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从人口老龄化的需要来看我国养老机构的发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从人口老龄化的需要来看我国养老机构的发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人口老龄化是各国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趋势,在国家还未富裕的条件下,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加速了人口老龄化,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人口老龄化加速的现实、中国强调家庭血缘关系的传统养老文化和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造成的少子高龄化以及现代社会家庭观念的多元化,共同决定了走社会化养老的道路己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本文提出建立多种养老方式并存的养老安老模式,并针对养老福利机构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 计划生育 养老机构 养老需求

[中图分类号]C91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4-0023-02

由于计划生育、寿命延长而产生老龄化是不可避免的,这是人们生活水平和保健水平提高的必然结果,是民富国强的标志。要解决的问题,不是如何防止老龄化,而是如何应对由此造成老龄化后所带来的养老金不足和养老服务不足的问题。主要措施是延迟退休和加强养老服务。

一、养老机构的现状

随着生产力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福利事业、保险事业,以及各种服务和公益事业蓬勃兴起,家庭作为消费单位,防病养老的福利与保险单位的职能也部分地甚至全部被社会所代替。因为计划生育政策和人口老龄化造成的直接且显性的影响,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越来越难以为继。家庭的养老职能也逐渐社会化,老年人对养老机构的需求日益增加。

(一)养老机构的供需情况

从1999年开始,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加速,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长快、高龄化、空巢化趋势日益明显,失能、半失能老人的比例越来越大。据统计,2009年底中国老年人有1.67亿,80周岁及以上的高龄老人就有1899万。目前我国总共有失能老人1036万,半失能老人2123万,这些老年人需要针对其自身情况进行照顾。当今国际上的标准是平均每千名老人占有养老床位50张,这样计算的话,我国老年人需要养老床位800万张,可是目前仅有266.2万张;按老年人口与护理人员配备比例3:1计算,共需要养老护理工作人员1000万人,而目前我国只有22万名养老机构的员工,这些养老机构的员工中取得职业资格的仅有2万多人,供需之间产生相当大的矛盾。除此之外,养老服务队伍的整体素质并不高,专业技术水平暂时还无法满足服务对象的需求。

(二)养老机构的服务设施

“十五”期间,我国各省市都增加了对福利事业的投入,可是投入力度并不理想。政府对养老设施建设的投入与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极不适应。总体来说,老龄工作经费仍然严重短缺。设施简陋、医疗卫生设施条件差、护理服务水平较低,部分老年人多层次养老生活的需求,如疗养保健型、休闲娱乐型养老机构难以得到满足。

(三)养老机构的管理

目前我国养老机构服务队伍的专业化建设状况,与失能老人的专业化养老服务需求之间存在着很大矛盾。一方面,养老机构的专业化服务人员相对缺乏,专业人员数量还无法满足社会需要,无异于杯水车薪。我国的《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标准》自2002年2月开始推行,到2008年底,我国取得养老护理员资格的不到3万人,与上千万失能老人的潜在需求相比相差过于悬殊,即使是与上百万已经住进养老机构的老年人需求相比,也不能有效应对。另一方面,绝大多数经过系统训练的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并不能及时地认识到所学专业的重要性,没有顺利地参与到从事社会工作中来。

二、我国养老机构存在的问题

(一)养老机构的需求与供给的矛盾

中国目前老年福利事业的发展情况、社会提供的服务与老龄化带来的巨大养老服务需求无法匹配。尽管这几年大力发展社区为老年人服务设施和场所,“星光计划”也建起了将近3万个“星光老年之家”,兴办了7898所社区服务中心,但是不足以满足巨大的老年人院舍服务需求。现在我国的很多贫困、边远地区的养老机构由于经费短缺、资源不足、受关注度不够等原因导致服务内容单一、服务质量较低,因此利用率并不高。

