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IPTV与“杭州模式”的启示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IPTV与“杭州模式”的启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杭州模式”是数字电视在与iptv的发展竞争中产生的。本文在分析了“杭州模式”的形成原因、背景及产生条件后,从“杭州模式”中也得到很多重要的启示。这些启示对未来电视形态的发展、网络合一的趋势有借鉴意义。在未来的发展中,如果能把这些启示综合考虑、慎重裁决,电视形态将会在一个新的领域取得更大的进步和贡献。

【关键词】数字电视 IPTV 杭州模式 启示

数字化是全球信息产业的发展趋势。数字电视是全球信息数字化背景下的新电视形式,也是国家广电总局规划、致力发展的电视形式。比起模拟信号,数字电视具有可供点播、增值空间大等优点。但数字电视处境并不像想象中那么辉煌。目前,市场上已出现了比数字电视功能更加强大的“交互电视”(以下简称IPTV)。IPTV的出现,引发了一场电视行业的竞争,它也被认为是数字电视最强劲的竞争对手。本文所要探讨的“杭州模式”正是在数字电视与IPTV的发展竞争中产生出来的。

一、 数字电视、IPTV电视形式界说

IPTV是Internet Protocol Television的缩写,是种系统的总称。IPTV系统又叫交互电视。IPTV是在IP网络上传送包含电视、视频、文本、图形和数据等,提供QoS/QoE、安全、交互性和可靠性的可管理的多媒体业务。基于IP网络,用户终端可以是IP机顶盒或电视机,也可以是PC。这种电视形式一出现就受到了很大关注。

与数字电视不同的是,IPTV由电信或网通运营推广,通过宽带传输信号到PC或电视机,具有IP网对称、交互的先天优势,拥有强大的与用户的互动功能和时移功能。 “可采用广播,组播,单播多种方式。可以实现电子菜单、节目预约、实时快进、快退、终端帐号及计费管理、节目编排等多种功能。基于因特网的其它业务也可以展开,如网络游戏、电子邮件、理财等。”①而数字电视采用广播方式收看电视节目,若要实现视频点播必须将原来的HFC广播网络进行双向改造。目前数字电视由国家广电负责推广,IPTV主要由电信等网络提供商大力推广运营。所以,数字电视与IPTV的竞争主要体现出背后两大集团的竞争。

二、“杭州模式”产生的背景

“杭州模式”是指在杭州广电和杭州电信的合股公司――杭州华数传媒的推广下,对数字电视网络升级改造后,形成的既可以传输数字电视,也可以传输IPTV的双向网络。杭州华数传媒利用这种高效网络同时运营推广数字电视和IPTV两种类型的电视形式,解决了数字电视和IPTV一直以来的竞争、对峙局面,并实现企业双赢,受到用户青睐。“杭州模式”是在数字电视与IPTV的发展竞争中产生的,首先我们先讨论下“杭州模式”产生的社会背景。

(一)数字电视与IPTV局部竞争

IPTV与数字电视的竞争不可避免。2005年泉州广电为保护数字电视市场叫停当地IPTV,IPTV在全国的运营陷入非常尴尬的局面:一方面是蓬勃的市场;一方面是和地方广电的冲突。两大利益集团业务交叉,利益冲突,呈竞争态势。“未来的竞争将会扩大化:由部分市到全国,市场定位从高端到低端,基于IPTV的捆绑业务从少数向多数发展。”②

两大利益集团竞争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内容:中国广电拥有庞大的内容资源,同时也是国家规定唯一合法的内容供应者。这样即使电信网通的IPTV也不得不传播广电所生产的节目内容,并且在数字电视用户可以低价享受很多套餐内容的同时,电信IPTV则需购买获得广电节目内容。然而,IPTV依靠对这些内容源的个性化编辑,对用户进行针对性的输出,增加了内容的趣味性和可看性。同时个性化传播也增加了用户群的忠诚度。

2、网络:广电网络是广播式网络,单一且发展空间局限。电信互联网则是双向的网络。强大的传输网络保证了电信全力推行的IPTV的质量,用户在电信网络中可以获得更好的服务。但是电视有线网的普及率远远超过网络。和电信的网络质量优势相抗衡的是电视有线网庞大的用户基数。由此以来,地方广电和电信IPTV相互竞争的敌对态度也就不难理解。再者,数字电视和IPTV因内容网络不同也在资费上形成一定竞争。

3、新业务:在新业务方面,广电和电信划分治理,互不越位。尤其是一些点播、互动的增值业务,体现出了广电与电信竞争的最大利益点。然而在这种竞争态势下,这些新业务都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

另外还有比如稳定性、传输速度、节目质量、用户群体等等方面的竞争。总之,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广电和电信在中国均属于垄断地位。所以牵动两大利益集团的事情是非常困难的,但是融合又是网络未来发展的大趋势所需。

(二)“杭州模式”的推行

2004 年3 月,新成立的杭州华数数字交互电视平台开始在杭州以数字电视的名义,推行数字电视和IPTV。在《杭州启示录》里有这样的描述,“华数传媒为用户免费赠送机顶盒,收取一定基本收视费。在数字电视的安装中,浙江华数基于IP网络改造传输网络。如用户需要视频点播功能(IPTV),则只需更换成增强型机顶盒。”③这种新颖的可供选择的营销手段,很快得到杭州电视用户的青睐,IPTV入户在全国率先突破百万。这就是“杭州模式”。

