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意见 第26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意见 第26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事件

抑制通胀不容易

路透社

中国经济增速近10%

路透社报道说,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12月7日的2011年《经济蓝皮书》,中国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速预计为9.9%,2011年则将达到10%左右。《经济蓝皮书》预计,今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将上涨3.2%,2011年则为3.3%。

《经济蓝皮书》建议,政府的价格调控目标不宜定得过低,可考虑将通胀目标从2010年的3%上调至4%左右,此举将可以为推动资源价格改革创造宽松环境,并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消化过剩流动性和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

《华尔街日报》

抑制通胀应收紧银行放贷

《华尔街日报》评论说,有人曾将今年CPI超出预期的增长速度简单归咎于夏季的反常天气,称是反常上升的食品价格造成了CPI的飙升。但事实证明这一说法并不正确,因为在秋粮丰收之后CPI也没有出现回落。

文章称,导致包括食品价格在内的物价普遍上扬的主要因素是货币供应。货币供应增长在2009年11月达到顶峰,而这将导致12至18个月的通胀。因此,最重要的措施应是不留宽松余地地控制银行新增贷款配额。但这也让决策者进退两难,因为此举可能导致经济放缓。

彭博社

通胀预期影响亚洲

彭博社报道说,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的分析人士表示,出于对通胀压力的担忧,中国可能推迟提高成品油价格。此外,由于担忧中国近期会出于抑制通胀的动机而再次加息,亚洲股市也出现下挫。

预计明年房价稳中有降

《华尔街日报》

房企资金压力风险加大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12月8日,中国社会科学院预测2011年中国住宅价格将稳中略降,市场有小幅波动。报道说,中国社会科学院是在当日召开的《住房绿皮书》会上发表这一预期的。

中国社科院在报告中称,中国住房投机已经受到抑制,住房消费者预期继续发生分化。紧缩的货币政策给房地产开发商和住房按揭贷款带来约束,使得房地产企业的信贷总量有走低的趋势,但其所占资金来源比仍然较高,资金压力风险加大。

路透社

房价趋势多有波动

路透社报道说,中国社科院在报告中表示,明年一季度,房地产企业可能会在多重紧缩因素的作用下实施降价或变相降价,销售面积可能会因此上升;二季度可能随着地方政府调控措施的变相放松,价格趋向平稳;三季度市场供求矛盾可能重现,房价会有一定上涨动力,并引起四季度调控政策重新趋紧。

观点

提高收购效率也需要改革

“中国式并购”难留人

随着中国企业越来越多地并购国外企业,对收购公司的整合成为了一大考验,中国公司往往难以与旧员工和谐相处。有人认为,这是一种有益的进程,因为当中国收购公司后,资金和熟练员工会被释放出来,重新流入新成立的企业。然而对中国企业而言,无法留住员工却是个棘手的问题。技术和本地经验是一家公司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中国从自己擅长的挖掘土地转向挖掘较为复杂的消费产业时,更加优秀的管理层是必不可少的。就这一点而言,印度和巴西等其他新兴市场的企业拥有私企资质、国际化作风等优势。最经久不衰的跨国公司通常都是超越了国籍的公司。

“走出去”需自我改变

有一种悲观的观点认为,中国将不得不寻找“走出去”的其他方式,如通过财富基金中司进行消极的产权投资。

尽管中国的许多大企业可能永远也不会变得像西方企业一样拥有分散的个人股东和脱离于政府之外的独立性,但它们也许不得不朝着这个模式发展,以便在大型跨国收购案中胜出。在过去的二十年里,老一辈在荒废的工业基础之上创建了令人炫目的企业巨头。然而,这些企业要想在海外发挥最大的潜力,它们的缔造者也许不得不放手给拥有更多国外教育背景和经历的下一代中国高管。

(摘译自英国《经济学人》)

中产阶级困难重重

高房价冲击中产阶级

中国中产阶级自2005年开始在沿海城市异军突起,他们主要是国有企业和金融机构高管、政府机关科长以上职务、外资企业员工等白领,及餐饮和IT企业老板。

随着房地产价格猛涨,中产阶级消费状况发生了巨大变化。大城市住房价格暴涨至中产阶级年收入的30至50倍。房贷压力迫使他们大幅削减生活费用,他们的现有收入在购买汽车、家电及出资旅游方面显得捉襟见肘。

中产人数虚假繁荣

中国社科院将月收入6000元以上的人群定位为中产阶级,但这一收入水平并不足以维持较丰富的消费生活。通过扩大中产阶级的定义外延,中国制造了中产阶级蓬勃兴起的虚假繁荣景象。

中国消费不断增长,但增长率一直低于固定资产投资。而购房消费额几乎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一半。家电和汽车销售形势看似良好,其实如果政府停止财政支援,国内耐用消费品需求必然减弱。

中产阶级“后继无人”

孕育中产阶级的民营企业面临经营困境,而人称“蚁族”的大学毕业生本应成为中产阶级预备军,如今却中途遇阻。

中国养老金和医疗保险制度不完善,也抑制了中产阶级规模的扩大。而政府也无法依靠财政促使众多的农村人口成为中产阶级。因此,对那些期待中国中产阶级规模进一步膨胀的外国企业来说,需要重新考量这种可能性。

(摘译自日本《选择》月刊)

中小企业造就德国奇迹

一直以来,英美银行家坚持认为,德国银行太过谨慎、太过关注国内,德国经济需要缩小制造业规模,转而加强金融业。

德国人拒绝了上述建议。制造业目前仍占德国经济的近1/4。在英国和美国经济中,制造业只占到11%,这也是美英奋力推动出口的原因之一。德国企业也没有像美国企业那样,通过降低工资和转移到国外的方式来维持利润。

德国奇迹的关键之一在于中小企业。家庭经营的中小型企业主导着德国经济,他们占据着远高于其自身规模的国际市场份额。当2008年底德国出现经济下滑、制造业企业的生意减少时,政府推出“短时工”政策为企业提供补贴,使工人免于下岗,留住了熟练工人。只与当地企业合作的市政下属储蓄银行业也为这些企业提供了重要帮助。

(摘译自美国《华盛顿时报》,作者哈罗德•迈耶森)

改革拯救欧元的未来

希腊和爱尔兰的危机,会随着欧盟的预算援助计划而稳定下来,但货币联盟的基础却受到了极大的动摇。只有所有成员国都实行负责任的预算政策,货币联盟才能保持稳定。因此第一阶段要整顿公共财政,以确保金融政策范围内行动能力并增强对公共财政的信心,这种信心也是欧洲经济健康增长、货币稳定和低利率的基本条件。

然后要改变货币联盟预算框架,这有助于预防危机,也有助于解决危机。首先要建立稳定和增长公约,制裁违反公约者。在评估一国经济时,把其总债务也计算在内。还要考虑一种宏观经济监控机制,以及时发现严重失控并加以补救。

(摘译自法国《费加罗报》,作者阿克塞尔•韦伯,德国央行行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