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抛\接球的艺术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随着新《纲要》如火如荼的实施,幼儿园的科学教育活动也由封闭走向了开放,由静态变为了动态,由单纯知识的传授转向为幼儿提供更大的自主探索的空间。作为教师,如何组织、引导幼儿科学活动,如何让幼儿科学活动发挥最大的功效,一直是我们思考、探索的问题。“儿童是主动的学习者,在科学教育活动中,他们是主动的探索者、研究者和发现者,知识经验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儿童探究活动的支持者和引导者”。在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实践中,我认为要支持幼儿主动进行科学探索,教师应该灵活运用支持策略,建立支持型师幼关系。
一、接好幼儿抛来的球
这里是指细心倾听与观察,关注幼儿的发展需要,探寻探究方向。
蒙台梭利曾对观察在教育中的重要性作过精辟的论述:“唯有通过观察和分析,才能真正了解孩子的内在需要和个别差异,以决定如何协调环境,以采取应有的态度来配合幼儿的成长需要”。在科学活动中,给予幼儿全心全意的关注,并采用各种方式记录所观察到的事物,了解幼儿的兴趣、需要及问题,“接住、接稳孩子抛来的球”,及时有针对性地给予刺激,从而捕捉科学活动信息,推动探究活动的进程,让幼儿快乐的、有目的地探究。
在“恐龙的生活环境”活动中,幼儿自主收集发现了与恐龙死因有关的“火山爆发”,于是他们讨论并交流着“火山口”“岩浆”“火山石”“火山灰”等名称。在幼儿交流时,教师不应对活动发展过多干预,只是记录幼儿活动的发展轨迹。基于对活动的观察,教师发现幼儿对火山爆发有初步的了解,但是经验还是比较零散。全心全意的倾听和关注使教师对幼儿的探索进程有更深入的了解,作为课程的主体,教师及时抓住这个教育契机,把漫无目的在火山爆发里游弋的幼儿,以一个课件《恐怖的火山爆发》为主线,引导他们共同朝着有意义的方向探究火山爆发的现象、种类和危害等。
二、“发球”“接球”过程中的练习
这里指的是适时适度支持幼儿探究,有效促进幼儿主动发展。
1.巧妙打个“球”或“转球”
这里指的是教师要提供材料推进探究进程,不断体验成功的喜悦。
材料在探究活动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不仅体现着教育目标,还是教育内容的载体,不仅是幼儿探究的对象,而且是探究活动中最重要的媒介物。教师要用适当的方式把教育目标和内容物化在适当的材料里,让材料在使用时既能发挥作用还能够得到幼儿的喜爱,支持幼儿尽兴地探究、愉悦地活动,引发幼儿成功的探究体验。
在探究“恐龙的武器”的活动中,孩子们通过与同伴共享收集的资料,对恐龙自我保护有了初步的认识。这时教师及时提供大记录表,引导幼儿归纳各种恐龙自我保护的方法,利用大记录表帮助幼儿归整合梳理关于恐龙自我保护的知识和经验,并对恐龙自我保护方法有了系统的理解。为了进一步强化幼儿对恐龙自我保护方式的认识和理解,教师又提供了各种装扮材料,鼓励幼儿利用各种材料装扮自己,与同伴一起表演各种恐龙自我保护的情景,幼儿通过与材料的积极互动,将自己打扮成恐龙,和伙伴一起在愉悦的气氛中更进一步地亲身体验、感知和理解恐龙自我保护的方法,在这些材料的帮助下不仅形成了对恐龙自我保护的清晰概念和经验,还激发了幼儿对其他动物自我保护趣事的探索。
教师作为活动的支持者,除了为幼儿提供探究材料,还应该为幼儿提供自由的时间、空间,间接地帮助幼儿进一步深入探究,使探究活动顺利进行,让幼儿不断体验探究成功的喜悦。
2.师幼之间的“推打练习”
这里是说教师要在彼此激发、分享创造的对话情景中交融互动,提升幼儿探究经验。
(1)在互动式的对话情景中磨合。幼儿的科学活动是在师幼相互刺激、协同进行、深入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教师和幼儿应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体现为一种宽松、平等的活动氛围,强调的是一种互动。在活动中,教师的角色是平行者和同伴的身份,帮助幼儿围绕中心内容展开讨论,既不偏离中心话题,让幼儿自身的体验、感受与教师的知识经验相磨合,又在共同参与谈话中,创设谈话氛围,分享互动谈话的乐趣。
如在“乌鸦找水喝”的活动中,“为什么小乌鸦把石头扔进瓶里就能喝到水呢?”幼儿甲提出了问题。教师提问:“谁能回答幼儿甲的问题呢?”幼儿乙:“因为石头扔进水里,所以乌鸦就能喝到水了。”幼儿丙答:“因为水升高了,所以乌鸦喝到水了”……教师又问:“那是什么道理呢?”从师幼的互动中,教师了解了孩子们存在的共同“问题”,于是就生成了科学实验活动:“水会升高吗”。在捕捉到个别幼儿的“问题”后,通过师生之间的“一问一答”,巧妙“设问”,生成了幼儿感兴趣的、有利于幼儿发展的实验活动,使幼儿在动手、动脑互动交流的过程中,真正体验和理解“乌鸦喝到水”的原因,初步懂得了“由于石头比较重,沉入水底后,使水位升高”这个科学的道理。
