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促进教育公平的创新实践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促进教育公平的创新实践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世界历史文化名城,中华文明发祥地,悠久灿烂的历史,赋予了西安这座十三朝古都雄浑、厚重的文化底蕴,也赋予了西安科教名城的重要地位。

教育资源是西安的一大优势,高校和科研院所众多,高等教育在全国名列前茅,全市大专以上学历人口82万,占全市总人口的10.92%,列全国第一。

然而,随着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步伐不断加快,西安基础教育相对薄弱的“短板”被不断放大:全市423所普通中学,综合实力、社会影响力较强的学校不足3%,明显存在区域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优质教育资源稀缺等问题,难以满足老百姓对更普及、高水平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

为了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在西安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从2011年下半年起,西安市教育局针对基础教育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启动实施基础教育综合改革,连续打出民办学校“小升初”招生制度改革、大学区管理制改革、创新中小学素质教育、创新教育评价体系等一系列改革创新“组合拳”,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

西安市教育局局长李颖科表示:“通过不断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推动了教育均衡发展,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增强了中小学办学活力,促进教育公平与社会和谐稳定。我们把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变成了教育工作的亮点、看点。”

民办校“小升初”招生改革:

“孩子再也不用通过‘奥数’择校了”

教育改革千头万绪,牵一发而动全身。经过认真调查研究,西安市把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选在了老百姓反映最强烈的教育突出问题――社会违规举办“奥数”班并与“小升初”择校挂钩上来。

近年来,西安基础教育投入实现突破性增长,教育办学水平全面提升。“十一五”期间,全市教育经费总投入达257.71亿元,比“十五”期间增长115.3%。但同时,基础教育资源的配置差异越来越大,特别是优质教育资源被少数名校“垄断”,形成了一系列的“马太效应”:家长“择校”热情高涨,“小升初”招生秩序混乱,“奥数”成为名校招生考试的主导内容。

“那个时候,一到周末,学校门口车水马龙,都是接孩子上‘奥数’班的家长。”西安市莲湖区西关小学校长丁亚琳告诉记者,“甚至一些老师,也不得不‘随大流儿’给孩子报‘奥数’班。”

“奥数热”、“择校热”是西安基础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集中体现,也是教育机会不均等的反映。该市教育局副局长黄新南告诉记者,全市热点初中只有10多所,这些学校或是教育资源优越的高中举办的民办初中;或是大学附中举办的初中分校,也属于民办性质。长期以来,这些热点学校和“奥数”班联手举办“小升初地下考场”,严重干扰了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由此又引发出一系列令人忧虑的教育乱象――“择校拼爹、名校拼钱、‘奥数’拼命”。

面对这样的教育现实,西安市教育局痛下改革决心。2012年3月,西安市教育局正式启动民办学校“小升初”招生制度改革,同时在媒体上公开承诺:“从2012年起,民办学校‘小升初’招生将绝不涉及奥数内容。”

西安市教育局将民办学校“小升初”招生纳入统一测评,每个学生首先有一所就近入学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作为保障,同时可以报名参加民办校组织的综合素质测评,采取网上报名、网上阅卷、统一录取,测评内容以义务教育阶段教学大纲为主。

西安市教育局基础教育一处处长田征介绍说:“测评以小学生综合素质报告单为主,结合招生学校对学生的全面素质测评,两者分值相加,按总成绩从高到低,以综合素质评价结果招录新生。”

同时,西安市明确表示,凡未参加民办学校综合素质测评或参加未被录取的学生,各区县教育局和招生学校不得为其建立学籍。对于优质学校与社会培训机构、“奥数”班暗箱操作招录学生等违规行为,给予学校通报批评、取消招生资格等处理,对相关责任人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5月26日,全市3.9万名学生参加了民办校“小升初”综合素质测评,实际录取学生1.47万名。“从结果上看,综合测评工作平稳有序,录取招收公平公正。这项改革从根本上斩断了‘奥数’班违规办学的利益链,有力遏制了名校之间的恶性生源竞争和择校乱象。”作为名校校长,西安高新一中初中分校校长王凤进对这项改革连声叫好,年年都为各种“招呼”、“条子”烦恼的他,“今年在招生季第一次敢开手机了”。

校长满意,老百姓更是满意。网友“旦旦妈”说:“教育主管部门的政策让我看到了希望,孩子们再也不用通过‘奥数’进行择校了。”

更令人欣喜的是,以前火爆异常的“奥数”班如今明显减少。西安市教育局督查室相关负责人说,从2012年6月到现在,以前天天都有的举报违规举办“奥数”班的投诉电话几乎没有了。

大学区管理制改革:

“使弱校变优、让优校变强”

民办学校“小升初”招生改革只是开启了教育公平的大门,但要真正实现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必须进一步创新教育管理体制机制,做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蛋糕”。基于这样的改革思路,西安市在新城、碑林、雁塔、莲湖4个城区的283所学校启动了大学区管理制改革试点。

