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扎龙自然保护区对核心区居民收入影响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扎龙自然保护区对核心区居民收入影响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文章通过实地调研,分析了扎龙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居民收入的现状和影响因素,提出了生态移民的具体政策建议。

关键词:扎龙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居民收入;生态移民

扎龙自然保护区位于黑龙江省西部松嫩平原乌裕尔河下游,是乌裕尔河与双阳河多年冲积漫溢形成的内陆湖泊沼泽湿地,总面积约为21万公顷,共分为核心区(7万公顷)、缓冲区(6.7万公顷)和实验区(7.3万公顷)三部分,是湿地生态系统中保存最完整、最具典型性和代表性的芦苇沼泽湿地。保护区及其周边开发较晚,19世纪前人烟稀少,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区内居民逐渐增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保护区核心区内有10个自然屯(村),人口约4800人,区内除少部分盐碱荒地以外,土地、苇塘等自然资源普遍被当地居民利用,主要从事耕种、捕鱼、售卖芦苇等生产活动,几乎所有收入都依靠湿地自然资源,是典型的“吃资源村”。

一、核心区居民收入的现状分析

扎龙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内生态环境较为脆弱,保护区的建立控制了区内居民的过度生产开发活动,避免了不合理开发利用造成的湿地破坏与萎缩的情况。譬如,控制围湖养鱼和捕捞活动可以保证湿地内鱼类的自然交换、洄游和越冬,有利于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居民长期捕捞提供保障。又如,湿地干旱缺水时政府部门出资为湿地补水,有效缓解干旱导致的芦苇和渔业减产,保障居民收入。与此同时,适当补水可以大幅降低发生火灾的风险,保证收入的稳定性。2001年曾因缺水造成保护区超过4万公顷的芦苇毁于大火之中,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00万元。根据国家湿地保护相关政策的规定,核心区内不允许修建道路、开发旅游等活动,这使得区内交通不便,村屯信息闭塞,基础设施落后,有些自然村(如赵凯屯等)至今没有通电,当地居民生产活动受到限制,日积月累,使得保护区核心区内居民长期处于贫困状态,其收入呈现如下特点:

(一)收入结构单一

按照湿地保护的相关规定,区内禁止放牧、兴建水利工程、开发旅游相关产业等活动,由此,区内居民收入主要依赖原始农业,来源少、结构单一。相比之下,与核心区自然条件基本相似的缓冲区与实验区内,居民除农业收入外,兼有运输、旅游相关产业(如餐饮、住宿)等带来的非农收入(见表1),收入来源的多样性使区内居民的人均收入高于核心区内人均收入。

(二)收入不稳定

区内居民收入主要靠收割芦苇、耕种和捕鱼等原始农业,呈现出高度依赖自然资源的特点,进而几乎完全依赖于自然条件的好坏。逢雨水适中,沼泽水量充沛的年份,芦苇长势好,鱼量多,居民收入增长;逢干旱少雨,湿地萎缩的年份,芦苇产量低,鱼量少,居民收入减少。资料显示,1998~2003年,除2002年情况较好外,区内连续五年遭受自然灾害,而且干旱经常引发野火,如2001年湿地发生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野火,烧毁了大片苇塘,其中核心区内塘土岗屯的苇塘全部烧毁,致使居民收入剧减。总体来说,高度依赖自然资源,导致区内居民收入随自然条件,尤其是气候条件呈现出忽高忽低的特点。2001~2006年,核心区内居民收入随着气候条件的变化呈现出起伏变化,如图1所示:

二、扎龙保护区建立对核心区居民收入影响的分析

通过实地调研,走访当地居民,了解到在影响居民收入的众多因素中交通、教育作用显著。

(一)核心区内芦苇销售受交通限制

芦苇属禾本科,系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有粗壮匍匐的根系,生长于池沼、河岸、湖边、水渠、路旁等,在扎龙湿地核心区内分布广泛。芦苇秆可作造纸和人造棉、人造丝原料,也供织席、帘等用,是造纸工业的重要原料。售卖芦苇是区内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在扎龙湿地,芦苇在每年4月份开始生长,同年10月份收割,简单处理(去根)后即可出售或贮存。通常情况下,1个销售周期(当年10月份到次年9月份)内芦苇的平均价格约为0.48元/千克,在11、12月份通常为0.42元/千克,在3、4、5月份左右价格攀升,可达0.51元/千克。在核心区内,考虑到春季冰雪消融,夏季雨量增多导致道路泥泞、运输不便,芦苇通常在11月份结冻之后到次年4月份春季解冻之前完成全部销售。相比之下,缓冲区与实验区的道路状况相对较好,在春季解冻和雨季时仍然可通行,因此,芦苇通常在售价较高的3、4、5月份集中销售(各区的平均月销售情况如图2所示)。以核心区内的塘土岗屯为例,人均苇塘面积为38亩,年平均产量为150千克/亩,总产量为5700千克,价格按0.42元/千克计算,人均芦苇收入为2394元,若按0.56元/千克计算,则人均芦苇收入可达3192元。由此可见,核心区内的道路修建受限,使区内居民人均收入相对减少796元,占到芦苇收入的33%。