“杭州模式”之所以能获得成功,技术立足点在于:如果数字电视用户要支持视频点播时,就需要通过CALBE进入的IP网络来支持,实际上也就是IPTV。所以某种意义上,IPTV就是数字电视发展的高级阶段。其次,杭州IPTV和数字电视由同一家公司负责运营――杭州华数传媒公司。杭州华数是杭州网通和杭州广电的合股公司,资本背景使杭州数字电视和IPTV运营方面占有特殊的优势,可以实现同时推广,互相促进。杭州华数传媒在网络改造的时候,就一次性地实现了双向的既符合数字电视、又符合IPTV的传输网络,用户可以在数字电视和IPTV之间选择。在中国其它城市,由地方广电负责的数字电视推广只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传输网络,等到电信网通的IPTV推广的时候,又需要再次改造网络。这样不仅延长了电视发展周期,而且引发了各地广电与IPTV的抵触、竞争。

杭州模式中,广电和电信网通达成优势互补,共同推动整个产业链的发展。“未来,面向消费者的电子购物、企业之间联网进行的贸易活动、公司与政府组织之间的各项事务,将成为数字电视商务的最终业务重点”④电视网、电讯网、计算机网走向融合已是全球大势所趋,电视业务也将向综合化和多媒体化发展。这也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城市想要模仿“杭州模式”的原因。

三、杭州模式的启示意义

(一)技术方面

技术一直是制约电视形态的重要因素,网络融合的实现离不开技术障碍的清除。目前,技术上的障碍主要体现在广电有线光缆和电信网通光纤间关于传输的技术问题,而“在杭州,由于双向网络的基础好,因此在整转过程中免费赠送的第一台基本型机顶盒也具备双向功能,但不开通视频点播业务。增强型机顶盒支持视频点播,只要用户一次性缴纳2年的收视费,且两年以内不退业务,增强型盒子也送给用户。”⑤杭州的经验在于从机顶盒就打通了技术障碍。这样就可以根据用户需求选择数字电视节目或IPTV节目。

(二)利益分配

现在数字电视与IPTV之所以在很多城市地区呈现出水火不容的态势,其根本原因是背后广电和电信两大运营集团的利益纠纷。目前广电、电信划区而治,互不介入。到底谁应该率先占领市场,不妨学习“杭州模式”来个合作共赢。尝试由电信网通负责对广大数字电视用户网络进行升级,然后向用户提供两种不同的服务,成立一个独立的一个合资公司规划运营。由用户根据自身需要来选择服务。这样电信扩大了用户群,广电升级了网络。双方既平衡了集团利益,又可以形成优势互搏,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

(三)政策调控

在国家方面,应该由国家广电总局和国家信息产业部(电信网通所属)探讨商议,对广电和电信实行平等的沟通与竞争环境,在制定有关法规政策的时候,要致力于最终的目标实现来制定相关政策,寻找利益平衡点。根据中国的现状,发达地区应该实行“市场主导、政策辅佐”,而在经济不发达地区,应该采取“政策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方针。因为在市场经济成熟的发达地区,市场的权力比较大,资源可优化配置。但是在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如果要想在电视行业与发达地区同水平发展的话,还是有必要加强政策的引导。各地可以发挥积极性创新。

(四)市场划分

目前市场上以高端设备和低端设备来划分用户层是不合理的,低端用户也有权力使用到双向的网络,不能用网络基础把用户分为两层,而应该像“杭州模式”那样,在统一高效的网络下,让用户自由选择,这样诞生出来的用户层才是科学合理的。

(五)内容与服务

服务永远落后于用户的需求,这就要求服务商时刻关注着用户的需求,尽快地推出适合用户的新的内容形态,提供更为方便快捷,适合不同用户使用的服务,才是核心竞争力的体现。杭州模式给出的启示就是需要密切关注用户的需求,特别创新节目形体。同时,很多数字电视和IPTV的增值业务也值得注目。如IPTV的直播体育赛事、可以借鉴韩国网络游戏打造家庭互动游戏平台。杭州数字电视或IPTV的用户可以在家里办理银行业务、交水电费、收发电子邮件等网络活动,都是从电视形式开发出来的用户新体验。

结语

综上,“杭州模式”是数字电视在与IPTV的发展竞争中产生的。在分析了“杭州模式”的形成原因、背景及产生条件后,我们可以从“杭州模式”中得到很多重要的启示。这些启示对未来电视形态的发展、网络合一的趋势有借鉴意义。在未来的发展中,如果能把这些启示综合考虑、慎重裁决,那么电视形态将会在一个新的领域取得更大的进步和贡献。

参考文献

①廖小青,《数字电视和IPTV的和谐发展促进“三网融合”》[J].《中国有线电视》,2007(11)

②姜波涌、韦恩敏,《对数字电视与IPTV未来竞争格局的透视》[J].《广播电视信息》,2006(10)

③⑤汪云、包冉,《杭州启示录》[J].《中国数字电视》,2007(9)

④朱荣,《中国IPTV市场的五种商业模式》[J].《中国新通信》,2008(2)

(作者: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传播学专业09级硕士研究生)

责编:姚少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