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读事件 第5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奋力拼搏夺冠却遭无理质疑
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中,当16岁的小将叶诗文将400米混合泳和200米混合泳的两枚金牌收入囊中时,有些人看到的只是叶诗文的骄人成绩,却忽略了她多年的刻苦训练。有些西方媒体质疑叶诗文服用了兴奋剂。英国《自然》杂志网站甚至刊文认为:“游泳运动员1年内成绩提高7秒是不可思议的。”“她在400米混合泳最后50米的冲刺速度,怎么能比男子400米混合泳冠军罗切特还要快?”无理的质疑令人们愤怒。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化学系的一位网友进行了有力的驳斥。叶诗文的父母则拿出50多枚奖牌证明女儿曾取得的各项成绩。叶爸爸说:“清者自清,其实她训练很苦,但教练和我们从没见她哭过。有一回她偷偷地告诉我,她难受了就会去游泳,闷在水里哭,谁也看不到她的眼泪。”叶诗文通过了3次药检,证明了自己的实力,也让那些质疑者无地自容。
阅读点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体育事业随着国家的发展不断进步。我国选手通过刻苦而科学的训练,开始拥有可与西方选手一较高下的强健体魄,在国际赛场上频频夺冠。长期的领先,使西方人骨子里带着一种优越感。对于中国在各领域的发展和进步,一些西方人或者抱着“酸葡萄心理”,或者揣着焦虑不安的情绪,总是拿着放大镜挑中国的毛病。在他们眼里,似乎中国只应处于落后的位置。不管别人怎么说,拿我们的奖牌,走我们的路,让他们“酸”去吧!
适用话题:一举成名与默默努力 用实力说话 清者自清 走自己的路 “酸葡萄心理” 输与赢
不唯金牌论英雄
能参加奥运会展现风采,就已经让人羡慕不已,更不用说有可能获得金牌了。然而却有这样一幕,让人深感凄凉:2012年伦敦奥运会期间,在国内某县一间宾馆的会议室里,几十名记者和几名体育局官员,围着从山村里接来的奥运选手的父母。当这名奥运选手夺奖牌无望后,刹那间,只留下年迈的老人以及“一骑绝尘”的悲凉,甚至都没有人送他们回家。
阅读点睛:能够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都是优中选优的高手,心中都有“更快、更高、更强”的奥运目标,希望能为自己赢得荣誉,能为国家争得荣耀。竞技比赛,胜败不可避免。某些人向“金”看,以金牌论英雄,用金牌衡量运动员的价值。运动员得不了奖牌,家属也跟着受“牵连”,这实在很不应该。奥运金牌,有它可喜,无它也不可悲。“奥运会重要的不是胜利,而是参与;生活的本质不是索取,而是奋斗”,这是“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向世人阐释的奥运理念。在向创造佳绩的叶诗文、孙杨等金牌得主祝贺的同时,请别吝啬为黄金宝、周俊,甚至为福原爱、李宗伟等外国运动员喝彩,为他们同样精彩的比赛而真心鼓掌。正是因为众多运动员的积极参与,才能让观众欣赏到盛大的体育盛宴,感受到奥运精神的博大与深刻!
适用话题:鼓掌 超越 输与赢 平常心 远离功利 弘扬奥运精神
砸同胞日系车行为不可取
日本政府及某些右翼分子对待的态度,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愤慨,人们通过各种方式表达了不满。2012年8月19日上午,北京、济南、青岛、广州、深圳、太原、杭州等10多个城市均有规模不一的群众聚集和游行。人们高喊“抵制日货”的口号,抗议日本右翼分子非法登上。群众聚集场所均有警察维持秩序,游行抗议活动整体平稳。不过,从不少旁观者和亲历者的描述来看,也有个别地方出现了极不冷静的行为。在游行过程中,一些人受到某些别有用心者的煽动,失去理性,打砸同胞开的日系车,让人感觉非常不妥。
阅读点睛:人们的爱国热情值得赞赏。“抵制日货”的口号和行动虽显情绪化,却是一种鲜明的表态。个别人打砸同胞开的日系车,破坏公民的私有财产,就显得不太理性。其实可以通过其他象征性的方式,来表明中国人民的尊严不容侵犯。砸同胞开的日系车不仅严重破坏了社会秩序,损害了城市形象,更影响了中国的形象。这样的“爱国”行为永远无法得到喝彩,只会让真正的爱国者感到伤心。严禁打砸,用合情合理合法的方式爱国——这样的态度,会让爱国更有力量。理性表达抗议,抵制日货,首先要遏制这种让“亲者痛,仇者快”的行为。
适用话题:维护尊严 爱国与守法
