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异氟醚吸入麻醉术后满意度的影响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异氟醚吸入麻醉术后满意度的影响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乳腺癌患者异氟醚吸入麻醉术后满意度影响。方法 将134例异氟醚吸入麻醉的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和传统的卫生宣教,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早期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全麻苏醒情况、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术后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睁眼时间和拔除喉罩时间等全麻苏醒情况降低,患肢水肿、皮瓣坏死、皮下积液和活动受限等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降低,干预组的满意度明显提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护理干预;乳腺癌;异氟醚吸入;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 R473.73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3-9701(2009)34-58-02

乳腺癌是严重影响妇女身心健康甚至危及生命的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妇女乳腺癌的患病率占全身恶性

肿瘤的7%~10%,并有逐渐上升的趋势[1]。手术室治疗乳腺癌的重要手段,而根治术是创伤较大的体表手术,麻醉要求镇痛完善,无需肌肉松弛。由于手术会导致患者身体畸形,故而术后患者的满意度对评价手术效果是至关重要的[2]。因此,2007年8月~2009年2月,我院对134例异氟醚吸入麻醉的乳腺癌患者进行了护理干预,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07年8月~2009年2月我院异氟醚吸入麻醉的乳腺癌患者134例,均为已婚女性,年龄24~56岁,平均年龄(40.68±14.22)岁。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7例。经统计学分析,两组病情、年龄和肿瘤位置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对照组采用乳腺癌常规护理和传统的卫生宣教,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以下方式进行护理干预:①心理干预:由于患者对癌症和手术治疗缺乏了解,担心术后缺失影响形象,普遍存在焦虑、抑郁等负性心理情绪。护士术前应进行相应的心理干预。向患者讲解手术的必要性和安全性,介绍手术前后的注意事项,增加患者的安全感,使其有充分的心理准备,能主动地配合治疗。鼓励患者倾诉心中的焦虑、恐惧,并向患者介绍心理因素与乳腺癌发生、发展、愈后的关系,使患者意识到心理压力与治疗效果呈负相关,并邀请治疗效果好的患者交流治疗过程中的感受。通过不断的心理护理使患者在获得心理安慰的同时逐渐消除顾虑、调整心态、稳定情绪,能正确认识和勇敢面对疾病,密切配合治疗,有助于疾病的转归和康复。②饮食干预:加强营养对促进组织的修复,提高治疗效果,减轻毒副作用有重要作用。因此要加强对患者及患者家属有关营养饮食知识的教育,指导患者要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如忌吃腌制、烧烤、霉变及辛辣刺激性食物。注意饮食的合理搭配,以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且清淡易消化饮食为好。根据患者不同的口味,鼓励患者家属送一些可口的食物。若患者胃肠道副反应较重,指导患者进食半流质饮食,宜少量多餐。③行为干预:乳腺癌术后功能锻炼是康复治疗的重要环节,是严格渐进式的过程,合理的功能锻炼能促进患肢的血液循环,减轻疼痛,加快患肢功能的恢复,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术后患者由于手术部位的疼痛或心理恐惧等原因,拒绝或延迟功能锻炼。因此,护士应向患者讲解功能锻炼的重要性,并协助、督促患者康复锻炼,以增强其主动性,同时指导患者家属协助进行功能锻炼。

1.3评价指标

①观察两组患者的全麻苏醒情况、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②术后2h、6h、12h、24h疼痛强度(PI)测定,分别记为T1VAS、T2VAS、T3VAS、T4VAS。采用视觉模拟量表疼痛强度评估法(VAS)即:将疼痛程度分为0~10分:0分表示无痛,10分表示极度疼痛,疼痛分级:1~3分为轻度疼痛,4~6分为中度疼痛,7~10分为重度疼痛。③术后躁动:全麻术后患者意识模糊,定向障碍,发生程度不同的不自主运动,即被认为术后躁动。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分析,其中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结果

2.1两组患者全麻苏醒情况的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睁眼时间和拔除喉罩时间等全麻苏醒情况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的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患肢水肿、皮瓣坏死、皮下积液和活动受限等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3术后24h VAS的比较

患者术后2h、6h、12h、24h疼痛程度,即T1VAS、T2VAS、T3VAS、T4VAS的比较。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的疼痛程度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4术后躁动的比较

术后躁动干预组与对照组分别为1例和4例。

3讨论

护理干预又称行为矫正,是指将干预的重点放在可观察到的外在行为上,可具体描述心理状态,通过学习调整或改变个体异常心理状态和躯体状态,以建立健康行为[3]。护理干预的最终目的是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本资料结果显示,有效的护理干预加强了护患间的合作,可明显促进患者全麻的苏醒、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促进患者功能锻炼,使患者的肢体功能得到有效恢复,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及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

乳腺癌不仅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而且疾病和治疗的不良反应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由于患者经历不同,对健康期望存在较大差异[4]。而且处于疾病和治疗不同时段的不同患者生存质量的差异亦不同。现代医学不仅要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更重要的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护士在其中应发挥重要作用,通过根据不同人群的特点,制订有针对性、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方案,提供各种形式健康教育和照顾方式来提高患者和家庭应对疾病的能力,从而达到全面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吴在德,吴肇汉. 外科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27.

[2] 韩晶,Grothuesmann D,Neises M,Hillemanns P. 乳腺癌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调查[J].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29(3):136 -138.

[3] 王兴虹,丛中. 临床心理治疗学[M].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86.

[4] 王凤玲,朱敏玲,于新颖. 早期乳腺癌病人保乳术后生活质量及其相关因素的调查研究[J]. 护理研究,2008,22(2):486-489.

(收稿日期:2009-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