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赛德克·巴莱》原住民的英雄史诗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赛德克·巴莱》原住民的英雄史诗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TIPS

《赛德克·巴莱

导演:魏德圣

主演:林庆台/游大庆/

马志翔/徐若瑄/温岚/

安藤政信/田中千绘

中国内地上映时间:2012年5月

这是一部与征服、信仰及文化冲突有关的电影。当接受“文明”洗礼的日本人倚仗更为强大的火力进攻尚处于“蛮荒”状态的赛德克人,一场“文明”和“蛮荒”之战打响。“如果你的文明是要我们卑躬屈膝,那我们宁可骄傲地野蛮到底!”赛德克人族长莫那鲁道选择了带领全族人和侵略者战斗的方式“试炼灵魂”。最终,这个民族在和日军奋战两个月后,全族覆没。

《赛德克·巴莱》很容易让人想起电影《最后的莫希干人》:印第安原住居民在英法殖民者的压迫下,是服从还是反抗摇摆不定;是选择拥抱更先进的文明,还是回归祖先更原始的生活,痛苦抉择。明知反抗英法殖民者是螳臂当车的举动,但是莫希干人还是选择了为民族尊严而抗争。因为,文明不意味着弱肉强食,而是彼此尊重,求同存异。所以,英法殖民者在初到新大陆时,对待印第安原住居民是刀光剑影,而在文明昌盛的今天,则是用拍印第安人电影的方式,记录印第安人的文明,反醒自己的罪行。

近年两部影响最大的台湾电影:《赛德克·巴莱》的时代背景是在台湾日治时代开启之时,《海角七号》则是在台湾日治时代的落幕之

日。在《赛德克·巴莱》中赛德克族人誓死捍卫自己的民族尊严,折射出对外来文化的恐惧;《海角七号》中却有台湾人在面对日本文化退潮时无限惋惜;从《赛德克·巴莱》到《海角七号》,时间跨度30年不到,从对本族文化的坚守,到对外来文化的认同,30年河东,30年河西。

本片工作团队集合了台湾、日本、韩国三地电影精英共400多人、演员15000人次、13种动物,在艰苦拍摄10个月之中,踏遍台湾28处场景,拍摄了14180个镜头。片中的雾社场景占地12000平米,由电影美术大师种田阳平设计搭建,历时半年的建设期。种田阳平曾以电影《追杀比尔》入围美国美术指导公会最佳场景设计,更曾荣获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美术设计大奖,并五度入围日本金像奖最佳美术设计。

片中高达八成以上的对白是以赛德克族语进行。目前在台湾赛德克族人口大约有八千至一万人,相对上已是人数较少的族群,而能够用完全使用赛德克族语互相沟通的人数更是少之又少。但为了让观众更能够进入1930年当时的时空环境与氛围,电影从策划时即早已决定要用赛德克族语与日语进行拍摄。

现在的台湾,外来人口已占据了绝大多数。他们就如同浮萍,可以飘来,也中以飞走。他们很少能体味原住民对土地的情怀。就如同生活在都是欧美裔为主的美国,他们永远也体会不到生活在保留地中的印第安人对北美荒原的情义。所以好莱坞拍《与狼共舞》、《最后的莫希干人》之类影片中,每当西部风光呈现时,殖民者立即会把土地换算成农田与油井,而印第安人的眼中依然只有一片可以自由驰骋的荒原。

《赛德克·巴莱》对于赛德克族人的刻画,只是一个外来者对原住民“雾里看花”式的刻画。但正是这层雾的朦胧,让电影在写实与写诗间游刃有余,成就了电影“台湾原住民电影英雄史诗”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