(二)核心区内教育成本增加

受交通状况和基础设施的影响,教学工作环境恶劣,导致教师资源匮乏。区内原有的学校不得不撤销,居民只能将子女送到镇上或市里就读,除缴纳学费外,每月必须支付300元左右的住宿费,平均每年就要额外支付3000元左右。由此造成了两个后果:或者是为了子女就学,额外负担一部分费用,降低本已陷于贫困的居民的生活水平;或者子女辍学在家务农,增加农业人口数,降低人均资源占有量,而增量人口的边际产量几近于零。由于受教育水平低,核心区内劳动力流动性差,居民与外界(保护区外)的交流存在障碍。研究表明,文盲、半文盲和小学文化程度的农民在农村转移劳动力中的比重逐年减小,而初中以上文化水平的农村劳动力所占比重逐年增大,具有较高教育水平的农村劳动者更容易实现从农村到城市的转移,获得城镇就业岗位(唐晓伟等,2004)。教育与人口流动、城镇化之间保持高度一致性,可以从人力资本理论上得到解释。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认为,在经济活动过程中,存在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这两种资本都对经济发展起重要作用,但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尤其是对教育的投资,比对物质资本的投资能产生更大收益。劳动者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将增加其选择更高收入的机会,增加其流动性,在城市高收入的诱使下,劳动力将向城市聚集(舒尔茨,1990)。从扎龙保护区核心区的现实情况看,其处于“保护和限制开发―收入水平低―教育成本高―子女辍学―流动和就业程度低……”的恶性循环中,保护和发展之间存在着似乎是不可调和的矛盾。

三、改变扎龙保护区现状的基本对策

(一)政府实施生态移民,使核心区居民走出困境

为了突破扎龙保护区保护环境与经济发展矛盾的束缚,比较可行的方式是实行生态移民,就是把核心区对自然资源高度依赖、受资源环境保护制约而限制开发地区的农民转移出来,在新的地区给予安置。一方面,通过移民,可以减少保护区核心区居民经济活动对于自然环境的扰动,有利于保护区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转移出来的居民,改善了生存环境,在更好的基础设施保障下,在政府部门的大力扶持下,可以寻找新的发展机会,发展替代产业,增加收入来源,提高收入。可以说,实施移民可以一劳永逸地解决矛盾。

(二)引入市场机制,促进劳动力的流动

作为生态移民,可以通过政府的力量来实施,但是这种整体的转移并不改变生产者的结构,只不过是从扎龙保护区的核心区内移出来,是空间的位移,而生产结构和生产方式本身没有发生变化。条件的相对改善,只能实现收入量的适度增加,而不能实现质的飞跃,即只要完全从事传统的农业活动,收入就只能有限度地增加,而不能真正改变农业生产者的地位。为此,还应该引入市场的流动机制,促进农业生产者自由流动。比较可行的方式是,根据核心区内农民的年收入情况进行一定的折合,对他们进行一次性补贴,使核心区农业生产者基于成本和收益的比较而实现自由流动。

(三)发展教育事业,形成劳动力转移的持久推动力

发展教育事业,提高迁移出来居民的教育水平就可以促进他们的流动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劳动力依然受着向高报酬地区流动的要素流动原则或经济规律的支配。通过受教育水平的提高,使他们能够在农业以外的产业部门就业,能够适应城镇的就业和生活,从而提高城镇人口的比重或城镇化率。为此,政府应该在新的移民点或移民村镇增加教育投入。一方面,通过发展基础教育启迪民智,使受教育者从小熟悉社会、适应社会、在社会中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另一方面,通过职业技术教育提高生产技能和智能。据分析,每一个人都是体能、技能与智能的综合。通常,社会支付的相对成本对于体能、技能和智能分别是1∶3∶9,而从对社会的贡献上去比较体能、技能和智能,则其比值为1∶10∶100(参见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组,2000,P114)。所以,通过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开发劳动者的技能和智能,使农业劳动者“流出去”,而有一技之长才能在城镇“留得住”,通过教育形成一种劳动力流动的持久推动力。

参考文献:

1、T.W.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M].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

2、唐晓伟,刘学敏,史培军.城镇化进程中的教育制度创新[J].经济问题探索,2004(7).

3、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组.2000年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M].科学出版社,2000.

*本文为“北京师范大学本科生科学研究基金项目”(2007)的成果之一。指导教师为刘学敏教授。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