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慢性病毒性肝炎临床与病理诊断的对照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慢性病毒性肝炎临床与病理诊断的对照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目的 对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临床病理诊断进行对比分析。方法 选取122例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检测临床七项实验室指标以及组织病理学的炎症程度,比较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实验室检查的七个指标随着肝炎的炎症程度加重而呈现出相应的变化趋势,重度肝炎组别与轻、中度肝炎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5);总胆红素(TBIL)、血清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活动度(PTA)三项指标之一异常患者与组织病理学检查为轻、中、重度肝炎患者的符合率分别为94.91%、63.83%和81.25%。 结论 实验室检测指标可以对慢性病毒性肝炎进行初步的诊断,但是疾病的确诊需要结合临床、病原学以及病理学的检查进行综合分析。

[关键词] 慢性病毒性肝炎;临床诊断;病理学诊断

[中图分类号] R5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27-0044-02

慢性病毒性肝炎在临床诊断中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类,其在组织病理学诊断中的基本病变为炎症坏死和纤维化,按照炎症活动度也可以分为轻、中和重度三类。本文对慢性病毒性肝炎在临床诊断和组织病理学的诊断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旨在为今后慢性病毒性肝炎的诊断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12月来我院就诊的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122例,男72例,女50例,年龄18~69岁,平均(48.3±3.7)岁。

1.2 实验室检查

检测所有患者谷丙转氨酶(AST)、谷草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血清白蛋白(ALB)、血清白蛋白/球蛋白(A/G)、电泳γ球蛋白(γEP)、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水平。

1.3 组织病理学诊断

参照2005年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和感染病分会修订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的诊断标准和实验室相关指标异常标准,以炎症活动度分为轻度慢性肝炎(G1-2,S0-2)、中度慢性肝炎(G3,S1-3)、重度慢性肝炎(G4,S2-4)。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单因素方差、两个或者多个样本非参数检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程度肝炎患者实验室检查指标

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实验室检查的七个指标随着肝炎的炎症程度加重而呈现出相应的变化趋势,三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重度肝炎组的各项指标与轻度肝炎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除γEP外,重度肝炎组的各项指标与中度肝炎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

2.2 病理学诊断与实验室相关检测指标的符合率

在病理学诊断与实验室相关检测指标的符合率方面,总胆红素(TBIL)、血清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活动度(PTA)三项指标之一异常患者与组织病理学检查为轻、中、重度肝炎患者的符合率分别为94.91%、63.83%和81.25%。见表2。

3 讨论

近年来,肝脏疾病尤其是肝炎疾病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疾病的诊断也成为了临床研究的重点。在临床诊断中,血液化验是一个重要的检测手段。研究发现,凝血酶原活动度水平随着慢性病毒性肝炎病情的加重而降低,而凝血酶原时间则与病情呈正相关性[1],是肝炎疾病诊断和预后的重要依据。血清腺苷脱氨酶(ADA)是一种主要来源于肝脏的核酸代谢酶类,对其活性的测定,可以判断肝炎慢性化的进展以及肝脏损伤程度,提高慢性肝炎患者的检出率[2]。血清脂联素是由受损的肝脏细胞分泌,与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肝功能损伤程度密切相关,在不同类型慢性肝炎患者体内,血清脂联素水平也有较大差别,这可能是肝脏功能变化以及病毒含量与患者体质差异引起的[3,4]。肝脏是脂质代谢的场所,一旦受到损伤,脂质代谢就会出现紊乱,通过对血脂的检测,可以掌握脂质代谢以及肝脏损伤情况,对病毒性肝炎的诊断有重要的意义[5-7]。

当前全球约有3.5 亿慢性乙肝患者,1.3~1.7亿人感染慢性丙肝,这两种慢性病毒性肝炎的诊断尤为重要。研究表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和热休克蛋白70的变化相关,可以判断肝炎的严重程度以及所处时期(迁延或者活动期),对于疾病的诊治有着积极的作用[8]。白介素12的水平是反映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提高机体白介素12的水平可以有效诊治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9]。乙肝病毒大蛋白(HBV-LP)与HBV DNA的复制有关,可以作为乙肝病毒患者诊治和预后的重要依据[10]。丙型病毒性肝炎的诊断中,采用同时检测丙型病毒核心抗原C和丙型病毒抗体的方法,可以有效提高阳性检出率[11]。近年研究发现,自然杀伤细胞参与了乙肝病毒和丙肝病毒感染的各个阶段,对于病毒感染、清除以及与疾病发展相关的免疫机制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

目前组织病理学诊断仍是肝脏检查的金标准,而肝脏纤维化无创诊断方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包括无创诊断模型法、肝硬度测量法以及各种诊断方法的联合应用,无创诊断方法可以有效的减少不必要的肝活检例数,提高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的检出率,减轻患者的痛苦。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实验室检查的七个指标随着肝炎的炎症程度加重而呈现出相应的变化趋势,三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重度肝炎组的各项指标与轻度肝炎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除电泳γ球蛋白指标外,重度肝炎组的各项指标与中度肝炎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在病理学诊断与实验室相关检测指标的符合率方面,总胆红素(TBIL)、血清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活动度(PTA)三项指标之一异常患者与组织病理学检查为轻、中、重度肝炎患者的符合率分别为94.91%、63.83%和81.25%。

通过临床诊断中实验室检查与组织病理学诊断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肝脏炎症活动度分级与实验室血液指标明显相关,三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说明一项或者多项血液指标持续出现异常时,肝脏炎症程度较重。本研究中,实验室检测仅仅可以对慢性病毒性肝炎进行初步的诊断,而慢性病毒性肝炎疾病的确诊需要结合临床、病原学以及病理学的检查进行综合诊断。

[参考文献]

[1] 景桂军,刘艳欣,杨梅,等. 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凝血酶原时间改变的临床意义[J].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9):97-100.

[2] 杭菊萍,刘伶. 血清腺苷脱氨酶检测与病毒性肝炎诊断的相关性研究[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2(19):166-167.

[3] 李小玲,练小芬,彭海峰. 脂联素与慢性病毒性肝炎的相关性[J]. 现代医院,2011,11(1):78-79.

[4] 刘昱.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不同病毒载量与细胞免疫应答关系[J].现代医院,2010,10(5):87-88.

[5] 吴爱成,黄国清,唐恒锋. 血脂检测对肝脏疾病诊断的意义[J]. 中外医疗,2010,20:4-6.

[6] Thomas T,Ginsberg H. Development of apolipoprotein B antisense molecules as a therapy for hyperlipidemia[J]. Current Atherosclerosis Reports, 2010, 12(1):58-65.

[7] 张利红. 血脂检测在肝脏疾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J]. 中国医药科学,2012,2(7):103-104.

[8] 马莉,欧宏亮.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液流变学及热休克蛋白70的变化规律研究[J].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15):1-2,7.

[9] 吴园园. 白细胞介素12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相关性研究进展[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33(2):184-186.

[10] 刘春在,冯忠军. 乙肝病毒大蛋白在乙型病毒性肝炎诊断中的临床意义[J]. 河北医药,2010,32(5):525-527.

[11] 葛文亮,江澄. HCV-CAg检测在丙型病毒性肝炎诊断中的价值[J]. 放射免疫学杂志,2011,24(1):99.

(收稿日期:2013-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