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健康教育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口服抗病毒药物依从性和心理状态的影响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健康教育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口服抗病毒药物依从性和心理状态的影响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口服抗病毒药物依从性心理状态影响。 方法 30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进行个体化系统健康教育和常规健康教育。 结果 健康教育干预后,观察组依从性和情绪管理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观察组依从性较干预前显著提高(P < 0.05),观察组健康教育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文化程度、收入和职业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口服抗病毒药物依从性影响显著(P < 0.05)。 结论 通过加强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个体的关怀,进行系统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患者口服抗病毒药物的依从性,改善心理状态。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依从性;健康教育;心理状态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2)36-0134-03

我国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居世界前列,7.18%的1~59岁人群携带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约1亿,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超过2 000万,为慢性乙型肝炎高发区。随着病程延长进展为肝硬化的风险增加,而3%~6%的患者可能发展为肝细胞癌[1]。因此,抗病毒治疗需要长期持续坚持以降低体内乙型肝炎病毒载量,从而减轻病毒对肝细胞的破坏,保护肝结构及功能,已经成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口服抗病毒药物的依从性直接影响患者治疗效果;本研究分析通过个体化系统健康教育对患者进行宣教,获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月~2012年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300例。纳入标准:符合2010年版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和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制定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1]诊断标准;年龄18~89岁;确诊慢性乙型肝炎病程≥2年。排除标准:肝硬化、肝癌及慢性并发症;精神或认知障碍;严重心血管、肾脏及其他慢性疾病。纳入男196例,女104例,年龄20~72岁,平均(31.73±5.38)岁,病程2~20年,平均(12.83±3.29)年。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等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调查方法

收集所有患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家庭收入、病程、职业、医保报销及并发症等资料,并采用统一制定的抗病毒药物服药依从性评估表对患者的依从性进行评价,包括按时服药、定量服药、生活方式改善、定期复查等4个方面,按时服药、定量服药每项分为完全不、偶尔是、基本是、完全是计0~3分;生活方式改善则依据教育干预前后对患者饮食、吸烟、饮酒、规律作息等项目改善程度分为0~3分,总分为0~12分;定期复查则以是否完成分别计1或0分。并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及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估患者焦虑和抑郁状态以评价患者情绪管理情况[2]。

1.3 健康教育方法

对照组依据《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0版)》[1]指导用药和患者随访,并于诊疗同时进行常规健康宣教。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则进行个体化系统健康教育:①建立患者手册建档,详细记录管理方案和目标,包括所用药物名、用药剂量、用药时间、复诊时间、随访时间、控制目标及责任护士等,每次复诊和随访均详细记录病情控制情况。②根据患者个体特点制定健康教育计划,针对患者抗病毒口服药物治疗的方案对患者进行慢性乙型肝炎的发病机制、治疗方案、药理药效、不良反应、流行病学特点、注意事项及治疗目标的健康小讲堂宣教,强调科学用药治疗和定期复查的重要性,避免滥用药物、擅自停药,动员患者家属参与健康学教并对患者服药进行督促,并通过复诊和随访监督记录患者服药情况。③制定个体生活方式改善计划:通过健康小讲堂宣传饮食注意事项和禁忌,倡导科学膳食,提供通过膳食平衡搭配制定的三餐健康食谱供患者参考和执行;根据患者身体状态和工作学习安排为患者制定科学规律作息时间计划,保证充足休息和适当的运动锻炼,促进患者体能和体质的提高,增加免疫力;通过调查患者吸烟、饮酒的情况劝诫患者戒烟、酒,并提供戒断治疗的帮助。④重点关注患者心理状态,保持乐观积极的治疗态度,给予心理建设辅导,对干预前心理状态评估问题较明显的患者,重点了解影响患者心理状态的原因,通过针对性疏导,鼓励家属给予患者更多的关心和理解,使患者获得更多的家庭、社会支持,树立乐观、积极的治疗态度。

1.4 评价标准[2]

教育3个月后进行评价。按时服药、定量服药、生活方式改善、定期复查等4项总分为0~16分:0分为依从性差,1~6分为依从性较差,7~11分为依从性一般,12~15分为依从性较好,16分为依从性好。情绪管理HAMA<7分为正常;7~14分为有焦虑可能;15~21分焦虑;22~29分为明显焦虑;>29分为严重焦虑。HAMD<8分为正常;8~20分有抑郁可能;21~35分抑郁;>35分严重抑郁。干预后依从性总分较干预前升高>50%为改善,升高18%~49%为进展,升高<18%无效;HAMA或HAMD得分较干预前下降>50%为改善,下降18%~49%为进展,下降<18%无效。

