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刀尖上的华尔兹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刀尖上的华尔兹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据统计,我国有4亿多人患有不同程度的近视,平均每4人中就有一个是近视眼。目前,进行准分子激光矫正手术是治疗近视眼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用激光打磨眼角膜,调整角膜的弯度,使其能够准确地将外界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上,从而达到改善视力的效果。施行激光矫正手术,要切开角膜的上皮,用微型角膜刀进行手术,这是当今最先进的手术技巧之一。(图1)

复旦大学眼耳鼻喉医院褚仁远教授说,角膜手术是把角膜表皮切开,再对下面的组织用激光进行弯度改造,改造好后,再将表皮盖上恢复角膜原状。

人类角膜由五层组织组成,从前到后依次为上皮细胞层、前弹力层、基质层、后弹力层和内皮细胞层,上皮瓣就是在上皮细胞层和前弹力层之间分离,基质瓣是从基质层内部分离,目前近视眼手术的趋势是上皮瓣手术。

和传统手术相比,这种手术的术后恢复时间要长一些。(图2)

人类眼角膜的平均厚度为550微米,而角膜上皮的厚度仅有55微米,是角膜厚度的十分之一,比一根头发丝还要细。要进行这项激光矫正手术,必须把 角膜上皮与其他组织分离,分离不均匀或者不完全,会造成术后角膜留疤、疼痛加剧、散光、视力恢复不佳、恢复周期长等一系列问题,这让许多想要通过手术摆脱困扰的患者望而生畏。

褚教授发明微型角膜刀之前,我国的激光矫正手术普遍采用国外的角膜刀。这种角膜刀一套设备需60多万元,而且,这种角膜刀的设计不适合中国人的眼球结构,在切割角膜上皮的均匀度和完整度上存在一定的缺陷。

褚教授从事近视眼治疗将近50年,深知这种缺陷在手术中存在隐患,因此,他决心改进角膜刀,创造出性能更好,更适合中国人眼球特征的角膜刀。

褚教授找到了多年从事医疗器械研究的高级工程师张宝华,两人一起开始了漫长的研发之路。

要想改进角膜刀,必须克服传统角膜刀的不完美,在近视眼矫正手术中,需要用吸环吸住眼球,避免眼球移动造成角膜上皮切割不均匀。而传统的吸环在吸附眼球时,吸孔容易被角结膜堵塞,无法真正稳定眼球。那么,怎么才能更好地稳定眼球呢?(图3)

经过4年的时间,他们在做了一万多次猪眼球实验后,终于找到了手术时固定眼球的解决方法。

褚教授说,眼球是软的,国外的吸环有时吸不住,不稳定。我给张保华总经理提建议,是不是在吸环上多打几个孔。他问要弄几个孔,我说最好360个孔。他说这怎么行,为什么不挖个漕沟?在吸环上打出漕沟,吸力分布就均匀了。2000年,带沟槽的吸环研制成功后,我们不知道申报专利,这技术让外国人学去了。

经过改进后,国产角膜刀的吸环周围多一个360度的槽沟,从而避免了角结膜堵塞吸孔,使吸环能够牢牢地稳定眼球。

然而,眼球本身有一定的弧度,一个刀片要均匀地切开上皮,而不连带其他组织,除了要在手术中保持眼球稳定外,最好使刀具能随着眼球的弧度,而改变自身的切割方向和速度。但是,要想在上皮切割手术中实现这个想法却十分困难。在此之前,几次尝试外国的角膜刀都不行,甚至有人说,这是不可能实现的愿望。为了给更多的病患者减轻痛苦,褚教授和张宝华召集研发人员,向这个难关发起了挑战。(图4)

那么,角膜刀如何才能适应眼球的弧度呢?

原来使用平推式的角膜上皮刀,它可以很均匀地控制切割速度,使上皮瓣的厚度从周边到中央是均匀的。而旋转式的切割刀切割时,边缘的速度相对快一些,中央部分相对慢一些,怎么才能使这个角膜上皮瓣做出来后,是均匀一致的厚度呢?

褚教授说,使切割刀转动快的部位的刀刃钝一些,而转动慢的部位刀刃锋 利一点,刀刃的厚薄不一样,就解决了均匀的问题。

改进刀具应用临床后,近视眼手术的完美率大大提高。然而,褚教授又发现了不完美的案例。原来,刀片在切割角膜上皮时,会对眼球有一定的压力,使眼球产生了对刀片的反作用力,正是这种反作用力的恒定性影响了刀片切割的均匀性。

如何克服眼球对刀片的反作用力?

有一次,一个大夫手术后对褚教授说,我怎么又切得比较深了。为此,褚教授一夜没睡,他觉得尽管问题不大,总归不理想。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想到把刀片镂空就可以解决问题。

改造后的角膜刀片上多了一个槽沟,使刀片工作时有了一定的弹性,刀片能随着压力的变化而调整,正是这个小小的改进,使角膜刀的性能提高了一大截。(图5)

经过临床验证,改进后的角膜刀将切割上皮的不完美率从10%降至1%以下,大大减少了近视眼手术的风险。2006年,这套经过十年研发出来的角膜刀获得了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褚仁远和张宝华10年的辛苦终于得到了肯定。然而,正是这把满载荣誉的刀,在第一次出国展览时,就遇到了大麻烦。

张保华总经理拿他们研制的角膜刀到法国,参加欧洲眼科联会。展会上,来了法国毛利亚公司总裁、总监等一批人,看到中国参展的角膜刀,他们说你们仿造我们的刀,你们赶快撤摊,不撤摊我们要叫警察了。张总说,你仔细看看,我们的角膜刀手术时是旋转的。你们的产品没有这个技术,怎么能说是仿造你们的呢?他们当时哑口无言。第二年在美国开世界眼科会,张宝华对法国科技部的负责人说,你们怎么不叫警察来呀?他笑着说,我就是想看看你们的这个关键技术。中方代表很大方地向他们介绍了自己的产品。

经过这次风波,褚仁远教授和张宝华更加注重知识产权的保护,不仅申请了中国专利,还先后申请了法国专利、美国专利,中国制造的微型角膜刀终于得到国际的认可。在治疗近视眼的角膜上皮切割手术中,国产角膜刀性能领先世界水平。然而,在进行国内推广时,这款功能好、价格低、更符合中国人特征的角膜刀却遭到了冷遇。

褚教授说,虽然自主研制的角膜刀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但是,推广这个产品时遇到很大困难,特别是大医院,不认可国产品。这也不足为怪,事实上,目前医学界所用的高精尖仪器设备,甚至手术用的缝合线,几乎都是进口产品。倒是一些中小城市的医院、基层医院愿意使用国产医疗设备。(图6)

从创新角度审视国产角膜刀,是典型的创造,是用新的原理解决实际问题,是新的设计,创造出新的产品,国产角膜刀更适合东亚人种,更适合中国人,比国外的同类产品更先进。

推广初期,角膜刀得不到很多大医院的认同,张宝华转换思维将目光投向中小城市,凭借良好的性能,国产角膜刀得到广泛的认可,许多大医院也渐渐接受这款国产角膜刀。目前,国产微型角膜刀已应用于147家医院,褚仁远教授和张宝华经过10年的努力,克服三大难关研发的角膜刀,将为更多的近视眼患者带来清亮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