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漆艺的发展和产业化的探索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漆艺的发展和产业化的探索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现代漆艺虽然是一个年轻的艺术门类,但其实它却有与过去割不断的深厚的渊源、丰厚的遗产。我们如果把那一艺术的血脉贸然截断,必然会导致技术与艺术双重资源贫瘠,直接回影响到这一学科的健康成长,以致导致自我面目的丧失。前面的强调人(艺术家)的主体作用是创作的前提,但涉及到古老工艺传承的工作还是亟需有人来做,就现实意义讲,从创作而言,它是我们借以认识“漆”性、漆文化的一条直观便捷的途径,因为已经有那么多精彩的作品、精美的创造来给我们提供感官认知,大师的杰作永远是开启漆艺术、漆文化殿堂大门的钥匙。

关键词:漆艺、现代融合、诠释

漆艺语言的研究。传统漆工艺虽然在具体的技巧、制作方法等方面达到了惊人的高度,但我们仔细的来检视那些留存下来的古代漆工艺文献,大约是受古代社会“重道轻器”的观念的影响,经验积累极为丰富,本体语言、理论建构、文化探讨则该付阙如。如对于“漆”的特殊语言的内涵的表述,多停留于经验层面,或是笼而统之,借用通行的一套宇宙世界观念来机械的套用概括,这其实都无益于问题真正的深入。中国古代的工匠阶层一般都缺乏受教育的机会,这样的要求对于他们也是勉为其难了。但现代漆艺的发展中,这些问题已经摆在了现代漆艺家的面前,成为绕不过去阻碍。因为如果连这一基本问题都模棱两可,我们就无法对现代漆艺的范畴进行界定,漆艺从业者也会在大美术的广大范畴中寻觅不到身份认同,那就等于重新又回复到古代手工艺匠人的层次,成为地道的只会动手,不会知用脑的手艺人。漆的独特性征使它有别于其他艺术门类的创作材质。漆艺术之为一个独立的造型艺术门类的前提何在,其余其他画种的区分何在?我们以为主要的、也是最为鲜明的标志是在运用的媒材和表现手段,因为其它画种也大体上由此而划分,如国画的主要运用毛笔、水墨及国画颜料绘之于宣纸、丝帛;油画的主要以油画笔、刮刀、油彩颜料绘制于绷裱的麻布;版画的主要以刻刀、木板刻绘,涂染色彩摹印而成……自然,在材料、手段之上还有基于上述等等媒材而形成、发展并日渐完善的自身独特的艺术语言、审美意蕴甚至相应的擅长的表现题材、独特意境等。我们需要以现代人的理念、审美观念来看待、把握“漆”,“漆”的概念是不断发展延伸的。

今天从事漆艺创作的人,还单纯使用天然大漆的人已经在逐渐减少了。新出现的如聚氨酯等人工合成漆比大漆更便于绘画的表现,天然大漆也有着色调太深、不宜购买、保存、使用相对繁琐,对于部分人群有过敏反应等等难题。单纯就材质而言,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技术一日千里的发展,新型材质对于旧有材质的替代我们应该看作是一种必然现象,当然这种替代讲究有的完全的、不留余地的革除,尤其是在艺术领域,我们今天还不是有大批陶艺家在制作新石器时代便已出现的陶器吗?对于具体的创作而言,当有的材料限制阻碍了艺术表现,不能满足于创作主体的需求,我们还依然抱残守缺的坚持大漆为本,就是不知变通了。这种态度,我们姑且名之“漆本位”主义。也许这种虔诚的态度、对于传统的固守态度精神令人赞佩,但它如果僵化为固执乖张、冥顽不灵就会变得令人厌烦,作为个人的一种坚持,是每个艺术家应得的自由,并且这种自由是艺术家独立人格、独创精神的一种体现,百分之百的应予尊重。但假如将其大而化之,衍为某种“行业成规”,或进行漆艺创作的前提,或所以为“漆艺”之所在,那就是一种文化强权了,最起码他是干涉了旁人的创作自由。现在很多漆画家都已经明智的跳出了“漆画”的束缚,他们在进行具体的创作实践、或是欣赏评论起话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画”,“画”是置于一切之上的。这样从绘画的因素切入到漆画的具体实践中,如线条、如色彩,如构成、如理念。使得漆画艺术创作更为自由,更能体现出创作者的主体作用,漆才能在画家的手中鲜活起来,像是被赋予了新的血液,勃发出新的生机。艺术家可以很自由的凭着灵感的召唤去纵横挥洒,沉醉在创作的激情中,像一位指挥家一样,甲鱼、调度各类形式因素,色块,明暗……拼接组合在一起,应和出乐感的节律,创生出跨越与现实和理想之间的境界。在这个过程当中,过度强化材质、技法的纯粹性质会是导致艺术冲动的注意涣散,创造精神的衰弱枯萎,人是规范的创造者、裁定者,还是遵奉者、被奴役者,直接导致艺术价值的高下、作品的成败。传统的技巧因为过于强调工艺性质,就会破坏艺术家的创作中的那种恣肆,自由抒写的创作意兴,会直接影响到一些不经意处不由人工雕琢,天然而成的艺术效果的出现,艺术家率真的自我性情表露,打断那种一气呵成的那种弥漫于画面的力度和气势以及背后的精神震撼力。而上述这些往往是支撑起一幅杰作,最能够打动人、感染人的地方,简言之,就是更具有绘画性、更是直接的在作者于观者之间建立了共鸣、形成精神层面交流的元素。一件漆画作品到底在艺术价值和艺术品位上,是属于现代工艺还是一幅真正的绘画创作,其核心的差异、价值判断也都是取决于此。而外在形式,如是否运用了大漆等等倒是次要的了。

