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析造成儒、墨两家不同命运的原因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析造成儒、墨两家不同命运的原因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儒、墨两家在先秦时期并称“世之显学”,但在后世的发展中却有着不同的发展命运,这与儒、墨两家不同的天命、鬼神观有着很大的关系。以儒、墨两家的不同的天命、鬼神观为例,解释儒、墨两家不同的发展命运。

关键词:儒家 墨家 天命观 鬼神观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2014)04-0071-02

作者简介:孙琦(1990―),甘肃陇南人,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先秦两汉文学。

以墨子为创始人和代表的墨家学派是先秦时期唯一能与以孔子为创始人和代表的儒家分庭抗礼的学派,《韩非子・显学》篇:“世之显学,儒、墨也。儒之所至,孔丘也。墨之所至,墨翟也。”儒、墨两家的思想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是,在后世的传播与发展中,墨家学派却未能如儒家学派那样被统治者所提倡和推崇,未能被社会广泛地接受和吸纳,反而随着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的提出走向衰微。那么,造成儒、墨两家不同发展命运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本文将从儒、墨两家不同的天命、鬼神观说起。

一、儒、墨两家不同的天命观

儒家学派是极其推崇上天权威的,孔子说:“巍巍乎!唯天为大。”(《论语・泰伯》)但是,儒家学派对上天权威性的推崇是以主张“人命天定”为基础的,“死生有命,富贵在天。”(《论语・颜渊》)孔子自己也说“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论语・宪问》)这里的“命”指的就是命运、天命,即上天的命令或天意。儒家学派认为人的命运是上天事先安排好的,是与生俱来的,与人的后天行为无关,生命个体对于自身的命运是无能为力、无法改变的,人们只能服从、接受命运的安排。儒家还进一步主张要敬畏天命,即提出“畏天命”的观点,“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论语・季氏》)三畏之首就是天命。这种“人命天定” “畏天命”的天命观打击了当时处于社会底层的普通劳动者反抗不公平待遇的积极性,但有利于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秩序;这种天命观为君权和宗法等级制度找到了学说和理论的依据。儒家所主张的这种以“人命天定”为基础的天命观就是汉代统治者选择儒家思想作为统治思想的原因之一。

墨家学派同样也崇尚天的权威:“今天下无大小国,皆天之邑也。人无幼长贵贱,皆天之臣也。”(《墨子・法仪》)而且墨家学派主张天是全知全能、无所不在的,“且语言有之曰:‘焉而晏日,焉而得罪,将恶避逃之?’曰:无所避逃之。夫天,不可为林谷幽门无人,明必见之。”(《墨子・天志上》)但是,虽然墨家学派崇尚天的权威,却不信命,这是与儒家天命观不同的地方。墨家学派认为除了有意志的天、鬼外,不存在任何必然性的命,即主张“非命”思想,“自古以及今,生民以来者,亦尝见命之物、闻命之声者乎?则未尝有也。若以百姓为愚不肖,耳目之情,不足因而为法;然则胡不尝考之诸侯之传言流语乎?自古以及今,生民以来者,亦尝有闻命之声,见命之体者乎?则未尝有也。”(《墨子・非命中》)墨家认为天能决定人的命运,但这种决定不是先天的、不可改变的,后天行为的好坏、道德品质的高低才是决定命运吉凶的依据,即命运的好坏是后天形成的,人们可以选择和改变自己的命运,具体表现为:人为天之所欲,天便赏之;人为天所不欲,天便罚之。墨家后学在《墨子・公孟》篇明确指出儒家天命观的危害,“又以命为有,贫富寿夭、治乱安危有极矣不可损益”。墨家学派的这种天命观要比儒家的更积极,更强调个人意志,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却不利于统治阶级的统治。这也是汉代统治者没有选择墨学作为统治思想的原因之一。

二、儒、墨两家不同的鬼神观

儒、墨两家不仅在天命观的认识上不同,在鬼神观的认识上也是不同的。儒家崇尚天的权威,但却避谈鬼神,“子不语怪、力、乱、神。”(《论语・述而》)又“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由此可以看出孔子对待鬼神问题的态度是回避的,既不否定也不肯定,但也不难看出,孔子是信鬼神的,“从严格意义上说,真正的无神论者在春秋时期并没有出现,即使是相当进步的思想家,也都没有达到否定神的存在的地步。” [1] (P.360 )孙叔平在《中国哲学史稿》中也说:“对于殷周以来传统的天命、鬼神观念,孔丘实质上都是保持着的。在天道、鬼神观念上,他显然是有神论者、唯心论者,和无神论、唯物论是毫不相干的。他所以少谈天道、鬼神,那还是由于时代变了,不好照搬旧的东西。” [2] (P.68 )(也有学者主张孔子是不信鬼神的。比如,杨伯峻在《论语译注》导言中说道“孔子是不迷信的”“孔子是怀疑鬼神存在的”。)由此我们认为:儒家是信鬼神但却避谈鬼神的。

与儒家避谈鬼神的态度不同,墨家坚称鬼神是确实存在的(墨子运用“三表法”论证鬼神的确实存在),并且认为鬼神具有监察和赏善罚恶的功能。墨家将鬼神分为三类,“古之今之为鬼,非他也,有天鬼,亦有山水鬼神者,亦有人死而为鬼者。”(《墨子・明鬼下》)另外,墨家鬼神观中的鬼神都是善鬼,是正义的代表,这是墨家对当时民间存在的鬼神观念的选择和发展,要比儒家的鬼神观体系更为明确和完善。墨家鬼神观中鬼神的作用是替上天考察人们的行为,进而对人的行为进行赏罚。墨家学派认为人世间的一切混乱都是由于人们不信鬼神所造成的,如果天下的人都相信鬼神有赏贤罚暴的能力,那么天下就太平了。

三、造成儒、墨两家不同命运的原因

儒、墨两家思想的主要生成期是春秋战国时期,那是一个社会秩序混乱、战乱不断、人民极度痛苦的时代,那时,传统的道德观念和价值体系被颠覆,“周礼”文化被破坏,思想家们纷纷希望用自己的学说改变社会状况。在这样的情况下,儒、墨两家主张和提倡“圣王政治”,他们寄希望于有英明神武的圣人君主来管理社会、保护民众。孟子说:“圣人,人伦之至也。”(《孟子・离娄下》)墨子认为“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墨子・兼爱》)。所不同的是,儒家强调并相信人的自觉性、能动性,认为“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告子章句下》)。由此,儒家学派要求统治阶级通过理性自觉提高自身的修养与品德,来使天下大治。墨家学派则不相信人的理性自觉,因而提倡鬼神的权威,主张通过鬼神来监督统治者的行为,然后对其行为进行奖罚,矛头直指封建统治阶级。显然,儒家学派的天命、鬼神观要比墨家学派的温和,更易被统治者接受。造成儒、墨两家不同命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其不同的天命、鬼神观。

参考文献:

[1]晁福林.先秦民俗史[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2]孙叔平.中国哲学史稿(上册)[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