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实效为本 巧字当先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实效为本 巧字当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注重实效,巧谋实干。要灵活应用情境、媒体、差异、迁移、拓展,让教学活动变枯燥为有趣、变抽象为形象、变阻力为资源、变定势为灵动、变封闭为开放。

关键词:有效性 情境 媒体 差异 迁移 拓展

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合作者,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时空里实现“质量、效率”的最大化,是每位教师必须应对的问题焦点。这就要求教师在注重课堂实效的同时,更应该把“巧”字摆在首位,灵活、综合地运用教学策略。具体阐述如下:

一、巧用情境、变枯燥为有趣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看到教师采用猜谜、故事、辩论、游戏、生活化等活动情境,然而收效甚微。究其原因,主要是一些情境设置不具有数学含量,学生在活动中仅仅从情境中乐乐而已,无法从情境中抽象出数学本质,所以课堂看似有趣,实为枯燥。只有从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出发,从学生的认知结构入手,巧用情境,才能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重组数学结构,从而达到理解数学、体验数学的目的,真正让枯燥成为有趣。

案例:五年级《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教师创设了如下情境:

从三月一日起,小东的妈妈每工作4天休息一天,爸爸每工作6天休息一天,他们打算等爸爸妈妈同时休息时,全家一块儿去青云山踏青。(出示:三月份的月历)那么在这一个月里,他们可以选哪些日子去呢?你会帮他们把这些日子找出来吗?

这样教师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用看得见、摸得着的身边事物创设情境,让学生借助“休息日期”这一具有浓厚生活味的“数”,初步感知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特点,体会求最小公倍数的基本策略。在此基础上,学生把“休息日期”转化成“数”,逐步抽象出4和6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形成了概念的初步表象;再通过引导学生对具体问题作进一步研究并根据研究结果修正初步形成的数学语言,让学生亲历了具体到抽象的横向数学化和纵向数学化过程。这种具有数学含量的情境设置不再是枯燥的和无意义的,而是让学生感受和体验到凝结在生活情境中的数学价值和凝结在数学集合思想中的生活价值,从而进行有效的数学学习。

二、巧用媒体,变抽象为形象

以计算机为代表的多媒体技术迅猛发展,使得现代教育技术成果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纵观媒体使用,我们经常看到部分课堂在媒体使用中不但没有起到辅助教学作用,反而干扰了课堂。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扬长避短地巧用多媒体技术,解决那些用传统教学手段无法表现、难以讲清楚的现象和理论,达到变抽象为形象的教学目的。

案例:三年级《年、月、日》教学

媒体演示:

茫茫的宇宙中有无数的星座和天体在运行,地球在围绕太阳旋转的同时自身也在转动,揭示这就是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在课件设计上结合显微技术,揭示地球“一回归年为365天5时48分46秒”,配上适当的计算、演示、解说,于是学生很容易就明白了为什么有了平年和闰年之分、为什么有了一个特殊的二月份。

这样,通过媒体形、声、色、光生动形象的结合,学生看到了自己从未看过的天文现象,将转瞬即逝或非常缓慢的自然变化过程以正常速度呈现出来,并结合多媒体显微、放大技术,做到了变抽象为形象、变静态为动态、变深奥为浅显。学生通过观察获得了直接感知,产生了许多联想,简化了将抽象语言转换为自己知识的复杂过程,帮助学生主动地发现事物的规律、明白事物的本质,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益。

三、巧用差异,变阻力为资源

教学实践表明,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作为教师应该承认差异、尊重差异、关注差异和正视差异。由于每个学生都带着自己独特的经验与感受来到课堂进行交流,所以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本身就是一种课程资源。如果我们在教学活动中能树立强烈的资源意识,在正视学生差异的同时能巧妙地利用差异,那么差异不仅不会成为我们教学活动的阻力,更是宝贵的教学资源、教学动力。