(2)在开放式的对话情景中交融。教师是一个旁观者,更是一个观察者。幼儿在科学游戏中会产生一些谈话的内容,当谈话确实有困难时,教师可以提一些开放式的问题,让幼儿通过讨论得出正确结论或是给予孩子一些暗示;其次,要在谈话活动中给一些内向的孩子鼓励的眼神或会心的微笑,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关爱和鼓励,产生一份自信。
如在观察溶解现象“怎么不见了”这一科学活动中,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对水和糖、水和奶粉、水和洗衣粉、水和油等物质进行反复试验,发现了不少秘密。当他们把在探索中发现的问题与教师一起交流的时候,教师热情地鼓励他们进行思考,“你是怎么想的”“再换一种方法试一试”“下一步你打算怎么做……”在教师的这种开放、启发式的提问下,孩子们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体验着自己被教师尊重和信任的愉快。当他们在过程中有了新发现的时候,教师及时的一句“你的想法真特别”“你都快成小发明家了”“这可是一个了不起的发现”的赞赏,更是让幼儿增添了许多对探索活动的自信和执著。
(3)在追问的对话情景中深入。在与幼儿探讨交流时要常常引出一些问题诱导孩子去探究。如:在“有趣的纸”的活动中,当幼儿了解了不同纸的渗水性后。我就在与孩子们的探讨交流中不断追问孩子“不渗水的纸有什么用处?”“渗水的纸有什么用处”……在教师不断的追问中,幼儿产生了强烈的求知表达欲望。有的说:“不渗水的纸可以包巧克力”“可以做雨伞”“渗水的可以擦桌子”“擦眼泪”等等。在大量的实践中我发现要引出孩子的思考,教师首先要善于追问,在追问中引导幼儿自主地去发现、建构新的科学知识观;其次,教师要善于诱导孩子去发现不同的观点――不同观点会产生争论,可引发孩子探究的兴趣;再有,教师要学习让孩子们常常感到震惊,孩子会在震惊中思索诸多的为什么。
在彼此激发、分享创造的对话情景中,教师要及时捕捉幼儿在活动中反馈给老师的语言,进行冷静思考和分析,理解幼儿独特的表达方式,再将新的问题反馈给幼儿,同时使幼儿理解教师的“语言”。在循环往复的“抛接球”中达到师幼在认知和情感上的认同、理解与接受,从而学会彼此欣赏,学会共同分享成长的过程。
3.当幼儿发“臭球”时
教师要将幼儿的错误作为探究的契机。
幼儿在探索求知过程中,往往会借助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不可避免地出现与科学概念相违背的“错误理论”,正如我们打球时发的“臭球”一般。当幼儿出现“错误”理论时,教师首先要把这种“错误”看做是幼儿探索过程中的闪光点,不要马上指出他们的看法是错误的,也不要急于把正确答案公布于众,而要学会做出发展性反应,生成新的探究活动。
如在“蜡烛的燃烧”活动中,有幼儿说“老师,我的蜡烛滴水了。”教师并没有立即纠正幼儿,而是拿来了水,让幼儿一起观察蜡油和水有什么不同。幼儿通过自己的探索形成了对蜡油和水的特点的认识,更深入地认识了蜡油的特点。
4.当幼儿不接球时
这里是指教师自我反思,促进活动的不断丰富和提升。
有时候,幼儿不接教师“发出的球”或“打回去的球”,这时教师就要反省:自己这个“球”是否过高、过难了?教师要考虑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了解他们到底需要什么,并及时调整手中的“球”,使幼儿有能力、有兴趣地去“接球”。
如:在《认识毛巾》的活动中,两个孩子因为两块毛巾有相同的动物图案,兴奋地叫起来“我俩的毛巾是一样的!”教师因为毛巾颜色的不同,一下子就否定了“怎么一样的呢?你们看它们的颜色?”孩子们把头凑过来,却没有做出任何回答,刚才那惊喜的表情转瞬即逝,没了更进一步探讨的兴致。如果教师能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先顺着孩子的话惊喜地回应:“哦!你们发现哪里一样呢?”引导孩子先说一说自己的发现,然后启发他们想一想是不是真的完全一样,那么孩子的积极性就会被调动起来了。
在科学教育活动中,教师与幼儿间的交往,就像抛球和接球的过程一样,两者处于平等地位。在“接过孩子抛来的球,并抛还给孩子”的过程中,我们教师应处处留心,时时留意,把握幼儿探究的方向,及时捕捉支持点,灵活运用各种指导策略为幼儿提供探究的“支架”,才能准确借助并有效地回应幼儿“抛”来的“球”,从而真正促使幼儿的科学探究活动不断走向深入。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安县古贲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