1.5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16.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相关因素,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健康教育前后两组患者依从性比较

两组健康教育干预前按时服药、定量服药、生活方式改善、定期复查依从性得分偏低,而情绪管理的HAMA和HAMD偏高,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经3个月健康教育干预后,观察组依从性和情绪管理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见表1。干预后观察组依从性较干预前显著提高(χ2=5.823,P < 0.05),观察组健康教育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χ2=4.983,P < 0.05),见表2、3。

2.2 影响患者依从性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以表2中干预后得分好、较好、一般为依从性好,差、较差为依从性差,对所收集的患者资料进行赋值,经Logistic回归分析,文化程度、收入和职业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口服抗病毒依从性影响显著(P < 0.05),见表4。

3 讨论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口服药物主要有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替比夫定等,能有效清除乙型肝炎病毒,促进患者血清学转换,多为每日1次口服,但由于治疗周期长,需要患者坚持服用。由于慢性乙型肝炎的传染性较强,社会及舆论极易对患者造成严重心理压力,患者容易在治疗期间受到不良医疗广告影响,出现擅自停药、滥用药物等情况,直接影响抗病毒治疗效果,因此提高患者口服抗病毒药物的依从性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的关键[3]。

本研究从按时服药、定量服药、生活方式改善、定期复查等4个方面进行观察,定时定量用药是保证抗病毒药物对乙型肝炎病毒清除效果,由于疗程漫长,治疗用药和效果应得到动态监控,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因此定期到医院进行血清学检查复诊对治疗十分重要;由于乙型肝炎病毒对肝脏功能的损害,而肝脏是消化系统最大的器官,承担人体生物化学及代谢的主要工作,由于慢性乙型患者肝功能下降,饮食、吸烟、饮酒等生活方式需要进行科学规范,并应该保持合理的休息和运动,减轻肝脏的负担,促进肝功能的恢复,增强患者体质和免疫力,有益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同时改变生活方式也是患者依从性较差的方面[4,5]。分析结果显示,健康教育干预前300例患者依从性4个方面得分均偏低,而通过3个月健康教育干预后,观察组依从性得分均有显著升高,表明通过建立健康档案、个体化健康教育计划、个体生活方式改善计划、心理建设辅导的个体化系统健康教育可能促进患者定时定量服药、定期复查、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显著提高患者的口服抗病毒药物依从性。健康教育后观察组服药依从性显著高于干预前,观察组健康教育改善患者依从性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所受到的社会、家庭压力巨大,患者多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可能促使患者对现有的口服药物治疗缺乏坚持的信念,更愿意寻找能获得速效的治疗方式而偏信偏方和滥用药物,导致擅自停药,不仅无法达到治疗的效果,甚至可能延误治疗导致病情进展[6,7]。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前两组患者HAMA和HAMD评分均偏高,存在较明显的焦虑和抑郁情绪,而通过个体化系统健康教育后,观察组HAMA和HAMD评分均显著降低,而对照组则无显著改变,本研究应用个体化系统健康教育强调对患者心理状态的辅导,鼓励患者家属参与患者的治疗监督,为患者提供更多的理解和关怀,尽量缓解患者心理和社会压力,提供家庭温暖和社会支持[8]。通过对相关因素分析,文化程度、收入和职业是影响患者依从性的主要因素。较高文化程度的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主动获取和接受程度更高,对自身健康的关注度更高更科学,长期治疗医疗费用对患者及家庭造成较大的经济负担,职业与文化程度及家庭收入有关,且不同职业工作环境、工作时间对患者生活方式也有影响,因而有规律的工作时间、劳逸结合的工作状态更适宜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治疗,对患者依从性都有明显的影响。

总之,个体化系统健康教育对提高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口服抗病毒药物依从性有显著的作用,关注患者心理状态有益于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0年版)[J]. 中华内科杂志,2011,50(2):168-179.

[2]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 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 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31-35.

[3] 李田英. 健康教育对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健康知识认知的观察[J]. 河北医药,2011,33(11):1742-1743.

[4] 徐满琴,刘霞英,张海燕.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全程零距离健康教育[J]. 护理与康复,2012,11(3):297-298.

[5] 刘敏环. 健康教育对乙肝患者抑郁心理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19):21-23.

[6] 陆惠洁. 系统健康教育对门诊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6):117-119.

[7] 张俭,李莉,王莹. 健康教育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国医药导报,2009,6(10):205-206.

[8] 张付英. 健康教育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康复效果的促进作用[J].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5):2135-2136.

(收稿日期:2012-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