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宜兴均陶工艺与历史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宜兴均陶工艺与历史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宜兴均陶有着和紫砂一样的声誉和历史,它蕴涵了丰沛的陶瓷文化,带着厚重的地域特征,中国特色,在秦汉、唐宋的宜兴釉陶影响下一路走来,经上千年的艺术创造,获得了“名陶名器、天下无类”的赞语。从而实现现代宜兴均陶工艺的时代创新发展,最终实现它的艺术振兴之路。

关键词:均陶;历史;工艺

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3)11-80-1

宜兴均陶兴于宋代,明代《宜兴县志》有规模生产的记载,至清代雍正年间成为皇家御用器物。宜兴均陶釉色美艳动人,有赤、橙、黄、绿、青、蓝、紫及非常多的变色,可媲美以“窑变千色”闻名的北宋钧窑瓷器,是宜兴陶瓷中一个古老品种,兴盛于明清,曾经有着和紫砂一样的声誉和荣耀。特别是明嘉靖、万历年间,宜兴人欧子明所制作的均釉陶器独树一帜,世称“宜均”、“欧窑”。到了清乾隆、嘉庆时期,丁山人葛明祥、葛源祥兄弟俩烧制的宜兴均陶器蜚声中外,称为“葛窑”盛极一时。数百年来,宜兴均陶艺术品进入宫廷皇室,出口海外,屡获奖项,承载了宜兴陶瓷文化的厚重文脉,已成为宜兴市、无锡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皇室消费、陶艺发展,士大夫饮茶改为“沏泡”而后在全社会广泛流传。其中又因为文人的介入和文化品位的提高,使“字随壶传,壶随字贵”,时至今日,因为有着及其稀有的矿产资源和独特的做法工艺,呈现了好者日众,深厚的文化底蕴且赏用功能兼具而享誉人间,喜者愈喜的局面,成为难得的艺术瑰宝。极大地促进了这一文化产业的发展。

在群星璀璨的陶都均陶艺人中,有一位出类拔萃的中青年女性陶艺家葛武英,她的作品往往表现出气质脱俗、造型别致的鲜明特点,泥料巧色自然,意韵独树一帜。读其作品,赞其性情确实是一种享受。葛武英的作品,在品壶、品人中,见其艺品、人品,裨益甚深。她怀着对紫砂艺术文化的满腔热情,在紫砂艺术的殿堂里辛勤耕耘。探索壶艺的创新,既要有取舍地继承传统的优良特色,又要能吸收新的东西。要有新的突破,要能够发现在外形下透露出的内在真谛,而这个真谛就是美的本身。一件较为完美的作品,必须自己能够抒发艺术语言,给人油然而生的一定艺术感受。通过多年的探索和不断总结,葛武英女士一致认为壶艺创新要注意三个要素:“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溪土一丸土。”宜兴紫砂壶素面素心,充满人文气韵。造型讲究“形、神、气、态”,巧不如拙――质朴、文雅、简约忌浮艳。其一是指形,指的是壶的形象,也就是形状的样式。这来源于对造型的熟悉深度,取决于自己的精心设计。其二是神,即壶的神韵,也就是通过形象表达情趣。创作的时候,万不可仅在平面上探求,而要在起伏上思考。其三是气,即壶的气质,也就是形象内涵的实质性的美的素质。紫砂壶艺是实用工艺美术产品,是具有艺术气质的实用品和装饰品,要求作品的气质要美。因此看来均陶也是非常优秀独特的一门全手工艺术,在宜兴,我们把均陶看作是一种文化,也是人类文明程度大发展的体现之一。均陶装饰艺术在发展过程中并不是孤立的。

无论是均陶龙缸、陶钵、大缸,还是各式花盆、荷花缸、乌坛钵,还是采用泥条盘筑成型或者泥片镶接手工成型,以及与之相关联的干燥技法,从而使坯体致密,施釉方式等都有了完整的制作体系和工艺流程,避免渗漏,质量稳定,形制美观。就是到了机械化成型的今天,传统的成型技法依旧发挥着难以替代的作用。这不仅有利于均陶生产,而且对整个宜兴窑场的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使日用陶瓷一度成为宜兴陶瓷产业的主流,明万历十七年修的《宜兴县志》就有缸、瓶、钵、器皿。全手工制作,明代也提到太平缸、花缸、七石、牛筋、陶器的诸名款式,与会的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全国劳动模范、宜兴均陶陶艺家李守才表示,明清时期宜兴“欧窑”、“葛窑”出品的均陶制品闻名海内外,建国以后也出现过宜兴均陶的辉煌时期。可是,近年来,“均釉”和“堆花”两门陶艺绝技后继乏人,一些原来在均陶工艺岗位上的技术骨干纷纷“转行”,直接影响了宜兴均陶工艺的传承和发展。因此,提倡均陶人才敬业爱岗显得尤为重要。

宜兴均陶独特的成型技法,明末清初的在成型技法上运用泥条盘筑或泥片镶接,彰显了宜兴均陶的文化成就。所谓文化成就,很东方,很古老,很传统,又很时尚,很质朴,很高贵,就是在漫长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鲜明的中华民族精神和本地特性。从陶瓷文化的角度去观察,这种精神自始至终包含在它的材料、工艺和气质当中。时代在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在日益提高, 均陶民间工艺生存土壤的日益减少,这是社会环境造成的客观因素。而传统均陶工艺的受众对象是日常生活器皿,当玻璃、塑料等材质的现代生活器皿占据了人民日常生活需求的主流时,这就不得不令人思考均陶工艺是否存在它自身的艺术局限性了, 均陶工艺中存在的艺术局限性有:缺乏艺术性、文化气息、受过技法太过单一。既然了解了它的一点不足,因此就可以针对不足的地方对症下药,但同样是作为“五朵金花”之一的宜兴紫砂陶却在今日的社会生活中迎来了空前繁荣时期。

宜兴均陶有着和紫砂一样的声誉和历史,它蕴涵了丰沛的陶瓷文化,带着厚重的地域特征。在秦汉、唐宋的宜兴釉陶影响下一路走来,经上千年的艺术创造,获得了“名陶名器、天下无类”的赞语。从而实现现代宜兴均陶工艺的时代创新发展,最终实现它的艺术振兴之路。

参考文献:

[1]方卫明.均陶堆花的沿革与展望[J].江苏陶瓷,1999,(04).

[2]史俊棠.宜兴均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1.

[3]周步芳,李守才.均陶堆花教程[M].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校本教材,20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