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巧用文本 融入时代 激发思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巧用文本 融入时代 激发思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1 教材分析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鄂教版教材第七册第5单元中的第一篇阅读课文。本单元围绕“读书故事”这个话题安排课文,让学生思考自己读书的目的,检讨自己读书的态度和同学交流自己读书的方法与读书的乐趣。这篇课文是一篇人物传记,记叙了少年时代的立志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故事。课文共9个自然段,可按时间为线索将课文分为3部分。1~7自然段是第1部分,写在沈阳读小学时就立志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第8自然段为第2部分,写在天津读中学时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学习愿望很强烈,成绩优异。第9自然段为第3部分,写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成为终生奋斗的目标。

课文分两课时上完,本课为第一课时,教授第一部分,也是课文最详细最重要的部分。课文先写12岁的刚到沈阳,就听伯父沉重的说“中华不振哪!”这使他疑惑不解。接着写在租界里亲眼看到在中国的土地上中国人却饱受欺凌,使他切身体会到伯父所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面对校长的提问,响亮而坚定地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表明了他远大的志向,“响亮而坚定”表明决心很坚定。

2 学情分析

文本背景隔学生生活的时代较久远,学生要感受文中洋溢的热烈的爱国情怀是有一定难度的,不要只重视思想性,上成了思想品德课,而应立足于文本,在细细品味文本中感受字里行间的情感,将语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紧密结合。

本课中,“中华不振”是人物情感发展变化的源点,它贯穿于故事始终。教学时,应该紧扣“中华不振”这一主线,引导学生读书品味,了解少年的远大志向,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但是,鄂教版教材在在租界里亲眼所见被欺凌的例子全部删减了,他到底看见了什么学生无从得知,无法产生共鸣,也使得为什么会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个转变过程显得突兀,缺少支撑。教学中应该适当地引入原文材料,填补空白,从而积累和激感,帮助学生理解立志的原因,后面的教学才能水到渠成。

3 教学目标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依据新课程理念、教材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本课的教学目标是:①认识10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③理解课文内容,能结合课文第1~7自然段中重点词句了解少年立志的原因,感受少年的博怀和远大志向,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④体会课文的写作特点。初步感受人物传记的写法,学习运用通过语言、神态的描写,表现人物内心的方法。

4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会人物思想感情,感受少年的博怀和远大志向。难点:了解当时社会背景,深入体会少年立志的原因。

5 教学准备

文本背景隔学生生活的时代较久远,理解有一定难度,课前请学生预习课文,搜集了解的相关资料;教师搜集租界、的相关资料图片,准备课件。另外,查阅本文原文,适当地方进行补白,帮助学生进行理解。

6 教法与学法

“教有多法,但无定法”,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在本课中我主要采用自主探究法、朗读感悟法、讨论法和多媒体辅助法进行教学,从而让学生感受少年的博怀和远大志向,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教学中,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通过形式多样的读,让学生感知文本,体验情感,经过合作交流,发展思维,培养能力,在学习中渗透“读――思――议――悟”的学法。

7 教学过程及策略

7.1 谈话导入,激感。①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新课程标准也指出:语文教学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上课时,我充满激情的语言对学生说:同学们,有这样一个人,在飞机遇险的时候,不顾个人安危毅然把自己的伞包送给一个小女孩,把生的希望送给了别人,把死的可能留给了自己;有这样一个人,全中国的人都爱戴他,他逝世的时候,首都人民自发地聚集,十里长安街挥泪相送;有这样一个人,全世界的人也尊敬他,在他逝世的时候,联合国为他降半旗表哀悼之情。你知道他是谁吗?也是这个人,他在12岁时就说出了一句令所有人都喝彩的一句话,你知道是什么吗?【通过教师语言情境的创设,吸引学生的兴趣,自然引出本文课题“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②生齐读课题,谈谈你对课文题目的理解,师做点拨:“崛”是兴起的意思,“之”是“的”的意思。

7.2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①借助汉语拼音朗读课文,提出自学要求。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因此,在初读课文时,一、要求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二、检查两组有代表性的词语。②生再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本文写了哪几个时期的事?并找出关键词句。通过交流,明确:这是一篇人物传记,可以看出课文是按时间顺序来记叙的。写了12岁那年、15岁那年和青少年时期的三件事。【这一环节的设置,让学生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整体感知,把握课文结构,理清课文思路】

