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新课改下高中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新课改下高中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数学的应用变得越来越广泛,数学与人们的生活更加紧密,数学素质将成为影响人们生活、工作的重要因素之一。数学是训练思维的体操,对培养学生以创新思维能力为核心的创新能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教育应倡导自由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学习数学的方式。这些方式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教师引导下的“创新”过程、鼓励学生求异、求实、求佳、质疑,鼓励直觉猜想,挑战和不怕失败。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有效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形成学生的创新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着更为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新课改;创新能力;数学教学;创新思维训练

一、引言

当前全国正在进行新课程改革,开始实施新的《课程标准》,在新的《课程标准》中,提出了不少新的观念和理念。如何更好地贯彻新课标的同时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的问题引起教育工作者的关注。一般能力包括在数学领域内学习数学知识能力、探究数学问题能力、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而数学创新能力是重要的一般能力,创新能力是指借助于概念、判断、推理并应用猜想、想想、直觉等获得发现和进行创造的能力。

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发展创新的具体表现,数学的创新能力并非理解为数学家的创造性设想和发现所表现出来的独特性、新颖性、而主要是表现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善于独立地思考,分析,提出设想和猜想,具有探索和创新精神,数学的创新能力总是善于发现问题的内在联系,能敏锐的提出非同寻常的设想和解法,一般具有超常、超群、超前的特性。可见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是新课改的追求目标。

二、正确平衡传统与创新的关系,加强学习,转变观念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课程改革的基本观念;课程的性质,课程的设计思路,课程目标,课程的内容标准,深刻领会标准的内涵,在前瞻性与现实性结合上对新课程改革的方向加以明确,在理论与实践上对新课程改革的意义、作用和操作予以理解,在规范与创新上对新课程改革的体系结构予以充分地把握。而当前的数学教学,必须平衡好好传统与创新的关系,应当在发扬传统教育优势的同时,进一步落实创新能力的培养。在现代教育观念的指导下,寻找教师对学生数学学习的指导与学生探究式学习之间的平衡,把握好教师对学生数学学习的“干预度‘,则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而在创新教育的实施中,强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的自主活动,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尤为重要。

面临着教育国际化的挑战,面临着教育现代化的挑战,在这样的挑战时代,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转变观念,特别是数学教学,更要摒弃应试教育下的”满堂灌“和”题海战术“。充分挖掘学生的左脑潜力。当然,转变观念,决不是说过去的一切都不对,过去有好的东西,比如多数学生的基础知识,逻辑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比较扎实,这种好的传统应该传承下去,结合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有序的进行高水平的数学教育。而转变观念,就是要教师能够充分认识数学课程改革的理念和目标,以及自己在课程改革中的角色和作用。教师不光是课程的实施者,而且也是课程的研究、建设和资源开放的重要力量;教师不仅要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且也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

三、改进教学方法,适应新课程改革

新课程对教师提出最大挑战是教师要具有课程意识、学生意识、开放意识、问题意识,以前,教师头脑中更多的是教材意识、教参意识,以纲为纲,以本为本,眼睛盯着知识点,强调的是标准答案。而现在,新课程强调”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从学生的经验出发,教师要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回归。教师的教学方式不能是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模式,而应关注学生的主体参与,师生互动。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根据高中数学教学课程的理念和目标,学生的认识特征和数学特点,积极探索适合高中学生学习的教学方式。

1.课堂教学要给学生留有”余地“

在传统的授课方式下,教师只是知识的灌输者,学生只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这样体现不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几乎得不到主动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更谈不上创新思维的培养了。特别是数学学科,填鸭式的教学在以前的教学中几乎能被无限放大。新课标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担任的是一个”设计师“的角色,即在课前根据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设计好让学生思考和讨论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加以适当地点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仅仅依靠课堂的时间是不够的,教师还要善于营造创新思维的空间。例如,组织课外数学兴趣小组,让学生互相讨论问题解决问题,互相帮助,互相启发,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教师可以适当的给他们布置一些课题,供学生讨论解决。也可利用活动课,让学生运用学过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2.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虽然人的活动的动源是需要,但是人的活动的产生,持续是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重要动力,兴趣也是创新的重要动力。创新的过程需要兴趣来维持。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他的心理动因,即以需要为核心,以兴趣、情感等为容的心理动因。由于兴趣不是与生俱来而是后天学来的。所以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诱发学生的心理动因。(一)利用”学生渴求他们未知的、力所能及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让学生”跳一跳,就摘到桃子“,引发学生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使他们因兴趣而学,而思维,并提出新质疑,自觉的去解决,去创新。(二)合理满足学生好胜的心理,培养创新兴趣,如:针对不同群体开展比赛、晚会、故事演说等等,借助学生的聪明才智找到生活与数学的结合点,感受自己胜利的心理,体会数学给他们带来的成功机会和快乐,培养创新的兴趣。(三)利用数学中的美,教学中的美(语言美、意境美、方法美、和谐美等)培养学生的兴趣,在教学中宜充分利用线条美、色彩美等给学生最大的感知,使他们充分体会数学给生活带来的美,使他们产生创造美的欲望,驱使他们创新,维持长久的创新兴趣。(四)利用数学中的历史人物、典故、数学家的童年趣事等等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有趣的内容和活动总是吸引着他们,即使这种活动需要克服较大的困难,他们也乐意参加。教师只有创造出教学中的各种美,才能引发学生不断探索的欲望,激起学生智能的涟漪,点燃学生的创造的火花。

