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老年化社会下的居住区环境细节设计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老年化社会下的居住区环境细节设计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前居住区内环境设计主要面向大众群体的需求,对环境使用频率最高的老年人来说有诸多不便,服务于老年人的细节设计更是相对偏少。文章从“居住区环境设计须向老龄人群倾斜”、“老年化社会居住区环境需从细节设计入手”、“老年化社会居住区环境细节设计路径”等三个方面展开研究,提出了从“安全设计”、“无障碍设计”、“关爱设计”等方面铺开老年社会居住区环境细节设计的建议。

关键词: 老年化社会、居住区环境、细节设计、关怀设计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我国自1999年进入老年化社会以来,老龄人口数逐年增加,社会人口年龄结构悄然变化。为此,社会人居环境以及公共设施的建设标准都需顺势而变,向老龄人群倾斜。

环境的建设与使用群众息息相关。伴随着老年社会的到来,环境建设目标理当向老龄人群倾斜,在优化体系、美化环境的基础上,切实提高生活品质。居住区环境是社会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公众生活密切相关,伴随着房地产业的蓬勃发展,居住区环境建设更成为社会热点之一。此外,2002年建设部特别修订并颁布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规范”根据社会的生活水平对居住区环境规划、设施配置等设计内容与要求做了相应的调整与规定。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居住区环境建设的社会权重。为此,立足于居住区环境的老龄社会环境设计路径研究具有特别深广的社会意义。

一、居住区环境设计须向老龄人群倾斜

遵循现行的建设标准,居住区环境及其设施建设除了

部分针对儿童的特殊建造外,多以“普通人”为标准建造,面向居住区内所有住户。这种建造模式看似雨露均沾、公平均等,事实上住户对居住区环境的使用频率存有差异,平均处理的方式造成大众层面的资源闲置和受众层面的设计深度不足等问题。

从人口比例方面看,老龄人群比重逐年增长。由于我国施行计划生育政策,步入老年化社会以后,人口的老龄化增长速度远快于世界平均水平;社会人口的年龄结构趋向倒三角形,老龄人群快速膨胀。目前,全国有老龄人口约1.85亿,约占总人口数的13.26%,根据人口专家的预计,30年后,中国老人将会超过4.3亿人,占总人口的30%。老龄人群的人口比重受我国人口政策的影响,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段中仍将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

从居住区环境使用状态方面看,老龄人群是该类场所的高频使用者。居民从年龄层次上大致可以分为四个群体:学龄前婴幼儿(约0-6岁)、学龄青少年(约6-22岁左右),社会青壮年(约20-55岁上下),和老龄人群(55岁以上者)。其中,学龄青少年和社会青壮年大都早出晚归,白天基本忙于上学、上班,晚上忙于功课或生活琐事与社交活动,对居住区内的环境设施使用较少;相对的,55岁以上的住户赋闲在家的比例较高,白天有大量的时间;同时,由于机体能力的限制,以及起居规律的束约,日常活动半径不大,居住区及其周边公共环境是其较理想的休闲、社交场所。基此,老龄人群是居住区环境,以及各项活动设施使用频率最高的群体。在环境设计中较多地考虑老龄人群的需求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老年化社会居住区环境需从细节设计入手

环境设计的目标是创造能够满足物质和精神生活需求的空间场所。人们的需求具体表现为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 马斯洛的“基本需求层次理论”指出,人的基本需求分为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等五种,这些需求所体现出多样性与全面性等特点。“基本需求层次理论”是行为科学的重要理论之一。];这些需求对于不同的人群、在不同的境地中都有着不同的诉求与表现。

老龄人群是一组比较特殊的群体,在生理与心理需求方面与一般成年人有着相近的要求,但同时,因身体各部分机能的退化,行动力、判断力有所衰退,需要给予一定的照应。老龄人群身体机能的衰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五感方面

五感主要是指形、声、色、味、触,也就是指人的五个感官: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随着身体机能的衰落,老年人的五感处于衰退状态,其中尤以视觉衰退最早且最为明显。然而,视觉对人的生活的影响是最大的。人体对外界信息的获取渠道主要来源于视觉,其信息撷取量约占总信息量的70%。外界信息的撷取是所有心智和行为活动的基础,为此,视觉的衰退势必给老龄人群的生活造成诸多困扰。

(2)体能方面

老龄人群的体能,无论是灵活度还是耐久度都远不若年轻人,在日常起居生活中,普遍存在着体力不支、行动困难等现象。此外,体能的衰减还表现在身体对外界环境变化的自身调节能力方面。为此,适用于老龄人群的空间场所需精心设置座椅、扶栏、坡道等设施,并对材质的选用做细致的考量。

(3)心智方面

心智,指的是人们对已知事物的沉淀和储存,通过生物反应而实现动因的一种能力总和。老年人经历几十年的沧桑在心智方面较为成熟,需要拥有独立自主的生活环境以及自我价值的存在感。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物反应”环节机能老化、衰退,阻滞了“动因”的正常生成,形成“心智成熟、反映滞缓”的行为特点。

老龄人群的生理与行为特点在环境设计中,尤其是居住区环境设计中表现为景观功能需求的同一性和细节设计的特殊性,即在环境设计与建设中无需对设计的主要目标做根本性调整,只需针对老龄人群的特点增加细节设计,提高环境的人性化指数。

目前现有的居住区环境设计目标以适用于大众群体为主,追求美观、品味以及当代新潮设计理念的表达,对使用人群及其行为模式关注较少,造成设计细节不足,影响使用人群尤其是老龄人群的不便当。例如,某些居住区因设置小景或水景,人为制造过多的地形起伏、大量设置台阶;每幢居住楼入口处只有台阶没有坡道,或是入口处瓷砖铺地较多,防滑措施太少;或是居住区硬质水泥路较多,树木与木栈道太少;石质椅凳⋯⋯这些设计对于居住区中已入住的老年人群以及即将加入老年群体的中年人而言,现有的环境设计虽不影响基本生活,但在日常活动中却带来了诸多不便。如果能设身处地的从老年人的需求出发,完善环境设计及其公共服务设备的细节设计,方能保障老年人的晚年的生活质量。

三、老年社会居住区环境细节设计路径

细节,指的是细小的环节或情节;细微的小事小节。细节设计,全国名词审定委员会界定的定义为:完成零特点件图纸和部件、系统与全机装配工作图纸,拟定技术文件,进行详细计算和必要实验的设计阶段。居住区环境细节设计,指的是相对于环境规划、景点设计、构筑物与设施设备设计等设计项目或内容影响力较小的、末端的设计内容。正如“细节决定成败”理论阐述的那样,细节设计是环境设计体现人性关怀的主要载体。契合老龄人群身心特点的环境细节设计可从以下几大方向展开:

1、安全设计

安全设计指的是出于提高空间环境使用安全、避免人身伤害事故发生的细节设计。安全需求是所有人的基本需求。现有的居住区环境设计中一般都会配置楼梯扶手、玻璃护栏等基本设施以保障业主们日常的生活安全。这些措施是基于最基本层面的考量,远不足以满足老龄人群的起居生活要求。

对于大多数老年人来说,在日常起居活动中都会比较注意出门安全、活动安全等问题。由于在环境设计中,存在着不少出于功能、形式等需求考量的设计方案与做法,如地台、崎岖小道、地面材质变化等,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的。为此,细致推敲老年人出行和活动的行为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出于安全目的的细节设计,有助于减少不安全行为的发生,以达到保障人身安全、方便户外行动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