(二)政府支持跟不上老年人观念改变

随着小型家庭规模的到来和家庭组合的变化,以及福利机构设施的改善和发展,传统的“养儿防老”“多子多福”等观念在大多数老年人的心中已慢慢消失。大多数老年人为了高质量的生活和摆脱对重子孙的照顾,都愿意入住养老机构。据2003年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的一次性抽样调查分析数据显示,不考虑其他因素仅就愿意入住养老机构的比率高达17.5%,且愿意常住的高达78.9%。但是,我国老龄人口年递增速度高达3.2%,目前大多数政府在养老机构的法律关系、设施标准、服务标准、收费标准等方面还没有明确的规定,直接导致了养老机构的秩序混乱、服务水平无法得到保障。有的因经营成本太高而倒闭,有的因设施简陋及服务水平低而无人入住。

(三)资金与服务人员的短缺难以满足老年人的需求

不只是简单的硬件投入,人力资源是推动一个事业发展的基本因素。目前养老服务中的一部分从业人员是没有接受过专业系统训练的人,文化水平低,甚至有少量文盲在其中,主要是一些农村无业妇女、下岗或退休职工。老年人是社会中较为特殊的弱势群体,老年人的需求不仅包括经济上的供养、生活上的照料,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慰藉需求。

三、发展养老机构的几点建议

(一) 建立和完善养老服务设施体系

实施养老福利服务设施建设省级示范工程、区县级小康工程、乡镇(社区)工程、村社级五保工程。继续实行“星光老年”计划,加强管理、逐步完善其为老服务功能‘实施居家养老护理管理办法。在城镇,建立面向“三无”老人的社会福利院,全力发展老年公寓、养老院和老年护理院,为不同经济状况和生活能力的老年人提供机构养老服务,特别是高龄病残人群;另外在农村加强敬老院建设,为“五保”老人提供集中供养场所和生活医疗服务。

(二)加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的领导

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社会福利事业,充分发挥市、县、乡(镇、街道)各级政府对养老服务设施工作的领导和组织作用,整合各方面资源。完善和落实各项养老服务法规及优惠扶持政策。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或修改地方《社会福利机构管理办法》《老年人权益保护实施办法》等法规政策制度。增加财政投入,多渠道筹集资金。建立社会养老福利事业发展基金,构建基金与社会经济的同步增长机制。整合社会资源,加快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加大改革力度,提高福利机构经营管理水平。大力宣传,营造加快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的良好社会环境。

(三)大力培养职业工作者

我国政府颁布了《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制度暂行规定》和《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两部法律。我国是个重视人才的大国,以养老服务行业为依托,必然能吸引大量服务行业的岗位。为此,应该大力宣传,使年轻人,尤其是男性青年转变观念,正确认识这一行业的需要和发展前途。通过学校教育、在职教育和岗位培训等其他多种形式,培养养老服务行业所需求的管理和服务人才。

(四)发展志愿者组织,稳固志愿者队伍

我国目前志愿者存在随意性大、缺乏专业性、技能不强等弊端,急需发展志愿者组织,稳固志愿者队伍。志愿者组织机制是一个和谐社会组织架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机制和市场机制内在缺陷的重要补充。青年志愿者行动是高校实施教育的有效途径,对于养老服务内容和志愿服务技能的学习,将养成志愿者终身学习的习惯,并成为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实践。这样的志愿者组织可以通过与高等院校的相关专业,如社会工作、护理等专业建立合作关系,以教学实习的方式让学生们参与到养老服务体系中去,切身感受工作。志愿者以这些专业的学生为主,不仅能够为他们提供实践的良好机会,也能提高志愿者的素质和技能。

【参考文献】

[1]李竞能.人口理论新编.中国人口出版社。

[2]陈敏.加强养老服务机构建设.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经济与社会.2008.1.

[3]邓建敏.人口老龄化及其对城市养老保障发展的影响——以城市养老保障为研究对象.社会工作.2007.

[4]刘畅.老龄化社会与老人养老福利机构.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2.

[5]徐祖荣.人口老龄化与城市社区照顾模式探析.江海纵横.2007,3.

[6]谢琼.中国养老模式的中庸之道.山东社会科学.2008,11.

[7]郑健娟.我国社区养老的现状和发展思路.商业研究.2005,(12):P159.

[8]赵小艳.老龄化背景下养老服务的多元供给主体研究.西北大学硕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