目的与手段 激情与理性
读书是一种幸福
2012年8月15日至21日,以“我爱读书,我爱生活”为主题的上海书展在上海展览中心举办。书展期间举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受访者对本届书展的满意度为99%,比去年略有上升;人均购书金额252元,比去年有所增长。书展期间每天都是35°C以上的高温。在上海展览中心内,则是高密度的人群和密集的文化活动。本届书展无论是参加人数还是销售码洋,均超出去年近3成。从对现场的观察来看,上海市民的阅读不再是功利化阅读,非功利化阅读是读者的首要选择,并成为他们的主要阅读方式。
阅读点睛:当今社会,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全民读书、终生学习逐渐成为许多国家提高竞争力越来越重要的手段。读书决定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关系一个民族的素质和力量,影响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或许,书籍不能直接改变世界,但读书可以改变人,人可以改变世界。读书可以给人智慧,可以使人勇敢,可以让人温暖。“知识给人幸福”不是空话,也不会让人难以企及,而是每个人随时都可以获得的体验。读书是一种乐趣,是一种享受。只要我们抽出一些娱乐时间,少吃一顿奢侈的午餐,把时间和金钱投入到读书中去,就会更多地享受到读书带来的快乐和幸福。
适用话题:阅读 竞争力 终生学习 读书改变世界 书香与幸福 精神与物质
新“24孝”引发热议
2012年8月13日,全国妇联老龄工作协调办、全国老龄办、全国心系系列活动组委会共同了新“24孝”标准。与旧版相比,新“24孝”增加了很多与新时代相结合的标准。比如,为父母建立“关爱卡”,陪父母拜访他们的老朋友,教父母学会上网,经常为父母拍照,定期带父母做体检等。同时还包括支持单身父母再婚、仔细聆听父母的往事、打开父母的心结等新观念。新标准一经,便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有人认为新版的“24孝”标准与时俱进,能更好地指导如何关爱父母。也有人表示,那些标准看上去很华丽、温馨,但实际做起来有一定难度。
阅读点睛:我们可以这样认为:新版“24孝”标准的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旨在鼓励向善、向孝,形成爱老、敬老的社会风气。“儿行千里母担忧”,子女多打一个电话就能让父母少些牵挂。尽孝其实并不难,有一颗孝心最重要。我们也可以这样认为:新“24孝”标准多是具体做法,内涵简单,缺乏延展性。这样量化孝心的做法,从形式到内容都有些牵强。其效果肯定会和者引导大众、弘扬孝道的初衷相违背,很难承载深化孝亲意识的使命。此标准的制定应该有一个征集、讨论并逐步达成社会共识的必要过程,不必硬性拼凑,削足适履,再冠以传统文化的头衔。对于广大的农村父母来说,有些新标准无异于天方夜谭。即使对于城市父母,有些标准恐怕也未必是他们最想要的。
适用话题:感恩 孝道 理论与实践 目的与手段 传统与革新
未让座小伙被扇5记耳光
2012年8月的一天,在杭州一辆公交车内,一个身材瘦小的小伙子坐在面向下车门的座位上。车到登云路口站时,上来一对年轻夫妻,妻子抱着几个月大的孩子。夫妻俩挤到车厢中部,正对着小伙子站着。车内广播连播了4遍“请给有需要的乘客让个座”。小伙子没起身,抬头看了眼那对夫妻,一声不吭地低下了头。到了下一站,抱着孩子的妻子寻到空位坐了下来,丈夫仍站在原地。小伙子又抬起头,恰巧与他四目相对。顿时,丈夫发怒了:“在车上坐着还看,看笑话啊!”然后,抡起手扇了小伙子5记耳光。同时,妻子也在一旁高声辱骂。小伙子被打后,安静地坐在位子上,鼻血不住地往下流。
阅读点睛:不让座,没有侵犯他人的权益,而打人,则是对他人的直接伤害。让座应是一种自觉行为,不能被强制,更不能演变成粗暴的索取。支撑这种打人行为的是“正义的火气”——自以为代表着“正义”,就“大义凛然”。带着对正义的幻觉去侵犯他人的权利,往往更加残暴。这种野蛮的行为,是对社会秩序的践踏,对文明和理性的亵渎。打人男子用野蛮和武力对待他人,反映了整个社会中,有些人的道德意识正在渐渐沦丧。小伙子应顺从道德的召唤,主动站起来让座,或者主动解释一下不让座的原因。在面对对方的嚣张跋扈时,他不应忍耐。
适用话题:道德绑架 文明与野蛮 自觉与自律 奉献与索取 有效沟通 健康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