“改革的总体思路是,立足西安基础教育发展实际,按照先试点、后推开的原则,力争用2至3年的时间,通过学区长学校示范引领,输出办学理念、师资资源、教学与管理方法以及共享教育教学资源,通过以点带面、连面成片的方式,最终实现西安基础教育高水平、高层次的均衡发展,从根子上解决‘择校’难题。”李颖科说。

大学区管理制改革,是指在区县域中小学中由教育行政部门指定一所优质学校为学区长学校,吸纳3至5所相对薄弱的成员学校,就近组建成为一个大学区,实施“捆绑式”发展。学区长对大学区实施统一管理,并对学区内的人事编制、资金使用和资源调配等有一定管理权限。成员学校校长接受学区长学校的管理指导,具体负责成员学校日常管理工作。学区内各学校实行“统一管理策略、统一共享设施、师调配、统一师资培训、统一课程规划、研活动、统一组织备课、统一质量监测、统一评价激励”等九个统一。

西安市政府高度重视大学区管理制改革试点工作,副市长李婧多次深入学校调研,并要求加大对改革资金的财政投入,保障改革顺利实施。同时,大学区实行“捆绑式”考核评估,大学区及学区长学校的考核由区县教育部门组织实施,以发展增量为核心指标,同时对共同发展、均衡发展、特色发展等进行综合考评。

坤中巷小学位于西安市火车站附近,80%的学生是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教学质量在新城区位列倒数,附近居民不愿送孩子就读,教师也越来越缺乏干劲儿。

而与坤中巷小学相隔两站地的西安实验小学,则完全是另一番景象:全校90多名教师,一半以上具有小学高级职称,还有6名特级教师;所有教室全部配备多媒体设备。

两所学校的差距在哪里?“主要在于教学质量。”坤中巷小学校长张文霞坦言。今年3月,坤中巷小学等4所薄弱学校加入了西安实验小学大学区,“一个天上一个地下”的两所学校成了一家人。

针对成员校办学水平相对不高的现状,西安实验小学把改革的重心放在师培训和教研活动上:设立成员校帮扶表,33名骨干教师与成员校的相关学科教师一对一结对学习;开展集体研讨,带领各成员校开展高效课堂研讨。

仅仅半年,张文霞就明显感到学校变了:“学生变了,更加自信、阳光,学习更有动力了;老师变了,视野开阔了,责任心更强了,教学越来越有干劲儿了;课堂变了,学生的潜能被进一步激发,课堂气氛更活跃,教学质量明显提高。”

雁塔区教育局副局长徐三雄告诉记者,该区一共成立了19个松散型大学区和4个紧凑型大学区,大学区管理制改革不是把教育资源简均,更不是以降低甚至牺牲优质学校的教育质量和个性特色来达到均衡,“而是要同步提升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从而‘使弱校变优、让优校变强’。”

在老百姓心目中,西北工业大学附中就是“上大学”的代名词――该校高考一本上线率高达96%。而与之相邻的市82中,却“年年招不到学生”。实施大学区改革后,82中的教师到西工大附中交流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而西工大附中也选派多名特级教师、骨干教师到82中听课评课,共同教研,分析教学质量。

同时,西工大附中实行优质资源开放制度,学区内3所成员校的学生可以到该校的实验室、教学场馆上课。82中高二(5)班学生程诗瑶告诉记者,她的生物、地理、历史等课,都是在西工大附中上的。“生物课上,我用电子显微镜第一次看到了核糖体等细微的细胞器和物质,实在太震撼了。”

感到震撼的不只是学生,很多成员校的教师在参与了学区长学校组织的统一备课后,都感慨良多。82中历史教师李凯说:“就像找到了大本营,以前我们教师少,备课都没人一起讨论,现在大学区的集体教研活动密切了学校间的交流,我们也学到了学区长学校的先进教学理念和方法。”

目前,西安市已设立72个大学区,171所小学、112所中学纳入试点;各试点学校进行教科研活动1376次,参与校际交流的教师近3.7万人次,实质性互派交流教师555人,共享教育教学设施1780项,惠及学生18.7万余人。

中小学素质教育改革:

考试制度改革带动素质教育实施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主题。在前两项改革创新的基础上,西安市教育局又瞄向了中小学生素质教育工作,把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纳入教育综合改革之中。

2012年10月,西安市教育局召开加强中小学素质教育大会,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素质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改革目标直指中小学生创新能力、实践水平和人文素养的提升。

市教育局把初中毕业升学考试作为素质教育改革的突破口,明确提出,从2013年起,按照“以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原则,将综合素质考试列入中考科目,考试成绩计入中招录取总分。

该举措一经推出,立即引发了学校和家长的质疑:综合素质考试会不会增加学生课业负担?会不会又成为新的应试教育?对此,西安市教育局明确回答:“不会!”

