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岷江水体环境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以岷江为对象,探讨水体环境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指出上游过度兴建水电站及中下游的污水过量是岷江水质下降的主要原因,水环境的破坏使流域生物多样性下降,主要的影响是生态系统退化;水生生物物种、珍稀濒危物种及土著特有物种快速消亡;基因流动减少,遗传多样性下降。为了保护岷江流域生物多样性,应改善水环境,恢复生态环境,主要对策为整治上游的水电站;环评先行;制定和实施生态补偿机制;重视环境保护工作;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加强宣传教育;开展生态工程。
关键词:水体环境生物多样性岷江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岷江水环境现状
岷江全长735公里,流域面积14万平方公里;全河落差3560米,水力资源1300多万千瓦。岷江河口多年平均流量2850m3/s,年径流量900亿m3,径流主要来自降雨和部份高山融雪。5~10月为丰水期,水量约占全年80%左右,11月~翌年4月为枯水期。由于流域内复杂的自然地理和气候环境,各河段径流特征也不一致。据高扬站资料统计,多年平均含沙量0.58kg/m3,多年平均悬移质输沙量5210万t,其中大渡河3297万t,占63.2%;青衣江近900万t,占17.3%。岷江推移质主要产于上游,数量较大,且具有粒径大,年内集中,年际变化大的特点。2002年,岷江已降至三年来最低水位,流量仅为46立方米/秒。从1996年开始,每年冬季和春旱季节都出现了断流现象
1.2造成岷江水体现状的主要原因
原因有多方面的。全球性的气候变暖、上游保持的树木被乱砍滥伐,环保工作力度不够……但最主要的因素还是因为上游滥建水电站,尤其是小水电站,以致水流量大量减少,以及中下游沿江城市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大量排放。据了解,乐山市所在的岷江中游每年要向岷江排放污水6亿多吨,其中三分之二是生活污水,三分之一是工业废水。
2.2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生命经过几十亿年发展进化的结果,是人类赖以生存和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生物多样性可从3个层次上去描述,即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与景观多样性。
2.2 岷江流域生物多样性现状
目前,岷江流域的生物多样性情况可以用堪忧两字来形容。
岷江的源头,现已形成泥石流高发区,成千上万方的松散泥土随时可能冲进岷江,不仅威胁周边居民的生命财产,还危及紫坪铺库区的安全及整个岷江的水质。物种灭绝:野生鱼类减少24种。
在上游区域,森林覆盖率已从50%下降到18%,干旱河谷面积上升,海拔1200—3000米范围呈现半干旱生态景观并向荒漠化过渡,水土流失面积达1.1万平方公里,占整个上游幅员面积的45%。由此,岷江流域水源涵养能力大为降低。近几十年里,岷江枯水期流量逐渐减少,而汛期流量逐渐增大,洪水历时缩短,洪峰流量和泥沙含量在增大。其年均输沙量达到1000万吨,为长江上游各大支流水系之最。
岷江上游都江堰地区的生物多样性。都江堰地区是我们收集的资料比较全的地区,所以也详细说一下。都江堰地区的生态系统可分为5个类型:城镇生态系统、农业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高寒生态系统和河流生态系统;拥有6个植被型,24个群系;当地植被垂直带普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高山流石滩稀疏植被等7个植被垂直带构成;并有河谷、沼泽湖及冰斗湖、苔藓元等特殊(隐域)生境和一些特有植被群落类型。拥有高等植物3284种,占我国高等植物种类的11.3%;特、少、单型属占我国相应属的16.5% ,13.6%,10.2% ,国家与四川省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种类繁多。境内脊椎动物种类434种,占我国脊椎动物种类的8.2%,珍稀濒危动物种类及其丰富。
从都江堰流域的资料,我们可以看到其生物资源的丰富,而这只是岷江流域的一个小小部分。尽管资源是丰富的,但如果不保护的,也是会耗尽的。灭绝了的物种不可再生。
