本文主要介绍了水稻主要病虫害之一稻瘟病。

关键词:水稻 稻瘟病 防治

引言:水稻病虫害以钻心虫、卷叶虫、稻飞虱、纹枯病、稻瘟病为主。稻瘟病又称稻热病,俗称火烧瘟、吊颈瘟。水稻重要病害之一,可引起大幅度减产,严重时减产40%~50%,甚至颗粒无收。稻瘟病是真菌寄生引起,青灰色霉即是病菌的分生孢子,病害的扩展靠分生孢子在空气中传播。可见稻瘟病有多么的可怕。世界各稻区均匀发生。本病在全国各地均有发生,其中以叶部、节部发生为多,发生后可造成不同程度减产,尤其穗颈瘟或节瘟发生早而重,可造成白穗以致绝产。

一、病原:稻瘟病系由半知菌亚门、丝孢目、梨形孢属Pyricularia oryzae Cav.(灰梨孢菌)真菌引起。病斑上生灰绿色霉层,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梗不分枝,但有隔膜,基部淡褐色,越往上颜色越浅。分生孢子为无色,鸭梨形,多为2个隔膜,顶端尖,基部钝圆,有小突起,大小为14~60微米X6~13微米。病菌有生理分化现象,全国有7群43个生理小种,黑龙江省有7群15个生理小种。

二、侵染循环:收割脱谷后病菌则在病稻草和病种子上越冬。第二年春天,通过气流传播,病菌在环境适宜时滋生。通过叶瘟发生在传染,然后是穗颈瘟、节瘟、谷粒瘟病的连续发生。

三、传播途径:

①温度菌丝体的发育温度为8-37℃,最适宜为26-28℃。分生孢子在10-35℃间都可形成,最适宜为25-28℃。孢子萌发最适温度为25-28℃,低于15℃则不萌发。病菌的致死温度,在湿热条件下为52℃,5-7分钟;在干燥条件下,分生孢子贮存在-4--6℃温度下,经过50-60天仍有20%存活。

②湿度稻叶上的病斑,只有相对湿度高于93%时,才能产生分生孢子,大气湿度饱和时最适于孢子的形成。孢子萌发时必须具备水滴条件,在相对湿度达96%以上、且有水滴存在时,孢子才能萌发良好。湿度即使饱和但无水滴,萌发率则下降至1%以下,相对湿度低于90%时,孢子不能萌发。

③光照日光对孢子形成影响较大,菌丝生长则随光照减少而增加,直射光抑制分生孢子的萌发。光照亦能抑制芽管的生长,稻株置于黑暗条件下,常发展为急性型病斑;而在阳光直射条件下,则发展为慢性型病斑。

四、发生规律:水稻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病菌以菌丝在病稻草和种子上越冬,在田间,病菌可通过气流传播进行再侵染。栽培过密,施用氮肥过多,田间及四周田埂杂草丛生,生长期连阴雨、长期深灌水、大水串灌、气候温暖、日照不足、时晴时雨、多雾、重露,田间相对湿度90%以上等条件均易引起发病。

五、防治

危害症状:以叶部、节部发生为多,主要为害叶片、茎秆、穗部。因为害时期、部位不同分为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谷粒瘟。根据被害部位不同,一般可形成苗瘟、叶瘟、穗颈瘟、和谷粒瘟等。

(1)苗瘟

症状:苗瘟发生于三叶前,由种子带菌所致。病苗基部灰黑,上部变褐,卷缩而死,湿度较大时病部产生大量灰黑色霉层,即病原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防治:水稻移栽前5-7天秧田发现中心病株或叶片上有急性病时,2%加收米100毫升/亩或20%好米多100毫升/亩,兑水5公斤弥雾机喷雾。

(2)叶瘟

症状:主要发生在水稻分蘖期以后,一般从下部叶片开始发病,病斑的形状、色泽和大小常因气候条件、水稻品种的感病程度分为急性型、慢性型、白点型、褐点型。急性型病斑暗绿,中心灰白,正反两面密生灰绿色霉层;慢性型田间最为常见,典型病斑梭形,病斑中心灰白,有褐色坏死线,外部有黄色晕圈,潮湿时病斑背部产生灰绿色霉层;白点型为白色小斑,无霉层;褐点型为褐色小点,多局限在叶脉间,无霉层,多发生在抗病品种或稻株下部老叶上。叶瘟在整个生育期都能发生。分蘖至拔节期为害较重。

防治:水稻11叶品种9.1-9.5叶期,25%施保克100毫升/亩或2%加收米100毫升/亩,兑水5公斤弥雾机喷雾。

(3)穗颈瘟

症状:病斑初期为水渍状褐色小点,后扩大为不规则型病斑,有时使整个谷粒变为褐色、暗灰色而造成白穗。

防治:抽穗前2-7天75%稻艳27-30克/亩或75%三环唑45克/亩,兑水5公斤弥雾机喷雾或航化喷药防治;孕穗末期一抽穗期(抽穗5%-20%)2%加收米80毫升/亩+20%好米多100毫升/亩或25%施保克60-80毫升/亩+2%加收米80毫升/亩或20%稻瘟酰胺70毫升/亩或45%咪鲜胺50毫升/亩,兑水5公斤弥雾机喷雾或航化喷药防治。视病情发展喷药2-3次,间隔7-10天。

(4)粒瘟、枝梗瘟

症状:枝梗瘟发生在一次枝梗或枝梗上,症状与穗颈瘟相同;粒瘟发生在谷粒上,病斑椭圆形,常带有灰绿色霉层,谷粒黄熟则不明显。

防治:水稻抽穗后15-20天进行防治,药剂配方及防治方法同穗颈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