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一个产业的兴盛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一个产业的兴盛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山东作为经济大省、文化大省,发展文化产业具有较好的基础。我省历史文化底蕴丰厚,发展文化产业条件得天独厚。近年来,全省文化产业规模迅速扩大,实力不断增强,文化产业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贯彻落实总书记视察山东时提出的“三个紧密结合”的重要讲话精神,充分发挥深厚历史文化底蕴优势,作出加快建设文化强省的战略部署,加大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步伐。省委省政府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繁荣服务业、培植发展新优势的重要推动力量,摆上重要位置,切实加强领导。张高丽书记、韩寓群省长多次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加强重点文化设施建设作为重要批示,提出明确要求。省八届十一次全委会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都明确提出,要在发展文化产业上实现新突破。省委八届十一次全委会审议通过了《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总体规划纲要(草案)》,对文化产业发展作出了具有战略意义的规划部署。在省委省政府及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各地发展文化产业意识逐步增强,许多地方确立了文化立市、文化强市、文化名市的目标思路。

2、特色文化产业聚集区基本形成。山东省文化资源丰富,文化积淀深厚,齐鲁文化特色鲜明,具有独特的文化资源和文化市场优势。从全省来看,文化产业的发展初步形成了以青岛为中心的滨海文化产业集聚区,以济南为中心的山泉文化产业集聚区,以济宁为中心的儒家文化及运河文化、黄河文化产业集聚区。各地突出特色文化资源和区域优势,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积极推动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为文化产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3、文化产业企业集团不断壮大。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以集团化建设为突破口,大力扶植培育优势文化产业集团,做大、做强文化产业集团,全面提升了全省文化产业档次,带动了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4、改革试点工作积极稳妥推进。认真贯彻全国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会议精神,成立了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关于全省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确定了两个全国试点单位和27个省试点单位,以省直文化单位的改革为重点,积极探索积累经验。

5、文化事业进一步繁荣发展。繁荣文学艺术创作,召开专题座谈会,提出25项具体措施,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开展农村文化市场专项治理行动,规范了文化市场秩序。深入开展 “三下乡”活动,活跃基层文化生活,全省有31个县(市、区)被命名为“全国社会文化先进县”,总数列全国首位,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6、运用市场机制促进产业发展。积极探索多元投入机制,推动社会承办公益文化项目,在全国率先举办大型公益文化项目推介活动,省直6大文艺院团与6家国有企业实行“文企联姻”,创新文化投资途径。鼓励和支持民营资本投资文化产业,文博会就是用市场运作的办法筹备2006山东(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精心打造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交流平台和山东文化产业发展的品牌。

7、加强宣传文化单位改革经营管理。坚持一手抓改革发展,一手抓强化管理,把改革与管理有机统一起来,强化宣传文化单位的改革经营管理工作,规范经营行为,提高管理水平。加强监督,推动文化单位在解放思想、集团发展、机制转换、管理体制等方面实现新的突破。

8、加大文化产业发展政策的研究。当前,正在抓紧研究制定《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完善改革涉及的劳动人事、社会保障、财政税收、投资融资、土地出让、资产处置、工商管理等方面的配套政策。

9、以文博工作带动旅游产业大发展。山东是文化大省,也是文物大省,拥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6座,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37处,馆藏文物79万件,一级藏品3860多件,居全国首位。在加强文物保护的同时,也重视对文博资源的合理利用,有力地拉动了山东旅游产业的发展步伐,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10、加大了文化科技创新力度。加快文化产业与高新技术的结合,加强技术引进和自主开发,推动各类文化载体的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建设,促进高科技文化产业的发展,重点发展数字电视、创意设计业、动漫产业、网络游戏业等数字内容产业。

11、加大了人力资源开发力度。多渠道培养、引进高素质文化产业人才,以优势产业积聚文化人才,以优惠政策吸引文化人才,以良好机制激励文化人才。加强宣传文化单位经营管理人员在职培训,培养了一批既熟悉宣传文化业务,又懂经营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山东省文化发展呈现以下几大特点:

一、文化产业呈快速发展的态势。2004年,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410亿元,占GDP的2.7%。其中,报刊业经营收入22.17亿元,广电业经营收入30亿元,出版业销售总额87亿元,文化娱乐业营业收入32亿元。目前,全省文化企事业单位已有1万多家,从业人员达10万多人,总资产达160多亿。全省文化产业单位3.5万多个,从业人员达90多万人。

二、投资主体呈多元化趋势。文化产业领域呈现出国家、集体、股份制、民营、个体及中外合作等所有制形式并存发展的格局,为文化产业发展增添了活力。鼓励和支持民营资本投资文化产业。

三、发展总量呈现规模化趋势。经过两年整合,组建了大众报业集团、山东广电总台、山东出版集团、济南日报报业集团、青岛日报报业集团、烟台日报传媒集团等六家国有文化集团,做大做强文化产业集团,全面提升了全省文化产业档次,极大地推动了文化产业的规模化发展。

四、运作模式呈市场化取向。在政府的积极引导和推动下,积极探索用市场经济的方法发展文化产业。首届文博会遵循“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规范管理”的原则,走市场化、社会化、国际化的办展思路。文博会的文化产业招展布展、项目招商、交易活动全部交由大众报业集团具体运作实施。省博物馆新馆建设采取市场化运用方式进行。用市场运作的办法筹备2006山东(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

五、文化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根据文化产业发展形势,省委省政府及时调整优化文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文化创意、数字广播、数字电视、数字电影、数字出版、动漫和网络游戏等新兴产业。

通过文博会发展文化市场

作为社会化、综合性、国际化的文化博览交易盛会,2006山东(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不仅是各地文化产业展示的舞台,更是对我省文化体制改革阶段性成果的一次全面检阅,而文博会本身亦是发展文化市场的一大成果。打造文化市场,为资源寻找资本,让资本发现资源,是文博会核心的价值所在。

一、通过举办文博会,推动文化产业观念的更新

二、通过举办文博会,打造资本和资源对接的平台

三、通过举办文博会,加快文化产业项目招商的步伐

四、通过举办文博会,促进文化市场的规范化管理

五、通过举办文博会,拓展文化消费的市场空间

文博会要在机制与体制方面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积累成功的经验,为推动山东文化产品走向世界、发展山东文化产业做出更大的努力与贡献。把山东文博会办成我省文化建设的一个品牌、文化产业发展的一张名片、全省人民的一个盛大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