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教授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经验介绍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教授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经验介绍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糖尿病被国际卫生组织列为仅此于心血管疾病和肿瘤的世界第三大病,且发病率逐年增高,目前全球糖尿病患者约2.85亿,中国糖尿病患者超过9200万,如何治疗糖尿病及相关并发症仍是目前世界上的医学难题。作者将陈一鸣教授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经验报告如下。

1 善纳现代药理研究成果,熔中西思想于一方

陈一鸣主任医师根据自己多年辨治糖尿病的丰富经验,总结出四则协定处方,方中每味药按现代药理研究均有一定降糖效果,分别为:消渴1号方(葛根、天花粉、知母、丹参);消渴2号方(沙参、麦冬、玄参、生地、桑白皮、地骨皮、赤芍、、苍术)、消渴3号方(黄芪、山药、太子参、五味子、生地、首乌、山楂、桃仁、白术、茯苓)和消渴4号方(菟丝子、沙苑子、黄芪、山药、山茱萸、金樱子、牛膝、桃仁、黄精、泽泻)。还据此研制成医院制剂-三消宝I、Ⅱ、Ⅲ号系列胶囊,广泛用于临床。其中消渴1号方为基本方,合2号方为三消宝I号,适用于阴虚燥热型糖尿病;合3号方为三消宝Ⅱ号,适用于气阴两虚型者;合4号方为三消宝Ⅲ号,适用于阴阳俱虚型者。

2 治病以中为主,用药注重辨证

陈主任在临床中,根据个体证型以及兼症的不同,灵活运用上述数则验方,加加减减,疗效显著,介绍如下。

2.1 阴虚燥热型 体质壮实或消瘦者多为此型。表现为:咽干口干,喜饮多饮,易饥多食,尿频量多,尿色黄赤,大便干结,多汗,自觉体力或精力较前减退,舌红苔薄白或薄黄,舌面少津,甚或干燥,脉滑数或细滑数。治则:养阴增液,清热通便。方用:消渴1号方合2号方(相当于三消宝I号)加减:葛根 20、天花粉10、知母 15、沙参 20、麦冬 10、玄参 15、生地 15、桑白皮 15、地骨皮 10、赤芍 10、、苍术 10、丹参20、草决明30(单位:g。下同)。

加减举例:烦渴加石斛、玉竹、天冬等,热盛加黄连、石膏、芦根,大便燥结明显加大黄,夹瘀加桃仁、丹皮、山楂等,视朦加、谷精草。

2.2 气阴两虚型 阴虚燥热型汗出过多,日久耗气;或脾虚湿停型过用温补伤阴,均可演变为此型。也有因体质关系一发病就为此型者。临床表现:典型的多饮、多食、多尿症状反不甚明显,口干咽燥、神疲乏力、气短、动则汗出、大便干结,或心悸寐差,或眩晕耳鸣,或腰膝酸软,或肢体麻痛,或视物模糊,舌稍胖或有齿印,苔薄白,脉沉细无力。治则:益气养阴,润肠通便。方用:消渴1号方合3号方(相当于三消宝Ⅱ号)加减:葛根20、天花粉10、知母15、丹参20、黄芪20、山药20、太子参20、五味子8、牛膝10、乌梅2粒、火麻仁30、冬瓜仁30、黄精15。加减举例:阴虚明显加麦冬、沙参、玄参、生地、桑椹子;气虚明显加人参、党参,重用黄芪、太子参等;眩晕耳鸣、视物模糊明显者加草决明、钩藤、、枸杞、谷精草等;心悸汗出明显者加龙骨、牡蛎、浮小麦;夜寐差者加夜交藤、远志、珍珠母、合欢花;肢体麻痛者加鸡血藤、桑枝、络石藤;夹瘀者加桃仁、山楂、当归、赤芍等。

2.3 脾虚湿停型 肥胖之人,虚体脾胃虚弱,或过食生冷,或气阴两虚型过用滋腻寒凉,均可出现此证型。表现为:多饮、多食症状不明显,神疲乏力、肢体倦怠、胃纳较差、大便溏软、小便清长、头晕心悸、气短自汗、动则益甚,或形体虚胖、或脘腹满闷不适、或双下肢浮肿、舌淡胖有齿印、苔白厚腻,脉沉滑无力。治则:益气健脾、利湿燥湿。方用:消渴3号方加减:

黄芪20、山药20、党参12、苍术10、薏苡仁30、泽泻10、陈皮6、枳壳10、黄连4、白术10、茯苓20。加减举例:气虚甚者加人参;湿盛者加猪苓、车前子、藿香;纳呆者加鸡内金、山楂;脘腹满甚者加法夏、厚朴;自汗明显者加煅龙骨、煅牡蛎、珍珠母、五味子、浮小麦等。

2.4 阴阳俱虚型 此型多见于糖尿病并发症的中后期。消渴日久,阴损及阳,脏腑功能受损,气机失常,血行受阻,水湿停留而成。病机为阴阳俱损、湿浊瘀血内阻。表现为:腰膝酸软、气短乏力、精神萎靡不振、口干不喜饮、畏寒肢冷、颜面或双下肢浮肿、大便溏泻、小便清长或混浊、食欲减退、面色萎黄晦暗、齿摇发落、阳痿、舌淡暗、苔白而干、脉沉细无力。治则:阴阳双补,温肾利水活血。方用消渴4号方加减:菟丝子10、沙苑子10、黄芪20、山药20、山茱萸10、金樱子15、牛膝15、桃仁10、黄精10、泽泻12、白术10。加减举例:若见遗尿、尿失禁者加覆盆子、益智仁、芡实、诃子;纳少便溏或泄泻明显者加党参、干姜、苍术、陈皮等;心肾阳衰,水气凌心射肺,症见高度浮肿、胸满心悸气促,不能平卧者加葶苈子、法夏、附子、猪苓等;若气郁湿阻,症见尿频尿急,小便不畅,小腹坠胀者加柴胡、枳壳、石苇、荔枝核、橘核等。

