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融科普知识于历史教学中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融科普知识于历史教学中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融科普知识历史教学中,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①从历史了解科技发展,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能力;②科学地学习历史,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③突出学科特点,增强能力培养;④通过科普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关键词】科普知识 历史教学

Syncretize Popular Science in the Teaching of History

Tan Weiyao

【Abstract】Syncretizing popular science in the teaching of history helps to cultivate students’ all-round abilities. Firstly, knowing about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in history helps to cultivate students’ science innovation ability; Secondly, scientifically learning history helps to develop good morality; Thirdly, by emphasizing the subjects features, it is good for developing the learning ability; Fourthly, through the education of popular science, it is good for developing students’ creativity.

【Keywords】Popular scienceHistory teaching

当今社会,人类已步入二十一世纪这一信息时代,信息时代对人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科技的发展,知识的创新,越来越决定着一个民族的发展进程。从某种意义上说:二十一世纪需要的是具有思索性、创造性、奋发向上、有竞争力和较高科学素养的全能型人才,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对未来有决定影响,这并不仅仅是现在掌握更多的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潜在的创造思维、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为此,在震撼环宇的教育改革浪潮中,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广泛的科普教育,使之具有更好的创新能力。我们知道,创新是不断进步的灵魂,创新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靠教育、靠人才,真正培养人才的根本途径是学校中的课堂教学,这就要求我们教育者,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广泛开展科普教育,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使之发展成为适应时代需要的高素质合格人才。现就如何融科普知识于历史教学中的几个问题,浅谈自己的看法:

1.从历史了解科技发展,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能力。我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同样也有一个很长的科技发展史。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商朝、周朝的奴隶制社会里我们的祖先就大量使用了青铜器,比石器时代、青铜时代的社会生产力提高了许多。例如我国出土的商朝的司母戌鼎,可以想见其青铜冶炼工艺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它需要铜、锡、铅等不同金属的合铸,其科技要求已相当高。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工匠们已掌握了生铁冶炼技术,并加快了模具的改革和使用,为这一时期的社会大变革提供了物质条件。另外,战国时期,我国的水利家李冰修的水利工程都江堰,其工程之浩大,科学技术要求之高,在世界上已相当有名,工程包括分水工程、开凿工程和闸坝工程,三者形成了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起到了灌溉、防洪、分配洪水,枯水期也有水流量的重大作用,使成都平原三百多万亩土地成为良田。在医学方面,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诞生了我国最负盛名的医学理论著作《黄帝内经》,全书十八卷,以论述人体解剖、诊断为重点,兼及针灸、卫生保健等内容,是时代的医学总结性巨著,《黄帝内经》和我国汉代出现的最早的药学巨著《神农本草经》、名医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及华佗的外科手术和麻醉术,奠定了我国传统中医药学的基础。

如果上述科技成就在当时的年代对我国的经济和社会生活产生一定影响的话,那么我国的四大发明其意义就广泛深远得多了。四大发明中最早的是造纸技术,从近年来考古发掘的情况来看,汉朝初甚至更早,我国已经有人用破布、渔网等废旧麻料制成了粗糙的植物纤维纸。汉和帝时期的蔡伦开拓了制纸原料,改进了制纸技术工艺,提高了纸的质量和生产效率,于公元105年,把他用树皮、麻头、破布和渔网制成的纸献给了汉和帝,史称蔡伦纸。火药、指南针、活字印刷术的技术发明要晚些,是在唐、宋代相继发明的,纸和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与使用,对人们的生活,特别是思想的传播及教育事业的发展,可以说起到了划时代的作用,加上火药与指南针的发明,对人类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革命性作用,可以说四大发明大大推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不仅对中国而且对以后欧洲的文艺复兴时期的社会大变革都是功不可灭的。在数学领域,南北朝时期的大数学家祖冲之求得的圆周率数值,能精确至小数点后第七位。一千多年后,阿拉伯数学家才求出了更精确的圆周率数值,到了宋、元代我国的精简学达到了世界成就的高峰。在天文学方面,东汉天文学家张衡不仅提出了浑天学说,还亲手自制了演示浑天学说思想的仪器――浑天仪。浑天说指出:大地是一个圆球,比较近似的说明了天体的运行,虽然也是以地球为中心的一个宇宙理论,但在那个时期已经是很了不起的贡献了。张衡还于公元132年自制了世界上第一架地震仪器――地动仪。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到了十六、十七世纪的明朝,已经是一个集大成的阶段,相继诞生了几部具有历史意义影响的总结性巨著,一部是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它是一部中药学巨著,既有总结性,又富创造性,对世界医学有巨大的贡献;另一部是徐光启主编的《农政全书》是一部集我国古代农业科学之大成的学术著作;第三部是宋应星编著的《天工开物》,这是世界上第一部有关农业、手工业生产的百科全书。

