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音乐教育与社会和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音乐教育与社会和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教育作为社会系统中起着基础性作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构建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扮演着无可替代的角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和谐”的思想源远流长。从孔子的“和为贵”“和而不同”到墨子的“兼相爱”、“爱无差等”,再到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都表达了社会和谐的主张。在西方,“美在和谐”是一个古老、亘久而又日新的命题。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认为“整个天体是一种和谐”,柏拉图也主张“美是和谐”。音乐就是和谐之美。蔡元培先生当年曾大力提倡“以美育代替宗教”,而作为美育的主要载体,音乐教育以其独特的方式和魅力对大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起着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重视音乐教育,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突破口,是促进学生全面提高素养、培养高质量高水平的跨世纪合格建设人才的切实有效措施。

音乐教育具有辅佐道德进步的功能

“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音乐具有强大的教育功能,通过音乐教育,可以使人们遵守一定的道德规范或坚定某种信念,对人的道德修养表现出很强的辅佐性。音乐教育可以激发与深化受教育者的道德情感,陶冶人的道德情操。通过美的教育和影响,可以使学生的道德意识与情感结合,形成一定的道德习惯、信念、理想,从而转化为道德行为。由于音乐是审美情感的集中体现,因而音乐教育对学生情感的培养与提高有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它通过以情感人、以声动人的方法,来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比如,对古今中外音乐精品的欣赏和表演,既开阔了学生的知识视野,而且在接受的过程中会激起感性向理性的升华,使情感品质向高尚的道德情操方向发展,提高人的文化水准,促进正确的人生观的形成。

《乐记》云:“审乐以知政,而治道备矣。”荀子认为音乐可以“正身行、广教化、美风俗”。的确如此,优美高尚的音乐,蕴含着潜移默化的高尚情操,声情并茂的音乐艺术是塑造学生灵魂的有力手段,对学生的精神起着激励、净化、升华的作用,可以培育学生爱憎分明的道德情感和自觉的道德信念。音乐教育可以使受教育者变得更加高尚、完美,能培养人的真诚,使受教育者变得善良,这种品格来自音乐的情感体验;音乐教育使受教育者心灵变得更加纯洁美丽,因为美是音乐的特质。在校园音乐文化建设中,以美育为目标的音乐教育活动应当更加注重形式的灵活性、多样性,内容的丰富性、充实性和活动的艺术性,使学生在美的享受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以审美的心理自觉接受艺术之美,培养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学生鉴赏美的能力。

音乐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创造美的能力

和谐社会建设的目标之一,“就是要使人们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科学和音乐是人类文明的两大基础,科学与音乐的双重超越,是人全面发展的最高目标。音乐教育的根本优势在于发展人的形象思维,因为审美的过程具有形象思维的特点。审美过程需要想象和创造,想象和创造是审美过程中最基本的要素,一个人只有把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够形成高质量、高素质的健全思维。否则,很难完整地发挥人的本质力量,实现对美的创造。音乐学习的过程是五官四肢在大脑的统一指挥下同时协调运用的过程,在增强人们的记忆力、想象力、表达能力和动作协调能力的同时,音乐教育中审美活动的形象性、直观性和愉悦性,能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记忆。富有情感地对待认识对象,有利于刺激大脑的生理过程和推动心理过程,最大限度地发挥整个身心系统的作用,从而积极地、全方位地与认识对象交流,有利于发展他们的探究心理和开发他们的智力。音乐教育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开发。思维是智力的核心,音乐作品所表现的艺术美、自然美、人格美、文化美往往是启迪心智、激发灵感的契机。音乐教育能够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引导学生发现事物的特征,掌握客观规律,树立起勇于标新立异、开拓进取的精神,促进智育发展,提高对美的创造能力。

音乐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增进学生美化校园音乐环境、创建和谐校园的意识与能力

要使受教育者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必须从整体性上审视和认识学校教育。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场所,培养人才首先要培养人,培养有完整、健全人格的人。一个有完整、健全人格的人应有良好的身体素质,高尚的道德情操,有知识、技能,有高品位的艺术鉴赏能力。在音乐教育中,学生通过亲身表演与实践,去感知美的现象,形成鲜明的个性特征,使个人的能力得到表现与发展,使精神生活更加丰富多彩。长期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可以拓展学生音乐文化视野,丰富学生对音乐的体验、感知与想象,提高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表现、创新以及艺术审美能力,开启学生智慧,培养学生高尚完美的人格,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同时,音乐教育教学过程中,定期开展多种形式的音乐比赛或综合性演出活动,形成一种朝气蓬勃的校园音乐文化氛围,不但能使学生从中领略、欣赏和感受艺术的真谛,还能增进学生美化校园音乐环境的意识与能力。环境对人起着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人既是环境的产物,又是环境的主体。音乐教育不但可以通过和利用环境来影响人、改变人,也能够通过人的影响改变和创造环境。音乐教育通过教学和艺术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审美情趣,掌握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和技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关心和参与校园音乐文化环境的设计活动,从而培养自主、自立、自强的社会责任感和音乐实践能力,推动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学校整体文化品位。

参考文献:

①李岚清:《音乐笔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②商立君:《音乐教育的功能作用》,《中国音乐教育》,2005(3)。

③闵光辉:《普通高校音乐教育应体现出鲜明的文化取向》,《人民音乐》,2004(9)。

(作者单位:河南工业大学)

编校:张红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