3.加强情感教育,进行”开放式“教学

一节优秀的数学课,首先要有良好的情感氛围,教师要用自己的情感去调动学生的情感,要和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要在知识交流过程中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毫不夸张地说:”情感是数学教学过程的润化剂、催化剂。

而开放式的课堂能创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和谐的课堂气氛,开放题的训练教学又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求异、求是、求佳、质疑。鼓励直觉、猜想、挑战和不怕失败,打破思维定势,以问题解决的方式组织教学进程,以各种知识为载体,要前进到教师事先预料不到的地方。

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是数学思维两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相辅相成的,发散思维以收敛思维作为结果,而收敛思维以发散思维作为前提,在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才可能获得创造性成果。

只有通过问题的求解才能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只有在充满兴趣的情况下才能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恰当地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才可能有效地解决问题。

四、在课堂教学中构建多种形式的创新思维训练模式

1.巧变例题,激发创新意识

在解题时,很有必要理清条件,对题干中的条件适当提出质疑,是否可以改变某些条件,诱发创新动机。使一题多变,一题多解,一解多用,给人以新鲜感,从而激发创新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诱发创新思维。这对于创新思维的培养起重要作用。

2.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一个人的思考毕竟有其局限性,集体的智慧总是很大的。因此,教师要倡导学生合作学习,取长补短,一个数学问题,当众多人去思考时,常常因人思考角度不同,得出解法也不尽相同,有的可能很常规,有的可能很巧妙,这无疑是一个很大的启发。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经常通过讨论、提问的方式,让同学集体研究一个问题,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程度,又能使每个同学的思维得到启发,教师也收到了教学相长的良好效果。合作学习,还能培养团队精神,大家彼此协作,互相帮助,共克难关。

3.努力提高自学能力

阅读自学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人的一生不可能都有教师辅导的,很多知识还是靠自己钻研,积极思考,主动学习,不断积累得来的。特别是数学学科,如数形结合思想,类比讨论思想,特殊到一般等在数学解题中常用的数学思想,其实更需要学生自己坐下来、静下来、认真琢磨,发散思考。所以我们的老师应鼓励学生自学,并给予必要的指导,使学生不断提高自学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表明,自学能力强的同学,他们的学习主动性、自觉性强,学习的深度,广度就强,学习悟性就强,学习技能就强。能更快的形成网络知识系统,理清数学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

4.倡导学生自主探索,动手实践

自主探索,动手实践是素质教育的需要,它能高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能有效地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的教学模式,教师应积极倡导学生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实践的内容可以是教科书上的,也可以是教科书外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例如在学习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征时,让学生动手去做一些柱体,锥体,简单组合体的模型,从而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鼓励他们去做,就能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五、结束语

前文论述了在新课改下数学创新能力的含义以及学生数学创新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基本要点和具体方法。可以看出数学是训练学生思维的体操,数学问题互相联系。一题多解、多题一解,转变观察问题的角度,它必然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养成创新意识的主要渠道。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重要问题。作为一名一线数学教师,时代要求我们必须转变教育思想、理念与时俱进,把培养创新人才作为我们的教育目标,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到课堂中,让我们的学生不光会继承,更能发展创新。

参考文献

[1]顾桂斌,严东来。观念刷新:数学新课程改革的支点[J].中学数学(武汉):2002,(11)

[2]韩加架。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能力[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2002.

[3]卡尔梅科娃。中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M].上海:上海翻译出版公司,2005.

[4]陆书环, 傅海伦。 数学教学论[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5]Cajori F.A History of Mathematical Notations[J].Commission Agent C.A. Reitzels Forlag Copenhagen,1999,11(2):126-128.

[6]刘慧芳。试谈数学能力及培养[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3,8(5):128-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