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从《狼灾记》谈起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从《狼灾记》谈起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狼灾记》国庆期间上映了,因为是导演田壮壮首次执导商业大片,影片公映前让很多人非常期待,包括我。

不过说句扫兴的话,我今年期待的华语片最后的结果都不太如意,比如之前的《复仇》就让我第一次对杜琪峰失了望。虽然还没看到《狼灾记》,但现在也已听到不少风评,大多数的口径都是这样的:“首先我个人是很尊重田导的,但这个片子嘛实在是有点……”不过我觉得这倒可以理解,因为之前古装大片的洗礼已经告诉我们:这玩意无论谁来导最后的结果可能都差不多。既然号称商业巨匠的吴宇森、徐克也只能拍成那样,那么你又怎么能要求向来文艺的田壮壮呢?

作为内地第五代导演的旗帜性人物之一,田壮壮一直都与“商业”保持着某种距离。从1982年的《红象》算起,他执导了13部电影,其中可以称为主流的不少,但除了20年前的一部《摇滚青年》以外,其他的基本都算不上商业片。当然在之前的很多年,内地电影压根就没有商业片的概念。然而到了今天,当大家都对商业化顶礼膜拜时,田壮壮却仍文艺依然。并称第五代“三驾马车”的另外两位早在本世纪初就完成了大片转型,而田壮壮既不靠得奖也不靠票房,一直撑到现在,很不易了。

几年商业刊记者经历,让我的电影观点有所变化,渐渐更倾向于市场。有同事笑称为“变节”,但我确实觉得,在现阶段国内电影产业环境下,市场导向还是具有一定优先性。不过优先并不等于排他,尽管有些人似乎习惯了全面接受一边的同时全面抛弃另一边。商业熏陶下,很多电影人的态度变化比翻书还快,昨天电影还是一位心里高高供起的女神,到了今天就只是个的对象……这可能也是为什么很多人都尊重田壮壮的原因。因为面对巨变,他变得少。其实就我个人而言,对田导的好感更多不是来自其早期的作品――其实任谁都曾年轻过,拍“黄金甲”的以前不也拍过《红高粱》么。但时至今日还能拍出《德拉姆》和《吴清源》就很难得了。

我仍然记得两年前在上海电影节上观看《吴清源》时的感受。因为当时身处忙碌喧嚣的工作状态,因此越发体会到这部片的脱俗。比如片中有很多对弈段落,但影片并不关注棋局本身,总是镜头一晃淡然而止――对于主人公来说,围棋只是“修道”的途径,而且只是途径之一,因此胜负无足论。我当时想,这或许就是电影对于田壮壮的意义吧。不过反过来说,这样一种毫无斗心的状态并不适合商业电影的世界。同样的场景,想象一下代表先进票房生产力的迈克尔・贝同志会怎么拍吧:一定又是慢镜,主人公抬头耍帅,背景当然还要有雄壮的音乐……这样拍,固然会把一些观众吐死,但我打赌影片可以卖更多的钱。

一定程度上,《狼灾记》似乎可被看作是某种标志。至此,曾经一往无前的第五代现在基本悉数下海。这或许算是中国电影商业化与市场化发展的一个阶段性成就吧。我不知道,但总觉得,市场竞争与商业法则的理想目标应该是人尽其才,让每个人都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位置,而不是沦为简单的丛林法则,不是硬赶着鸭子上架,好像“你从也得从,不从也得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