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保语护根”之责(一)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当今应试教育及全球化背景下,“母语出现危机”。危机不仅影响人们的交际、认知,而且事关国家民族的尊严与存亡。重视语文、学好语文已上升为“保语护根”的职责。正确认识语文课程和语文教师的作用,才能在语文教学中正确施教,有效教学语文。
关键词: 保语护根 语文课程 有效教学
今日,语文界人士对语文学科的忧虑已达到了最深层。且不说从课程排行“老大”降到“鸡肋”之位,且不说从日渐失宠到日渐边缘化,且不说人们重英语而轻语文,也且不说人们为减负而舍语文……这些都罢了,但实在想不到语文会悲哀到这个境地:国人舍语文已到了不考的地步(2010年一月上海六所高校自主招生不考语文)。不重视语文已成为一种社会现象,而不考语文对此现象更是推波助澜,很有可能导致当今功利化的人们不学语文。“不学语文”可以吗?语文是汉语、母语,是中华民族的语言文字。前法国总统戴高乐说:“语言是一个民族最宝贵的财富。”“我们必须把它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最后一课》韩麦尔先生这句饱含深情的话完全诠释了语言的宝贵:语言是一个国家民族存在与发展的标志,具有民族凝聚力的力量;如果某种语言消失,就意味着这个国家民族的彻底灭亡;一种语言就是一种生存方式、一种精神载体和情感符号。因此,语文不仅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而且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具有极强的文化教育作用、传承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就是文化。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民族的脊梁。一个民族没有文化,它就是“”。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是民族之根,是民族发展的坚实基础。一个没有文化的民族就不能称之为民族或国家,它就犹如一棵无根的稻草。因此,“不学语文”万万不能。语文决不是一个考试科目的问题。余光中先生说得好:“中文乃一切中国人心灵之所托,只要中文长在,必然汉魂不朽。”语文学不好,不仅阻碍交际、认知,而且事关国家尊严、民族自信、文化传承、历史接续。因此我们必须重视语文,必须学好语文。早些年就有人提出了“保卫母语”的口号,在当今的全球化背景下,我们更要“保卫汉语”、“守护民族的根”。
中国语文发展到今天这个趋势,我们更多的是应反省我们的语文教育。杨东平先生曾在《语文课,我们失去了什么》一文中说:“中学语文教学的种种问题,一言以蔽之,是人文价值、人文底蕴的流失。将充满人性之美、最具趣味的语文变成枯燥乏味的技艺之学、知识之学,乃至变为一种应试训练。”考什么就教什么学什么,不考就不教不学,这就是当下功利、短视的语文教学。纯粹地“为考试而学”扼制了学生学语文的兴趣。纯粹地“为考试而教”违背了学语文的真正目的。因此,在这场“保语护根”的行动中,我们有必要重视语文课及语文教师,只有正确认识语文课及语文教师的作用,才能在语文教学中正确施教,真正发挥语文的效用。
一、正确认识语文课
1.正确认识语文课程性质
《新课标》把语文课程定位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它告诉我们,语文课程的准确定位应该是“两个重要”。一个“重要”即“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另一个“重要”即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是语文课程区别于其他课程的本质属性,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实现终身学习全面发展的基础。“工具性”不等于“知识性”,知识通过工具获得,人们凭借知识使用工具掌握更多的知识。当今的语文教学,把语文当成了一门单纯的知识课,学语文就是为了考试。“人文性”就是文化性、文化内涵,是语文的精神和灵魂。主要体现在对学生人格、个性、精神世界的关怀,着眼于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态度、正确价值观、高尚审美趣味等。与其他学科相比,语文最大的优势就是它蕴含的文化因素特别多,具有极强的文化教育作用和传承作用。文化性应是语文最大的特点。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就是积累和运用生活经验建构人格,提升文化品味,形成美好情感的过程,也是传承和创造人类文化的过程。因而,语文是最具文化品味和精神感召力的。语文课程人文教育的最大特点就是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真正的语文应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通过语言文字的教学,使学生理解文章的文化内涵;在掌握文章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再领悟作者运用语言文字的精妙。要将“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起来,就一定要站在培养人的高度,才可避开“纯技术”训练的泥淖,才不会落入“纯知识”传授的窠臼,才是真正学语文。
我们时刻记着: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走向任何一个极端,语文教育都是失败的。