当然,还要指出的一点是现代漆艺是一个大的关联到文化领域的大范畴,不仅只限于艺术的创作,还包括对于古典成就的整理,前人文化遗产的传承。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现代人对于天然大漆的疏离以致陌生,一个主要原因便是我们对于古人的辉煌创造了解有限,对于以漆为代表的中国古典美学意趣、文化传统认知匮乏造成的。这里有时代的因素,也有部分个人的怠惰。现代漆艺虽然是一个年轻的艺术门类,但其实它却有与过去割不断的深厚的渊源、丰厚的遗产。我们如果把那一艺术的血脉贸然截断,必然会导致技术与艺术双重资源贫瘠,直接回影响到这一学科的健康成长,以致导致自我面目的丧失。前面的强调人(艺术家)的主体作用是创作的前提,但涉及到古老工艺传承的工作还是亟需有人来做,就现实意义讲,从创作而言,它是我们借以认识“漆”性、漆文化的一条直观便捷的途径,因为已经有那么多精彩的作品、精美的创造来给我们提供感官认知,大师的杰作永远是开启漆艺术、漆文化殿堂大门的钥匙。在现代漆艺尚显年轻,资源、经验等等都还比较稚弱的情况下,直接利用现有的丰厚传统资源,也不失为一种明智的办法。但我们应该铭记,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始终坚持现代的审美意识、当代文化境遇的自觉切入,就不会被强大的传统吞噬,借用国画大师李可染先生的话:“要用最大的勇气打进去(传统),要用最大的勇气打出来(传统)。”

我们要如何传承,尤其是在具体的创作实践中?如何把握漆的本体语言,发掘漆的气质,张显漆的精神?如果把这些等同于对于天然大漆的固守,那就等于放弃了思考和探索精神,把一个艰深、浩大的难题妄图偷懒的简化。材质不等于内涵,就如我们看今日市场上的一些仿古家具不顾传统的工艺流程,还刷上一层贼亮的清漆,恶俗到极点。有了材料,不知运用,不知其美,不得其法,一样是在丢弃和破坏。那么运了了大漆,也得其程法,就算传承了吗?还是将问题看得太过简单。我们的创作背景是现代社会文化,审美对象是当代人,就像墓葬里挖掘出的珍宝价值再高,艺术再精美,也只是适合于陈设与博物馆展柜里的文物,而不宜给人作现实生活中穿着打扮的饰品。我们不能用古人的文言来同别人进行思维情感的交流,所以我们也无法将古代的程式中规中矩的搬演到当代创作中来。我们要做的是“遗形取神”,以当代人的视角取漆之神韵,摄其文脉之精华,融合现代审美精神,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审美造物、精神产品。

参考文献:

1、乔十光著,《漆艺》,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2、沈福文著,《中国漆艺美术史》,人民美术出版社

3、王琥著,《漆艺概要》,江苏美术出版社

4、陈恩深著,《当代漆艺》,重庆美术出版社

5、尹呈忠著,《漆艺―从传统到现代》,《上海工艺》2003/03

本文系黑龙江省文化厅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项目名称《黑龙江漆艺的发展和产业化初步探索研究》,项目编号:10B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