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气管切开患者在脱机期间气道湿化的护理进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0-0138-02
近年来,随气管切开微创术的开展,加之气管切开病人舒适度优于气管插管病人,在使用有创通气抢救急危重症患者时,气管切开术的应用多于气管插管术。气管切开后,患者失去了鼻腔等上呼吸道对吸入气体的加温加湿作用,导致呼吸道分泌物干燥黏结。气管切开患者在使用呼吸机期间气道湿化效果较为理想,但在脱机期间,如何进行有效的气道湿化成为当前重症护理界研究和探讨的重要问题。现将其综述如下。
1 不再主张应用的常规湿化方式
1.1 气管内间断湿化 用一次性注射器抽取湿化液3~5ml,去掉针头将湿化液直接注入气管内。此法由于一次气道滴药量大,易引起病人憋闷、心率增快、SPO2下降、血压升高等并发症。同时刺激性咳嗽时把大部分滴入的湿化液又咳出,湿化效果不佳。
1.2 套管外口湿纱布覆盖 用生理盐水纱布湿敷在气管套管外口。这种湿化方法远远不能解决气管切开后呼吸道水分丢失的问题,达不到满意的湿化效果;同时湿纱布覆盖在气管套管外口,既减少通气面积,又可增加吸痰时反复取走纱布而致的感染机会。
1.3 输液器持续气管内滴注湿化 去掉输液器头皮针针头,将前端软管插入人工气道内,用输液贴固定软管于套管口边缘持续泵入。此法只能在同一位置湿化,而导管内其他位置仍有可能形成粘痰或痰痂,另外有可能把上呼吸道污物冲至下呼吸道。同时如果输液器前段软管固定不牢,滑出气管套管口重新粘贴会增加感染机会。
2 目前临床推崇的湿化方式
2.1 加温加湿器湿化 应用加热型湿化器将蒸馏水加温后产生蒸汽,混进吸入氧气中,达到加温、加湿的作用。其湿化效果与加温器的性能、管路的长短与厚度、护理人员操作是否规范有很大关系。另外管路中的泠凝水可增加气道阻力和影响潮气量;不慎回倒至湿化器中会增加肺部感染机会;不慎灌肺,则迅速危及患者生命。有研究显示,使用一次性双加热式湿化管道系统能够减少泠凝水的形成,但因成本费用太高而限制了其在临床的广泛应用。
2.2 一次性湿热交换器 又称人工鼻温(HME),在国外广泛应用,它能模拟鼻的功能,将呼出气体中的热和水汽收集起来,吸气时气体经过人工鼻加湿加温。同时,它对细菌有一定的过滤作用,降低管路被细菌污染的危险性[1] 。HME为一次性使用,目前有研究认为,如果不被痰液污染,7 d对其更换也是安全的。但HME不能额外提供热量和水分,对于脱水、低温和肺部疾患引起的分泌物潴留者效果欠佳[2]。对其他气管切开患者而言,在脱机期间应用HME既能降低肺部感染率,又可大大减少护士湿化、滴液、更换纱布、更换导管等工作量,具有较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2.3 持续氧气雾化吸入 把一次性雾化吸入器与气管切开面罩相连,以氧气作为驱动力进行持续雾化。常用雾化剂为0.45%氯化钠溶液,液量速度控制在0.3~0.8 ml/min。袁月华、熊艳等认为以0.3~0.8ml/min的速度持续雾化所提供的雾化气流可达到或超过病人的吸气量,有助于保持呼吸道正常功能[3]。
3 湿化液的选择
3.1不再主张应用的常规湿化液
3.1.1 生理盐水 生理盐水可在气道内浓缩,使渗透压增高,刺激呼吸道黏液细胞,引起支气管痉挛。
3.1.2 庆大霉素 庆大霉素对纤毛系统损伤较大,且对气道黏膜有刺激作用,可引起支气管痉挛。同时,常规剂量不足以起到杀菌作用,甚至可引起细菌耐药性。
3.2 目前临床推崇的湿化液
3.2.1 0.45%盐水 0.45%氯化钠溶液在雾化过程中,雾化液有再浓缩现象,这样浓缩后溶液的浓度接近生理盐水,对气道无刺激作用。
3.2.2 氨溴素 是一种溶解黏液的祛痰药。此外,氨溴素还有抗氧化作用,能增加抗生素的抗炎能力,缩短抗生素的治疗时间。
4 小结
综上所述,气管切开患者在脱机期间气管内间断湿化、套管外口湿纱布覆、输液器持续气管内滴注等湿化方式;生理盐水与庆大霉素等湿化液不应再作为常规使用。其余湿化方式及湿化液的选择应根据患者个体情况扬长避短,力求采取安全有效的气道湿化方式。
参考文献
[1] 叶蝶莲,韩月明,赖慧晶.人工鼻在人工气道患者中的应用与护理[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06,11(1):66~67.
[2] 俞森洋.现代机械通气的理论和实践[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717.
[3] 袁月华,熊艳,葛慧青.加温雾化器在人工气道中应用[J].护理学杂志,1999,14(5):295~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