案例:四年级《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一部分学生对于“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一规律中的“任意”一词不是非常理解,误将长为“3、6、3”的三根小棒判断为能围成三角形。这时教师请其中的一个同学说出自己的想法。原来,他只判断了“3+6>3”就认为这三条边能围成三角形了。这时,教师不急于做出评判,而是顺势把这个问题抛给学生,让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合作探究。“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饶有兴趣地展开了热烈讨论,再一次进行操作演示,教师适时参与巡回指点,引导孩子讨论:“判断三边能否围成三角形是否一定要把三种可能都要考虑进去?能不能一次就准确判断出来?”通过合作交流,同学们不但解决了刚才的问题,而且还发现了只要看“短边+短边”是否大于“长边”一次就可以判断出来。

这样,教师在课堂上及时捕捉到个体学习差异,深入了解学生的思维活动,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把个体的差异作为一种很好的教学资源,并及时引导合作交流,积极投入再探究过程,从而实现了学生真正的发展,达到了提高教学效益的目的。

四、巧用迁移,变定势为灵动

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能科学地运用学习的迁移规律,讲究教学策略,巧妙地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迁移情境,就能达到克服定势的消极影响,促进数学知识技能的正向迁移,从而变定势为灵动。

案例:五年级《分数的意义》教学

出示12块糖果,请全体同学一起一块一块地数,数完之后:

师:谁能用一个数字来表示糖果的个数?

生:可以用“12”表示。

师:不错。如果不用“12”来表示这些糖果的个数,那么还可以怎么表示?

生:?

师(拿出一个袋子):给你一个袋子后,你能用其他数字表示它们了吗?

生:装起来就是一袋,可以用“1”表示。

师:太棒了!谁还能用其他办法也用“1”来表示它们?

生1:装在一个盘子里就是一盘,也可以用“1”表示。

生2:抓在手里就是一把,也可以用“1”表示。

……

师:大家都很有创意。生活中还有把一些物体用“1”表示的例子,谁能举一些这样的例子?

生1:把一些苹果装在一个篮子里,就是一篮,也可以用“1”表示。

生2:许多同学在同一个班级上课,也可以用“1”表示。

……

师:举得太好了。现在老师要把刚才这12块糖平均分成2份, 每份分几块?

生:每份分6块。

师:每份分到的6块如果不用“6”表示,而改为用其他数该如何表示?

生:1/2。

师:说说你的理由。

生:……

由于学生在学习“把一些物体看成‘一个整体’”的知识点时受到此前学过的整数概念及“把一个物体看成‘一个整体’”的定势,存在较大的学习障碍。

因此教师提出“除了用‘12’来表示这些糖果的个数之外,还可以怎么表示”时,学生一时默然。这时教师拿出一个袋子,学生一见顿悟,许多答案喷涌而出。

这个袋子的出现适时适势,引出了新的定势,取代了原有定势,对于“整体1”的概念由模糊到清晰,轻易地实现了从旧知向新知的迁移。

五、巧用拓展,变封闭为开放

让学生经历探索知识、发展思维、培养能力的过程,经历学习体验,是《新课程标准》中的重要理念。然而,课堂教学由于受到时空及其他条件的局限,学生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等亲历体验的过程许多时候无法充分满足。为此,教师在重视构建开放性教学课堂的同时,要充分拓展教学时空,巧妙地结合有关教学内容,精心设计,采用学生喜爱的形式,让学生在课外更广泛地进行实践,从而让封闭的课堂学习拓展延伸为开放的数学实践的广阔天地。

案例:二年级《千克的认识》、四年级《位置与方向》教学

《千克的认识》课前,教师组织学生走进超市、商店、菜市场,开展调查,提前熟悉了比较抽象的学习材料,体验了千克的含义和用途。课后,组织学生与同学、父母开展“心中有杆称”估重比赛。《位置与方向》课前,教师组织学生运用指南针、地图等工具,确定学校周围建筑与学校的位置关系。课后,组织学生描绘小组成员家庭住址之间的位置关系图。

这样教学巧妙拓展活动时空,把教材内容和生活实际有机结合,使数学知识成为学生感受得到的现实,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意义、体味数学的乐趣,培养了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

古语云:“谋之而后动。”总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广大教师所共同追求的,相信只要每个教师具有一切为学生发展的思想,巧谋实干,课堂教学就一定是最有效的,就会成为学生全面发展的最坚实的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