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人性化护理对抑郁症患者护理满意度和病情的影响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人性化护理对抑郁症患者护理满意度和病情的影响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研究人性化护理抑郁症患者护理满意度病情影响

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抑郁症患者10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

结果:在治疗8周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

结论:采取人性化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缓解抑郁症患者的病情,并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 抑郁症 护理满意度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11.376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1-0225-02

作为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抑郁症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并伴有较高的自残、自杀率。有统计数据显示,自杀者中约有55%-70%为抑郁症患者。在对抑郁症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对患者病情的缓解和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1]。为此,我院专门成立研究小组,分析和研究人性化护理对抑郁症患者护理满意度和病情的影响,现将研究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我院于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抑郁症患者100例,其中男63例,女37例,年龄在19至56岁之间,所有患者均被确诊为抑郁症,且无痴呆或智力障碍者,无严重躯体疾病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①观察组男性32例,女性18例,年龄在19至56岁,平均年龄为(40.69±8.34)岁,平均病程为(9.86±8.51)个月;②对照组男31例,女19例,年龄在20至56岁,平均年龄为(41.06±7.39)岁,平均病程为(9.41±8.74)个月。两组患者在性格、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人性化护理的具体措施如下:首先,为放松患者的情绪,使其愉快地配合护理,给患者营造较为舒适的人性化环境。其次,在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和治疗时,充分尊重其意见,遵循“顺其自然”的原则,给予其人性化的照顾与关怀 [2]。再次,对患者进行认知心理支持评估,做到治疗具有针对性,对患者不恰当的认知与行为进行改善。接着,按照记录-评估-纠正的步骤,将患者的负性思维和自动化思维发掘出来,然后对自动化思维导致的不良情绪和行为进行分析。最后,组织患者定期开展小组讨论,患者互相展开讨论,分享各自对抑郁症的看法和感受,并鼓励患者继续积极接受治疗 [3]。在8周的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病情状况进行观察和评价。

1.3 效果评定。采用我院自编的护士服务满意度调查表,对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评分小于3分为不满意,否则为满意;对患者病情的评价则通过SDS来评定,小于50分为正常,否则为抑郁症,分数越高则抑郁症越严重。

1.4 统计学分析。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n(%)]

注:与对照组比较,P

表2 对比两组患者的SDS评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P

3 讨论

随着现代医学护理的发展,人性化护理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通过对患者人性化的照顾与关怀,能够有效控制和减轻患者的不良情绪,维持患者情绪和状态的稳定,有利于对患者病情的缓解和康复。与常规护理不同,人性化护理要求医护人员与患者进行更多的情感沟通和交流,建立良好的医护关系。充分尊重患者的意见,尽量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并鼓励患者走出困境,帮助其树立自信心。通过患者的认知心理支持评估结果,对患者不恰当的认知与行为进行改善 [4]。

综上所述,取人性化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缓解抑郁症患者的病情,并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蔡秀珍,成守珍,柯彩霞.人性化服务在内科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护理杂志,2008,7(4):54-55

[2] 杨艳.人性化护理对抑郁症患者实施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影响[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0,5(4):916-917

[3] 何乔宏,朱朝花,林爱娟,等.人文关怀护理干预对门诊护理服务满意度的影响[J].现代护理,2007,21(02):2057-2058

[4] 辛友联,姜振玲,丁明彩,等.人性化护理在住院老年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12):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