“我们实施综合素质考试,将更加注重政策引导和制度约束,通过考试评价,使学校进一步端正办学方向,使教师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使家长更加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探索解决当前中小学生普遍存在的创新意识不强、动手能力偏弱、人文素养不高的问题。”黄新南介绍说。

“综合素质考试没有现成的教科书、复习资料可以依据,也不举办任何形式的培训班,不能依靠死记硬背、突击应考的应试教育老套路来应对。考试内容来源于学生平时的知识积累和习惯养成。所得分值按50%计入中考成绩总分并纳入中考录取,使其具有义务教育毕业水平测试和高中阶段录取选拔的双重功能。”西安市教育局基础教育二处处长张瑞介绍说。

经过在媒体上的广泛宣传,这项改革很快便赢得了社会理解和学校支持。西安市莲湖区远东一中校长冯云鹏说:“素质教育改革并不是排斥考试,而是要改革考试形式和内容。现在,学校在日常教学中更加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丰富课堂内涵,增加常识的传授。下一步,我们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开发学生的潜能。”

从2013年起,西安将在全市中小学教师中施行素质教育能力测试。测试内容以师德建设为首位,以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坚持导向性、全面性、差异性为原则,以考查中小学教师的创新能力、实践水平、人文素养为重点,进一步转变中小学教师的教育观念,强化创新意识,提升创新能力,为实施素质教育提供有力支撑。

“中小学教师素质教育能力测试的结果,将作为教师资格动态管理、职务评审、岗位聘任、绩效工资发放、评优奖惩等方面的重要依据。通过这一举措,力争用5年时间,使全市中小学教学能手、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名师等高端教育人才总数占到全市中小学教师总数的10%。”西安市教育局师资处处长高红说。

教育评价体系改革:

引入第三方机构独立评价教改情况

在西安市教育局接连打出一系列的改革“组合拳”后,改革的成效究竟如何,老百姓对这些创新举措的反响又怎么样,这是教育行政部门和社会各界都十分关心的问题。

“教育评价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广泛参与,要从根本上改变以往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既做‘运动员’又做‘裁判员’的教育评价体制。”李颖科说。为此,西安又实施了创新教育评价体系改革,引入社会第三方评价机构对全市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情况进行全程跟踪评价,以此构建政府和社会各方共同参与的新型教育评价机制。

今年7月,西安市教育局通过社会公开招标、政府统一采购的方式,与陕西高级人才事务所有限公司签约,评价重点是西安在化解基础教育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所推出的改革措施及执行成效,评价结果将在媒体上向社会公布,并作为西安进一步完善和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参考依据。

这项被媒体戏称为“花钱请人监督自己”的改革,一经启动就引发了社会的强烈关注。西安市政府教育督导室副主任钟卫国告诉记者:“实施教育评价体系改革,对于教育部门而言,可以增加工作压力,增强工作动力,激发工作活力,规避工作风险、减少工作偏差;对于社会来说,可以及时让社会各界了解教育改革发展情况,增强社会各界对西安教育改革的信心。”

陕西高级人才事务所有限公司制定完成了一整套教育创新评价方案,包括《评价工作大纲》、《大学区管理制改革评价方案》、《“小升初”招生制度改革评价方案》、《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改革评价方案》等。

如今,西安各中小学和区县教育局出现了一支新的队伍:他们或随班听课,或调研访谈,或问卷调查,全面调查了解教育改革情况。然后每周与西安市教育局相关处室会晤沟通,了解一周内的工作情况,并及时对有关问题进行协调,以便推进工作。

陕西高级人才事务所有限公司首席管理顾问林国强介绍说,2012年12月初,第一份26万字的阶段性评价报告出炉。评价报告显示,85%以上的受调查对象知晓并支持西安市推进的教育改革;改革的预期效果比较明显,如对于“奥数”班的调查,2011年近50%的学生参加过,2012年这一比例已降至35%。

作为陕西高级人才事务所有限公司“教育改革创新评价体系工程”项目组特聘专家,陕西师范大学教育评价研究所副所长刘天才表示,传统的评价方式在较为封闭的状态下进行,主要依靠教育部门一家来完成。“引入第三方科学评价、立体监督,能够保证评价的客观公正性,为政府决策提供准确的信息,有助于回应社会关切热点,有利于增强教育评价的公信力,提升社会对教育的满意度。”

虽然西安市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施时间不长,改革中仍有一些体制机制上的障碍、约束亟待突破,但是教育综合改革带来的变化,如今已经一点一滴渗透到西安基础教育的每个角落:校际间发展更趋均衡,一度令人束手无策的“奥数”顽疾正销声匿迹,应试教育正向全面协调的综合素质教育转变……正如一位网民的留言所说:“西安教育改革更贴近实际,更贴近民生,更体现公正和公平,让全体市民能真正享受到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