2.正确认识语文教学目标
语文教学目标是什么?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语文素质、语文素养是不同时期分别代表语文教学目标的核心词语。语文知识作为目标的主体,是语文曾经太强调思想性的缘故,将语文课上成了政治课,语文能力的培养根本谈不上。语文素质是应对“应试教育”提出的一个概念。应试教育使人文精神缺失,提倡素质教育,是召唤人性的回归,语文教育开始关注人才的正确培养。“语文素养”在新课标中被提出来:“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的基础。”“语文素养”主要包括语言积累、语感、思维品质、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识字和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品德修养、审美情趣、个性特点、健全人格、情感态度、思想观念等内容。这是一个复合性概念,涵盖面广,概括性强,语文能力也包含在内,更准确更全面地表达出语文课程的基本目标和基本理念。学生只有具备了良好的语文素养,才能全面和谐发展,才能适应现代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所以形成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奋斗目标。
3.树立正确的语文教材观
语文教材是落实课程目标、提高学生语文能力、陶冶学生思想情操、增加学生文化积累的基本材料,是教师的教本,学生的学本,是教学中师生交流、同学之间交流的凭借、依据、媒介。教材不等同于课程,永远只能是小于至多是接近于课程而不可能等于课程,其中有一个不小的空间,主要依靠教师去填补。教材内容也不等同于教学内容,语文教学并不是“以本为本”的照本宣科,而是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实际进行选择、加工、整合和创造,对教材留下的空间自觉填补,展示教学个性,发挥课程价值。教材内容也不等同于考试内容,绝不能用考试内容来认识教材、处理教材,否则又会回到应试教育。
教师应具有独立处理教材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高低。教材处理,既可以指教师怎样选择、加工、整合教材,又可以指教材在教学中怎样被使用。教材处理有两个关键,一是对教材的把握,二是对学生的了解。于漪老师说:“教师本身对文本的理解有多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才会有多深。”余映潮老师说:“教师只有真正把课文读透了,才能设计出比较理想的教学方法。教材研究是一切阅读教学的先行。”这些话语都在告诉我们:教师备课,不是“复制”“粘贴”教材教辅,而是在熟读、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把握教材要点,备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备出不一般的教学模式(即备好教材),备出学生的兴趣点、兴奋点(即备好学生),是教师备课的较高境界。它不仅仅是教师创新课堂的需要,更是教师自我的需要,也是新时代课程理念的需要。
4.正确认识语文教学
语文教学首先应是“以人为本”的教学。语文教育的精神实质是着眼于育人,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思维品质、学习习惯、思想观念、知识技能、成才过程,努力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健康个性,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因而语文课不再是一门单纯的知识课。语文教育教学不仅仅以知识为本,更要以学生为本,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
语文教学必须以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感情,培养学生语感、良好的思维能力、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为主旨,以注重学生语言积累和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为核心。
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感情,才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催化他们学习语文的不竭动力。语文是母语,母语对于我们,是母亲,是祖国。“没有对本国语言的热爱,对自己国家真正的爱就是不可思议的。”母语是我们民族的根,丢了自己民族的语言,我们就成了孤儿。所以,我们不但要热爱祖国语言,而且要学好、用好、发展祖国语言。语文的本体就是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离开所运用的语言文字,缺乏相关的知识技能,语文就会失去立足之地。因此,语言意识是语文教学最重要的意识。语言意识主要是培养学生语感和语言积累。语感是学生理解和运用语文的一种基本能力、核心能力,离开了这种能力,任何形式的语文活动都很难发生。因此,学生要通过多读多听来提高语感,通过语感感知语文的美丽与魅力。积累是学习语文的一个基本特点。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进行必要的语言积累,即字、词、句、段、篇的积累。积累要长期坚持,永不懈怠。只有日积月累,才有语文能力质的飞越,语文素养方能形成。