7.3 精读课文,体验情感。

策略一――找切入点,把握脉络:我抛出学生质疑时最想知道的问题:为什么会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一志向?文中的哪个词最能体现?通过这个问题的设置,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学生通过自己读课文,很快就能找出本文的关键词“中华不振”,本课教学就围绕此关键词展示,把握了教学的脉络。【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在这一环节中,我以“问题”入手,激发学生的探索意识,培养生的思考能力。】

策略二――发挥想象,体会内心:这样的体会有两处,一处是结合前文发问――听到伯父沉重地说:“中华不振哪!”时并不理解,他奇怪什么?第二处是重点:在租界地里,目睹了中国同胞受欺辱的情景之后,他在沉思什么?先让学生入情入境说说自己的想法。如果学生仅仅停留在气愤层面,也很正常,老师就带领学生结合后面的部分深入思考除了气愤,还想了什么?感受到一是想到了发生这些事情的原因是“中华不振”;二是想到作为自己该怎么去做,改变中国这贫穷落后受欺辱的状况,最终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这一问题的设置,关键是让学生体会到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并非一时冲动,而是经过充分思考的,他的志向异常坚定,以后也不会有丝毫动摇,为理解后文的“响亮而坚定”打下基础。更让学生感受到他的志向是很深远的,现在的同学没有想到,当时的学生也没有想到,为后文的学习打下伏笔。【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这一环节的设置,通过学生的朗读、想象,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生的想象和创造潜能,师在这一环节,应充分尊重学生的想法,不能粗暴的否定,扼杀学生的想象】

策略三――课文补白,搭建桥梁:要回答在沉思什么,必须弄清楚他在租界地时到底目睹了什么。这是他思想发生变化,最终立志的原因。但是,鄂教版教材在在租界里亲眼所见被欺凌的例子全部删减了,他到底看见了什么学生无从得知,无法产生共鸣,也使得为什么会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个转变过程显得突兀,缺少支撑。教学中应适当地引入原文材料,填补空白,并加入补充材料,在运用多媒体手段,播放“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图片,中国人民在自己的土地上饱受的图片,外国人在中国的土地上耀武扬威的图片”后请学生谈一谈作为中国人看到这样的画面你是什么样的感受?获得与的共鸣,切身体会“中华不振”的悲哀,从而理解为何立志。【这一环节的设置,通过师播放的触目惊心的画面及生口中叙述出的事实,让生多角度、深刻地理解“中华不振”的具体含义,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深刻体会当时的心理感受】

策略四――重点句朗读,把握情感:理解课文后,让学生读出人物所说关键语句的情感。紧抓这几句――伯父沉重地说:“中华不振哪!”响亮而坚定地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铿锵有力地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通过朗读,让学生入情入境,进入人物的内心,感受坚定的决心。【新课程标准指出:朗读是最经常、最重要的阅读训练,也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情感、培养语感的基本途径。这一环节的设置,主要通过形式多样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思考,读中想象,打开学生情感的闸门,以心感悟文本激起共鸣】

策略五――比较阅读,梳理不同:思考读书的目的与其他同学读书的目的有何不同?通过学生自己的比较、体会,引导生明白:为明理、为做官、为吃饭而读书,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生活需求;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则是把个人的学习与民族的振兴联系起来。两者都没有错,但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的志向更显得胸怀博大和抱负远大。【在比较中思考,最能看出事物的根本不同。此环节的设置,请学生通过对照,进一步明确志向的不一般,感受其博大的胸怀和爱国之情。】

7.4 拓展延伸,升华情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句誓言不仅激励着,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今天,我们也要思考“为什么而读书”的话题。我把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的几句话送给大家:“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8 在教学中的一点思考

本文时代性强,当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目的与现在孩子读书的目的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现在经常教育孩子读书是为“自己”。这是时代变迁带来的必然变化,两者都没有错。但在课中如何巧妙地融合这两点,既让学生理解,又不削弱课文的主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