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三大焦点备受关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三大焦点备受关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今年一季度的数字比预期推迟了半天――原定在4月19日上午10点的会临时改在下午3点。简单的时间变化,造成了当天的上证指数跌幅震荡300点,最终沪综指收于3449.02点,大跌4.52%,深成指收于9857.23点,大跌5.23%。股市对这一变化的戏剧性表演折射出在高位运行的中国经济特有的“敏感及脆弱性”,这种“敏感及脆弱性”潜隐着经济发展态势的许多不确定性,在这些不确定性中三大悬疑尤为引人关注

是否过热

11.1%,今年一季度GDP仍保持高位增长――“是否过热”的声音又卷土重来。看来,对这一问题的争论将伴随中国经济不同时期的发展而成为一个永恒话题。那么,这一时期的经济是否过热?

国家统计局李晓超司长认为,当前整个国民经济运行还是保持了平稳快速的发展,经济运行速度在加快,如果再继续加快的话,就有可能由偏快转向过热,经济运行存在着偏快转向过热的风险。但,经济是不是过热除参考GDP的增长外,还要关注这两个指标:第一,价格指标;第二,物资支撑。综合以上三大指标的表现才能使其判断不偏颇。

围绕着这两个指标来分析。首先,价格指标。今年以来居民消费价格出现了上涨,一季度上涨2.7%,3月份当月上涨3.3%,存在着一定的通胀压力。但是如果扣除上年因食品价格上涨造成的1.5%的翘尾因素,一季度新上涨仅为1.2%,与去年同期持平;其次,物资的支撑情况。经过近30年来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外开放度的不断扩大,目前我国不仅有较为充足的物资供应能力,有些还可以利用国际资源,当前煤电油运形势较为平稳。因此,目前还不能判断经济出现了过热。

渣打银行中国高级经济学家王志浩对高达11.1%的GDP增速颇为惊讶,“我们原先的预期已经很高了,但谁知道公布出来的数据更高”,远高于去年4季度的10.4%。从经验上来看,中国经济界一向将经济热与不热的天然分界线定于10%,高于10%的增速往往会招致决策层经济过热的判断。

是否加息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显示,一季度CPI增速达到了2.7%,比上年同期增幅高1.5个百分点,3月份CPI增速达到3.3%;央行在今年年初的规划是将通货膨胀控制上限为3%。因此,这一组数字的出炉立刻引起社会的关注,加息的可能性似乎在不断被放大。

李晓超司长指出,“目前CPI的涨幅在可接受的范围内”。他强调,目前的物价上升主要是由于去年4季度因粮食价格上涨翘尾因素引起的,“如扣除这一因素,事实上仅上涨1.2%,与上年是持平的”,“核心通涨率仅为0.9%”,这一指标的价格状况才真正反映市场供求关系。他特别指出,按环比计算,3月份的居民消费价格比上月还下降0.3%,从趋势上看,3月份价格比2月份价格还要低。

然而,李晓超也强调,“在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方面,我们很重要的经验就是不要采取力度过大的调控措施”。他指出,政府调控的节奏是微量、小步、频调,目的就是防止经济的硬着陆――“既要防止大的起伏,又要防止经济增长过慢。”中国有关宏观调控部门正密切关注未来经济如何变化,宏观调控职能部门会根据经济形势变化做出适当调控措施。

从官员的表态中可以得出:加息在现阶段是一个很慎重使用的宏观调控举措,它出台的目的应使经济软着陆。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李扬表示,“目前不适宜加息”。他进一步解释道,目前突出的问题是流动性资金过剩,这些流动性资金在赌中国加息,一旦我们这样做了就将加剧流动性资金过剩这种局面;再有就是超万亿的外汇储备,目前加息只会造成外汇储备的增加。所以,加息至少是当前不适合的。

花旗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沈明高表示,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经济数据的确高于市场此前的预期,多家投行都作出了近期会加息的判断。他们认为,中国已经出现奥地利经济学家罗思巴德所说的“资产型通货膨胀”(即资产类价格如房地产价格非常高),并且,此前一直高速增长的PPI已经逐步传递到CPI上去,使得CPI越来越灼热逼人,从情形的发展上说,的确需要加息予以控制。但是,这不意味着一旦CPI数据部分“过红线”就必须立即加息。加息不仅仅是一种有力的驯服通胀的武器,同时它也是一门跟时间有关的艺术,它需要在一个恰当的时机出现,它不单代表一种控制过热的立场,而且也是一种指向未来的的安抚性手段:让所有人的预期都流向理性预期。

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预测,2007年央行将加息两次,并且可能会在年内再上调三次存款准备金率。中金认为,中国一季度的经济趋势不仅表明目前经济过热、发展失衡,而且也显示出了过热的资本市场泡沫风险正在不断加大。

如何评价一季度的高增长

中国经济如同磁悬浮列车般的快速增长已受到世界瞩目,世界一些预测机构不断更改对中国GDP或其他资源的需求指标。其实,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同样在出乎中国经济界的预测。该如何看待一季度的快速增长呢?

“一季度国民经济增速加快可以说是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当前我国人均GDP大约在1000-3000美元之间,这个阶段是国民经济正处于经济起飞和爬坡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供给相对较为充裕,需求相对又比较旺盛,两种力量的结合或者碰撞往往使经济快速发展。”国家统计局李晓超司长谈到。

他指出,第一,工业化的推进。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特别是重工业化阶段,工业相对会保持一个比较快的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比较大;第二,城镇化的促进。2006年,我国城镇化水平达到43.9%,近几年每年基本上升一个百分点,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也形成了对经济的促进;第三,国际化的激发。2006年,我国进出口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67%,国际化程度已经很高。借助国际资源和国际市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也成为这个阶段的一个特点。

据调查,多数国外经济学家认为,2007年GDP的增长将超过去年。一项调查显示,国外经济学家们对2007年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期已经从原来的9.9%提高到了10.4%,甚至有个别经济学家认为,今年中国经济增长率将高达10.7%。

他们的看法是,中国经济增势强劲对商品市场来说应该是个好消息,因为这至少表明紧缩性货币政策和宏观调控政策并没有扭转中国经济增长的旺盛势头,中国需求导致的涨价趋势会继续保持。

高盛投资公司在澳大利亚的机构上周就调高了金属铜的价格预期,这已经是该公司在过去一个月时间里第二次上调价格。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是不可逆的,但它面临的问题也是非常棘手的――国际收支不平衡、流动性过剩、经济结构不合理、节能减排压力大――这些问题都将依靠宏观调控政策的适时推出加以解决和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