在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到了近代科学与技术发挥了较强的作用,对社会经济与历史的变革起到了推动作用。从二十世纪初,人类开始第二次、第三次技术革命,人们进入了电器化、电子化、信息化、原子能时代,原子弹的爆炸成功,各国纷纷建立了核电站,接着人类开始进入空间宇宙,我国相继发射了氢弹、原子弹,又发射了人造地球卫星,我国的“神五”、“神六”载人飞船相继发射成功,最近“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又发射成功,这标志着我国的空间技术已相当发达,开始了我国人们征服宇宙、征服世界的伟大实验。纵观历史、科学技术在飞速发展,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我们可通过历史课堂的讲解,让广大青少年了解我们的祖国,了解我们的历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科技的发展而努力学习,为祖国的振兴而努力拼搏。

2.科学地学习历史,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我国历史上有许多科学家,为科技的发展,一生执着,刻苦钻研,付出了毕生精力,成为我们青少年学习的榜样和楷模。例如:明朝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为了写一部完善的药学巨著,走访了黄河、长河流域的许多地方,广泛搜集民间药方,还在家中试种药材,经过二十七年的艰苦努力,终于写出了药学巨著《本草纲目》。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自幼博览群书,二十二岁那年,他开始了长期艰苦的野外考察生活,考察的地方多是人迹罕见的穷乡僻壤,他常常以野菜充饥,泉水解渴,在旷野深山中风餐露宿,多次遭遇生命危险都毫不退缩,他先后考察了二百多个石灰岩洞,为我国的地理地貌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近年来,我国杰出的铁路工程师詹天佑,少年时出国赴美留学,学成归国后承担了京张铁路的修建任务,他克服了重重困难,在国外工程师不能完成的情况下,出色地完成了居庸关、八达岭两处艰难隧道工程,这是中国人民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通过讲授,使青少年充分了解我国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增强青少年的自豪感和爱国热情。通过历史课的教学,可以了解历史上的科学家,为造福人类而探索知识、不怕牺牲、无私奉献、孜孜以求、开拓创新的科学精神及瑰丽多姿、丰富多彩的科学研究方法,这些都能给学生深刻的熏陶和感染,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和提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将来的科研打下牢固的基础。

3.突出学科特点,增强能力培养。历史知识具有较强的过去性,是对事物发展过程的客观记述。作为一名中学历史教师,必须以史实为准,以中学教学大纲和教材为依据,准确的讲解历史、反映历史,切忌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随意扩张或篡改历史,或把神话故事、传说故事与历史知识混淆。教师在讲解历史知识时应注意精讲多练,让学生勤于思考,同时应注意学生科技能力的培养:一是体现历史学科的教学特点,即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二是分析综合能力的培养。它包括:①在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进程的学习活动过程中,掌握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并反过来用这些观点分析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进程;②由认识历史的能力提高到观察认识现实问题的能力;③再进一步升华到预测认识未来的能力;④批判的继承了在人类历史上一切优良的思想传统;⑤在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下以历史现象的感知为起点,以历史思维为基础,带有民族风格和时代色彩的审美思维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提高教学艺术水平,真正做到启发诱导、以身示范、激活思维、分清主次、精讲重点、巧设提问、紧扣教材、引人入胜、深入浅出、环环相扣、系统严密,真正使素质教育改革落实到实处,落实到点子上。

4.通过科普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创造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多年的实践证明,科普活动对培养青少年的活动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其独特的优势,因为科普活动的特点,就是要求学生积极参与科普作品的制作等实践活动,同时更是培养学生作品构思,巧妙观察的能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应经常让学生仿制一些古代建筑或古代器具。例如:仿制一下被称为世界奇迹之一的古埃及金字塔和我国的万里长城、司母戌鼎、四羊方尊等。我们在授课过程中,应经常让学生自己动手,仿制原图,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同时增强学生对学习历史的兴趣。另外,在讲述我国古代的灌溉工具――翻车时,为了让学生了解其原理、构造,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让他们自己动手做模型,制做成功后,能放在家里做工艺品,受到了家长们的好评,学生在活动中提高了学习历史的兴趣,实践了动手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自身素质。

总之,在历史课的教学中,要恰当的选择和运用历史教学方法,从多方面入手,努力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