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移位关节内跟骨骨折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移位关节内跟骨骨折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 跟骨骨折  我院自2002年1月至2007年8月,采用切开复位ao跟骨钢板或骨圆针内固定治疗31例跟骨粉碎性关节内骨折,经平均16个月随访,患者功能恢复满意,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本组跟骨关节内骨折31例34侧,男29例,女2例。其中单侧28例,双侧3例。致伤原因,高处坠落伤29例,车祸伤2例。术前所有患者均进行患侧跟骨侧位、轴位x线拍片,双侧跟骨冠状面和水平面ct扫描,作为分型标准和手术指征判定。根据sanders[1]分型:ⅱ型19侧,ⅲ型11侧,ⅳ型4侧。受伤距手术时间5~15 d,平均10 d。

1.2 手术方法 患者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跟骨外侧“l”形切口,显露跟骨外板、距下关节面及跟骰关节,将外板自爆裂骨折线处掀起,直视下将塌陷的关节面用骨膜剥离器顶起,使关节面趋于平整,再恢复bohler角及跟骨长度、宽度和高度,透视下观察复位满意,选用合适长度的ao跟骨钛钢板,经塑形后固定或采用多枚骨圆针固定,骨圆针固定患者骨缺损处取自体髂骨植入,充分止血,创口内置入橡皮条引流,创口关闭,加压包扎。术后处理,应用抗生素5~7 d,石膏外固定,术后48 h拔除引流物,患肢抬高,4~6周去石膏,不负重功能锻炼,10~12周部分负重,12周后根据x线片情况决定是否完全负重或拔除骨圆针。

2 结果

本组病例随访8~36个月,平均16个月,手术并发症:2例伤口愈合差,皮缘浅层坏死,经换药伤口愈合,1例骨圆针穿透皮肤,并有炎性渗液,拔除骨圆针后伤口愈合,骨折愈合良好。术后x线显示关节面、bohler角及gissane角恢复均较满意,按me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价术后功能[2],综合患者对疼痛主观感觉、功能恢复、运动情况等方面评价手术效果,优18足,良12足,可3足,差1足,优良率85%。

3 讨论

3.1 手术的必要性 无关节面损伤的跟骨骨折,用石膏制动6~8周即可获得较满意的疗效,但有关节面塌陷,尤其是粉碎性骨折,仅用石膏固定会导致平足、跟骨外翻、创伤性关节炎、遗留疼痛等后遗症,疗效较差[2]。bohler 1933年时就指出对于跟骨关节内骨折,应与四肢关节内骨折同样对待,予以解剖复位,治疗研究表明[3],跟骨后关节面的凸面与距骨凹面相交错,生物学上具极高的稳定性,因此跟骨压缩骨折恢复塌陷的后关节面极为重要。跟骨关节内骨折应与其它关节内骨折一样解剖复位内固定,早期功能锻炼,大量病历的随访结果显示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方法治疗跟骨骨折,其治疗结果明显优于非手术治疗[4],本组临床观察中跟骨关节内骨折采用手术治疗其临床效果较好,优良率85%。

3.2 术前准备的重要性 术前准备较为重要,包括跟骨侧位、轴位x线片,冠状位、水平位ct片,以便全面了解骨折涉及的范围及移位情况,以便决定是否需要手术、手术方案及内固定法。手术时间多选择在肿胀彻底消退,皮肤条件允许时,文献报道有伤后急诊手术者,但患者多在伤后数小时后入院,准备工作难以在短时间内完善,本组大部为肿胀消退后手术。术前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决定是否植骨准备。

3.3 内固定方法选择 近年来行ao钢板跟骨内固定的报道很多,均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具有以下特点:ao跟骨钢板特殊形态能固定跟骨各处骨折,维持距下关节及跟骰关节处骨折的稳定,结构坚强、固定强度大,有利于早期功能锻炼。但传统的骨圆针内固定仍然极其有效。赵刘军[4]报道各型跟骨骨折在手术时使用骨圆针内固定和钢板内固定治疗,其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骨圆针固定方法比较灵活,根据骨折情况可随意选择骨圆针的粗细、数目,达到有效固定即可,根据术中透视情况,可以直接穿针、撬拨,透视下直接进行固定,拔除不满意的钢针,做到直视下和透视下复位固定相结合,使骨折解剖复位。骨圆针不占体积,不会影响伤口的缝合张力,其伤口不愈合或发生感染的风险较钢板要低,即便发生其后果要比钢板引起者为轻,也不会造成对腓骨长短肌腱的刺激与磨擦。术后可根据骨折愈合情况决定负重及拔出骨圆针的时间,骨圆针可分次拔出,对影响关节活动的骨圆针,可提前拔出。缺点是需常规植骨,否则关节面易塌陷。骨圆针价格便宜,安全有效,取出方便,降低了患者的费用,在基层尤其对一些经济条件差的病人是一种值得推荐的内固定方法。

【参考文献】

1 ross sd,sowerby mr.the operative treatment of fractures of the os calcis.clin orthop relat res,1985,199:132.

2 宋连新,彭阿钦,潘进社,等.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16例.河北医药,2002,24:44?45.

3 刘明迁,毛宾尧,杨星光,等.距下关节内在稳定机制的探讨.中国矫形外科杂志,1995,2:31.

4 赵刘军,毛为民,朱文杰,等.涉及跟别具匠心关节的移闰性跟骨折的治疗.骨与关节挫伤,2002,17: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