3 善用润下法和温下法治疗糖尿病

陈主任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发现大便干结是糖尿患者一个重要的常见症状,认为这个症状不予尽快解除,患者除了出现腹胀不适、胃纳减少、烦躁不宁、睡眠不良等症状,还会出现血糖升高、降糖药物效应降低等情况,其机制可能为:血糖升高刺激植物神经致使肠蠕动减弱有关。大便残留,食物残渣充分发酵,肠管胀气,这样就会增加某些有害物质的吸收,糖类也同样被过度吸收,因此出现上述症状。

所以对于这个看似普通的症状,绝不能忽视,而且根据糖尿病整个演变、发展过程的病机特点,陈主任认为也不适用攻下法,否则会伤阴或伤阳,所以必须采用比较温和的方法,确保既能令大便通畅,又不致损伤正气,加重病情,于是陈主任总结出:阴虚燥热、气阴两虚型患者采用润下法,重用:火麻仁、郁李仁、草决明、瓜蒌仁、桃仁、冬瓜仁、当归、何首乌等;脾虚湿停、阴阳俱虚型患者采用温下法,药用:生白术、胡麻仁、肉苁蓉、柏子仁、桃仁、枳壳、木香等,严重时适当应用酒大黄。这些方法以及药物应用于临床,能“药到病除”,疗效确切,对整个糖尿病的治疗,起到良好作用。

4 治消渴,时时勿忘寒热并用、补泻兼施,尤重化瘀

陈主任认为糖尿病为一种慢性、非传染性、终身性疾病,患者往往病程长,并发症多,病机复杂,加上糖尿病有阴阳转化的特点,故患者每每出现寒热错杂、虚实夹杂的病理机制,即使尚未表现出来,也有这个倾向,因此临床处方用药,必须多兼顾这一病机特点,用药不宜过于偏执一法,常需寒热并用、补泻兼施,只是有所侧重而已。

其中活血化瘀通脉一法,祖国医学早有“久病入络、久病多瘀”之说,糖尿病为慢性终身性疾病,患者病程长,加上糖尿病有并发微血管损伤的倾向,故常有“夹瘀”的表现。这种情况常见于糖尿病并发症的中后期,此时多饮、多食、多尿的三多症状不显著,而多表现为:视物模糊、眩晕心悸、胸闷胸痛、肢体麻痛,或兼双下肢水肿,或中风偏瘫,舌质淡暗或紫暗有瘀斑,舌下静脉紫暗怒张,脉沉细涩。故陈主任认为治疗中应注重这一机制,在各型辨证施治基础上,酌情加用活血化瘀药物,能够“先安未受邪之地”,相当于预防性治疗的做法,对防止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具有一定临床意义。常用药物有:丹参、桃仁、赤芍、当归、丹皮、川芎、郁金、红花、山楂等。

5 随症加减增疗效,妙用药对起沉疴

陈主任对于糖尿病伴随的一些症状,善于随症加减。多年的临床积累,令他有着自己的一些经验用药。

全身皮肤瘙痒加白蒺藜、地肤子、蝉蜕、全蝎;耳鸣耳聋重用百合、黄精;视物模糊加枸杞、、谷精草、青葙子、决明子;四肢麻痛加鸡血藤、络石藤、钩藤、桑枝、乌梢蛇;腰腿痛加牛膝、桑寄生、木瓜、石楠藤;阳痿加:仙茅、仙灵脾、阳起石、菟丝子;饥饿感明显加玉竹,重用生地、熟地、黄连;尿糖不用天花粉、生地,加乌梅、芡实等;高血压加牛膝、草决明、石决明、海蛤壳;高血脂加何首乌、山楂、桑寄生、丹参;月经不调加当归、何首乌、川楝子等;蛋白尿重用黄芪、党参,及芡实、金樱子、山药、益智仁。

陈主任治疗糖尿病还喜欢使用药对,如:黄芪与山药、太子参与白术、知母与天花粉、生地与玄参、苍术与玄参、桑白皮与地骨皮、沙参与麦冬、枸杞与、菟丝子与沙苑子、丹参与桃仁、五味子与山楂、山茱萸与金樱子、火麻仁与郁李仁。

6 根据临床实际,强调糖尿病的个体化治疗

对于血糖控制的水平,国内外都有一定标准,陈主任在长期的临床工作中认为,血糖控制标准不能作为治疗糖尿病的唯一标准,而应该从患者的个体差异出发,为患者制定灵活的治疗方案,特别对老年患者和自我管理能力较差的患者,应该注意到低血糖反应的危险性,总之,治疗应从预防并发症、延长寿命、和患者的自我感受出发,而不是一味强调降糖达标,这样往往会适得其反。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中医学日益受到挑战,如何在充分继承的基础上,加以长足发展,使之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是一个十分迫切的问题,中医、中西医结合疗法,在糖尿病的治疗中,对消除症状,改善体征,控制血糖、尿糖,解除降糖药物的长期依赖性以及延缓和治疗并发症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疗效。传承老一辈中医学经验,彰显其特色优势,更好地与现代医学相结合,使两者相得益彰,这一重任责无旁贷地落在我们这一代人的肩上。困难与希望同在,挑战与机遇共存,任重而道远,我们将永远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