语文教学要“动”要“实”要“活”,要充分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动”即语文课应回归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的“六大解放”:解放大脑――让学生思维;解放双手――让学生动手;解放眼睛――让学生观察;解放嘴巴――让学生发言;解放时间――让学生自由;解放空间――让学生活动。“实”即教得“落实”,学得“扎实”,用得“实在”;“活”即要有“鲜活”的体验和“活跃”的思维,要充满生命“活力”地学习。因此,语文课程既要学与思结合,又要行和知结合。语文教学是创造性思维教学,应关注学生思维品质和创新能力的提升。语文课要留有“思地”,要让学生学会质疑,学会思考,学会创造,这样学生才有创新的可能。
“一种良好的习惯可以使一个人受用终身”,教师还必须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查字典习惯、认真书写习惯、阅读习惯、写作及修改习惯、随时积累语言习惯等。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学好语文也就事半功倍了。
因此,语文教学不能急功近利,不能暴风骤雨,不能立竿见影。语文学习具有农耕特点,广种薄收,少种欠收,不种无收。语文学习还具有体验的特点,语文素养在语文实践中获得,也在实践中提高。
二、正确认识语文教师
面对“母语危机”,我们倍感责任之重。新课程已为我们创造了有利时机,我们更应该乘势而为。要彻底改变目前的语文局势,关键在于语文教师的素养,其中以教师的语言修养最重要。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我们深信,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地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教师怎样诠释文本,传递信息,怎样激发兴趣,引人入胜,都与教师的语言息息相关。“语言不是蜜,但是可以粘东西。”教师语言发挥的作用往往能超越时空,在学生心中经久不衰。教师应修炼自己的语言,让自己有磁性的魔力,吸引学生爱上语文,爱上思维。语文教师天生就要做规范语言的工作,要做捍卫语言纯洁、文明的卫士,从而为学生树立起学好语文的“样板”。教师语言的底线是清楚明白、通俗易懂,坚持讲普通话。要尽可能达到“丰而不余一言,约而不失一词”的境界,尽可能多一些文化含量,多一些人文关怀,才能动听,才能激发学生求知的热情与愉悦,才能对学生潜移默化,让他们喜爱语文,学好语文。
面对“钱学森之问”,我们更应该做一个有思想的语文老师。
1.语文课至少不能让学生厌烦,不能让学生一无所获。语文教学应最大限度地挖掘语文之趣、之美、之灵性、之厚重,凸显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语文课的境界不是雁过留声,而是感情的搅动,留下不尽的思考。因此,语文课应动听、动情、动心。动听即语文课应沉浸在语言美的风味氛围之中,让学生感受到语言表达情意的魅力,在语文世界“学习并快乐着”。动情即学生能在情感世界泛起涟漪,在动情处掀起波澜,与作者心灵感应,体悟到语言的魅力。动心即千方百计引导学生学会思考,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2.最好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最好的成长是自我成长。创设适宜的语文学习氛围是语文老师的责任。语文教师应让学生通过语文学习提高语言表达技巧,并且养成善于质疑、勇于否定、独立思考、积极创新的治学习惯。
3.能让学生热爱语文的教师才是一个合格的语文教师。能带领学生面对应试最终又能超越应试,让他们在健康中成长、在快乐中学习、在自主中发展的语文教师才是一个成功的语文教师。能给予学生愿学能学会学坚持学的意志品质的语文教师才是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
让语文教育还原生命本真是一个智慧的语文教师的必然选择。
面对母语危机,我们责无旁贷。“保语护根”是我们神圣的职责。语文的兴衰也能折射出中华民族的世界地位。我们切莫再在世界掀起汉语热之时,自己却放弃了母语阵地,这不仅会贻笑天下,愧对列祖列宗,而且会祸患无穷。
让我们有效教学,以振兴中国语文。
参考文献:
[1]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2]史典.“语文”乱弹.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5,(1-2).
[3]冯起德.试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6,(9).
[4]方仁工.如何认识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4,(8-9).
[5]潘涌,蓝蕊.全球化背景母语教育的文化使命.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8,(7).
[6]郑逸农,汪益军.语言意识:语文教学最重要的意识.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8,(4).
[7]周建成.上海部分高校“自招”不考语文的观照和思考.作文成功之路,2010,(4).
[8]史典.“文化”思考.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