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良性病变的可行性及临床价值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良性病变的可行性及临床价值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良性病变时的可行性及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10月-2014年9月间收治的子宫良性病变患者8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0例。研究组接受宫腔镜电切术技术,对照组接受传统开腹手术,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对照组手术中出血量分别为(22.56 ±13.43)mL、(78.23±50.67)mL,研究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

关键词:宫腔镜,电切术,子宫良性病变

宫腔镜电切术是经宫颈切除子宫黏膜下肌瘤及内突型壁间肌瘤、子宫内膜息肉、子宫腔内膜以及子宫纵隔等,可代替部分子宫切除治愈多数宫腔内良性病变[1]。我院在2013年10月-2014年9月间收治的子宫良性病变患者80例,分别采用宫腔镜电切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探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良性病变时的可行性及临床价值,现将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10月-2014年9月间收治的子宫良性病变患者8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接受宫腔镜电切术技术,其中宫腔息肉、子宫黏膜下肌瘤及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40例,其中宫腔息肉27例,Ⅰ型黏膜下肌瘤4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9例,肌瘤平均直径最大3cm,最小1.0cm,平均(2.14±1.2)cm;年龄27-70 岁,平均年龄(43.00+11.26)岁,患者平均血红蛋白85g/L(70-95g/L)。术前经B超与宫腔镜明确诊断,麻醉方式为连续硬膜外麻醉或者静脉复合麻醉。对照组接受传统开腹手术,其中子宫黏膜下肌瘤、宫腔息肉及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40例,其中Ⅰ型黏膜下肌瘤3例,宫腔息肉28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9例,肌瘤平均直径最大3cm,最小1.0cm,平均(2.14±1.2)cm;年龄32-69岁,平均年龄(46.47+9.77)岁,患者平均血红蛋白86g/L(71-96g/L),麻醉方式为连续硬膜外麻醉或者静脉复合麻醉。两组年龄,患病类型,肌瘤平均直径等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分别于1-12个月各随访1次。

1.2 器械

宫腔电切镜选用沈大的膨宫泵与顺康公司生产的被动式连续灌流电切镜,普通患者以5%的葡萄糖溶液作为膨宫液,糖尿病患者以甘露醇作为膨宫液,术镜外鞘8.4mm,电切功率60-75W,电凝功率50-60W,膨宫压力15-20kPa膨宫液流量200-250ml/min。

1.3 手术步骤

①术前均作B超和宫腔镜联合检查,明确病变大小、部位及范围,定位活检,排除恶性;②术前选择性应用药物做预处理,对子宫粘膜下肌瘤直径≥2cm、功血子宫内膜增厚、宫腔≥10cm或不规则阴道流血应用其他药物难以控制时,采用息隐6.25mg/d,口服7-8周;③术中采用B超连续监测;④术中对于较大的肌瘤切除部分瘤体时静脉滴注催产素,使子宫肌层收缩,保证病灶切除的完全性,减少术中出血,避免损伤[2]。

1.4 疗效评价

无效:术后B超见残存子宫肌瘤较术前略有减少,经量较术前无变化;好转:术后B超见少量残存子宫肌瘤,月经量较术前减少

1.5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所有数据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用t值和X2进行计量及计数资料检验,当P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术中情况及术后住院天数的比较

研究组、对照组手术中出血量分别为(22.56 ±13.43)mL、(78.23±50.67)mL,研究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

表1 两组患者术中情况及术后住院天数的比较(X±s)

2.2 两组治疗方法对子宫良性病变的有效率比较

术后随访1-12个月。总有效为好转与显著之和。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2.5%,对照组为75.0%,研究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

表2 两组治疗方法对子宫良性病变的有效率比较(%)

3 讨论

在腔镜外科学技术进入妇科临床前,无论是子宫器质性疾病引起的子宫出血,还是其他功能性子宫出血,其他方法或药物治疗不能有效控制临床症状时,最终均以切除子宫达到治疗的目的,但该法恢复慢、出血多、创伤大、容易发生盆腔粘连,子宫切除具有一定的并发症和病死率,还可引起阴道穹窿脱垂、尿道功能失调、障碍、抑郁,严重影响妇女生活质量[3]。宫腔镜手术作为内镜外科的一个分支,在宫腔镜良性病变治疗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已被国内外学者所接受。宫腔镜电切术在治疗子宫良性病变是近10年来开展的妇科领域的微创技术。在宫腔镜直视下行宫腔内手术为非开放性手术,其特点为恢复快,不开腹,创伤小,无切口,且保留了子宫,特别是对年轻患者需要保留生育功能者更为重要[4]。经宫颈宫腔镜电切术是治疗子宫腔内良性病变的一种有效手段,在很多情况下可以代替子宫切除,术后出血控制率在90-94%[5]。

本研究显示,子宫内良性病变采用宫腔镜电切术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术后住院时间短,术后随访结果显示,在80例患者中,研究组治疗有效率92.5%,对照组为75.0%。由此可见,宫腔镜电切术是治疗子宫良性病变的一种有效、安全、可靠的微创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李静,马小娟,史宁芳.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致异常子宫出血的安全性及疗效分析[J].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2012,23(8):1114-1115.

[2] 于静,温丽,雷颖,等.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宫颈良性病变23例分析[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2009(3):31-32.

[3] 张春慧,王宇晗,孙志戬,等. 宫腔镜诊断异常子宫出血114例分析[J].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0(1):57-58.

[4] 王燕,姚颖玉,张桂宝. 宫腔镜下不同术式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观察[J]. 浙江预防医学杂志,2010(1):65-67.

[5] 张茹,曲华清.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宫颈良性病变148例临床分析[J].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医学专业),2011(19):9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