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开辟阅读的“后花园”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开辟阅读的“后花园”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苏轼曾说“腹有诗书气自华”。但是在物欲横流的今天,更多的人把读书仅仅看作是包装的手段。许多一线教师进行课外阅读指导的目的也仅仅是为了让学生在写作时可以用上一些华丽的词藻、漂亮的句子,给文章增色。阅读更大程度带有了功利的目的,即“有所做为”,这对我们的阅读教学是个极大的挑战。

作为一个语文教师,这让我不能不思考教育的目的是什么。《现代汉语词典》中,“教育”被解释为“把知识或者技能传给人”,亦即“传道、授业、解惑”,这种解释是技术层面上的。在这里,我想借用伟大的启蒙主义学者卢梭的话来说明教育本身的目的:“教育就是生长”,与冰心的“让孩子像野花一样自然生长”如出一辙。也就是说,教育是一种状态,一个好的教育者的状态达到了“不教而教”时,每个孩子都能主动学习、独立成长、积极创造,而这时,教育本身却发挥了其最大的作用,无言而教化万方。语文老师如何在课外阅读中让孩子们也像“野花”一样自然成长,争奇斗艳呢?

策略一:给孩子一片生长的“野地”

所谓“野地”就是给孩子自由的阅读空间,允许孩子们用自己可以支配的方式、时间、空间进行课外阅读。《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标示了各学段孩子的阅读量。按照传统的教学法,教师总是分学期为本班学生布置读书任务,推荐课外读物,而学生显然为了完成任务,硬着头皮读自己喜欢亦或不喜欢的书籍,还得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赶着在假期结束前一个晚上写好几篇的摘记、读后感。其读书质量可想而知。

记得三年前,我刚接手一年级新生班的时候,下定决心要秉着“两条腿走路”的原则——左腿抓写字,右腿抓阅读。为了引起家长的重视,还专门写了几封《为课外阅读致家长的信》,其中就有关于怎么引起孩子阅读兴趣,怎么亲子共读,怎么为孩子创设读书环境,为孩子买哪些书之类的建议。一个学期下来收效甚微,一年下来,学生只有几本作文书,可写作水平也没见长。当然,这和学校地处农村,家长极不重视有一定关系,但归根结底还是由于自己方法不对,过度强调控制了,颇有点“摁着牛头吃草”的味道,其结果就是大部分孩子不爱阅读,导致不会阅读,然后更加不爱阅读,如此恶性循环,使得阅读引导的有效性极为低下。

一次偶然的机会,从图书馆借阅了美国著名的阅读研究专家吉姆·崔利斯撰写的《朗读手册》一书,于是利用课余看书课内大声为孩子们朗读,由此开始进行感觉引导,吸引孩子们从内心里出发爱上阅读。这样,老师也身体力行,投入到阅读活动中,体验阅读的滋味,与孩子们分享阅读的快乐。师生共同参与“向您推荐一本书”活动,常常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甚至还不时收到家长“投诉”:我家孩子最近老是熬夜看书,说是老师都经常这样。最近一次与孩子们的闲聊中发现,居然百分之八十左右的孩子就是在那段时间由讨厌课外书到手不释卷的。

策略二:等待“野花”自然绽放

卢梭曾在他的名著《爱弥儿》中自问:“什么是最好的教育?”他自己回答说:“最好的教育就是什么也不去做。”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是不是又在“有为”呢?等待,不是对孩子的放任自流,而是在尊重孩子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给予他们自由发展的空间。

台湾女作家龙应台在《孩子,你慢慢来》中有这样的一段话:“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望着这个眼睛清亮的小孩专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她从从容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用她五岁的手指。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从教育的角度来看,进行课外阅读指导时也不可急功近利。就像“温室”、“大棚”里面的蔬菜,仅仅具有蔬菜的外形,却永远不能具备蔬菜所特有的味道。何故?经历了充足阳光和风雨洗礼的果实才是真正的成熟的果实!其特有的内在的韵味才会蕴涵其中!我们的课外阅读正是为了涵养内在、滋养身心的,而这也正是我们语文教学所要达到的最终结果!

策略三:欣赏“花开别样红”的灿烂

佛经里说:“放下执著,就成为阿罗汉,放下分别,成为菩萨,放下妄念,成为佛。”这对教育是有重要启迪作用的。教育者的美德是由放弃自我、欣赏他人而成的。

1.欣赏学生的进步

班里有个女孩子,一二年级时几乎很少有作业能够及时完成。但是三年级时,我居然欣喜地发现她爱看课外书了,于是我抓住这个机会,对她不遗余力进行表扬,至四年级,几乎每天的作业都能完成了。原来,给她这样一片“野地”——自由的空间,这朵并不鲜艳的“野花”也会自然开放,而教师要做的,只是慢慢地等待,静静地欣赏啊。欣赏,需要教师有一双敏锐的眼睛,一腔真挚的情感,更需要有一个公正的、辩证的、没有偏见的头脑。要善于从平时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挖掘出学生的闪光点,发现学生的进步,并进行及时的激励和强化,让学生感到成功的喜悦和进步给自己带来的变化。

2.欣赏学生的个性差异

《全日制义务教育教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学生的个性差异不仅是教育的起点,也是当今教育最终的追求目标。所以,教师应当欣赏每一位学生的阅读差异,并视为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注重个性教育和个性化教学。只有欣赏学生的差异,才能尊重学生的人格,满足不同学生的阅读需求,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阅读,让学生充分发挥其独特的个性优势,以形成独立的阅读个性。

蒙台梭利说过:“教育就是激发生命,充实生命,协助孩子们用自己的力量生存下去,并帮助他们发展这种精神。”对待孩子,我们不光要想着做什么,还要想着不做什么。教师的“无为”成就的是学生的“大有作为”。让我们适时、适度地放开课外阅读教学中那双无形的手,“让孩子像野花一样生长”,让他们的生命之花在自然的阳光中灿烂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