岷江中游近几年来每年3、4月份枯水季节都有死鱼现象,大的死鱼重达几公斤,更多的只是鱼花花。一些水段已是一凼“墨水”,连鱼虾都难以生存。中岩、平羌三峡一带原先盛产的江团等珍稀鱼类已濒临灭绝。每当春汛一来,河中常常漂浮着寸多长的死鱼苗。野生河鱼一进入该河段就大量窒息而死亡。
3.岷江水环境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3.1对生态系统与景观多样性的影响:
岷江上游沿岸大部分区域,属干热河谷地带:降雨量少,蒸发量大;山高坡陡,土地瘠薄;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滑坡泥石流等山地灾害时有发生,自然生态形势本来就严峻。一旦岷江上游水电站全部建成并发电,将形成连续不断的减水段甚至枯水期的断流段。岷江上游水电站大坝截流工程过多,水资源开发利用严重透支,是造成岷江“断流”的主要原因。原来丰沛的地表水流在水电开发地段成为“暗河”。岷江的多处河段趋于干涸,除了给河流动植物系统造成不可逆转的危害外,还使岷江干旱河谷更加干旱。
在上游区域河谷地区,由于干旱缺水,形成以灌木草丛为主的灌木草丛和稀疏灌木,景观;干季植被呈休眠状态,发育受抑制,生物产量低;土壤腐植层发育较差 ,保水能力弱。森林覆盖率已从50%下降到18%,干旱河谷面积上升,海拔1200—3000米范围呈现半干旱生态景观并向荒漠化过渡,水土流失面积达1.1万平方公里,占整个上游幅员面积的45%。由此,岷江流域水源涵养能力大为降低。
3.2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水环境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必然会导致对该生态系统中的物种的影响,从而影响到物种多样性。
梯级电站群的建立,改变了岷江上游径流的天然属性,尤其是在枯水季节,径流分配上的人工影响突出。由于整个岷江上游被多达10多个电站截断,同时又缺乏大型水库的缓冲,给岷江水生动植物造成严重的影响,原生水生环境遭到破坏。
3.3对遗传多样性的影响
物种的减少,尤其是特有物种的减少,甚至灭绝严重的影响了遗传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对于任何物种维持和繁衍其生命、适应环境、抵抗不良环境与灾害都是十分必要的。
4.改善岷江水体环境,保护岷江流域生物多样性的建议措施
4.1改善水体环境的建议
1、整治上游的水电站。一条江河流域极限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为40%,而岷江上游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率远远超过了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极限,河流基流持续减少。应该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不超过河流开发利用的极限。按照国家能源部书店发展规划,在都江堰以上区域,岷江流域总共将建设27个电站,其中15万千瓦以上的电站9个,15万千瓦以下到5万千瓦的9个,而5万千瓦以下的还有9个。
2、在建水电站以前,首先进行环境评估工作,实现经济和生态的协调发展。水电开发前必须做好流域规划。在进行水电开发时必须明确,河流规划是水电开发建设的主要基础和前提,水电开发未制定流域规划,或规划未获批准的,一律不得进行水电开发建设。 在进行流域规划时,应让规划环评提早介入。并且,环境评价必须从流域开发总体规划的层面上进行,并且必须早期介入,将管理点前移,在项目决策前的规划阶段,就将生态环境保护纳入流域开发目标体系中。
3、尽制定和实施生态补偿机制。国家应尽快制定和实施生态补偿机制,在电站发电或是其他对环境有污染的企业的效益中提留一部分资金,用于长期生态补偿和保护。
4、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在污染严重区域加建污水处理厂、固体废弃物处理厂以减少污水及固体废弃物对环境的危害
5、沿河流域都应该重视根据当地地形、气候特点植树造林,退耕还林。
5.总结
岷江流经多个自然保护区,其中包括世界闻名的卧龙自然保护区,是一条具有重大生态价值的大江。岷江的水环境影响着岷江的生物多样性;同时,岷江的生物多样性同时影响着岷江。岷江流域的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对保护岷江的“源远流长”有重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庄平、冯正波。都江堰地区生物多样性概况及其特点
[2]打洞占和违规电站蚕食岷江,华西都市报,2004,3523:A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