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武汉市高校体育市场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武汉市高校体育市场的现状与对策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05-000-02

摘 要 武汉市高校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规模上都处在全国的前列,但是高校体育市场发展却相对滞后。充分发挥武汉市高校的人才和场馆资源优势,克服经济效益与学校体育的矛盾,努力培育稳定的消费群体,提高竞技水平,对发展高校体育市场起着关键作用。此外,发展体育赞助市场和培训市场能更好的开拓武汉市高校体育市场。

关键词 武汉市 高校体育市场 对策

高校体育市场是我国体育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完善的高校体育市场不仅有利于高校体育工作的开展,也有利于城市体育市场的开发与利用。武汉市拥有各类高校80多所,其数量在全国城市中排名前列,但武汉市高校体育的主要发展目标在教学改革和体育竞赛,体育市场的开发较为滞后,使得高校体育未能在体育市场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武汉市高校体育市场现状

近年来,随着大众体育活动的普及、健身体育、休闲体育活动的兴起,体育服务、体育竞赛等体育产品等迅速发展。高校体育市场作为一种新兴的市场拥有人才、场馆、竞赛开展等诸多优势,尤其对于武汉市高校体育市场而言,众多的高校将成为武汉市体育市场发展的生力军。

(一)武汉市高校体育市场的特点

1.专业的体育人才

武汉市拥有武汉体育学院、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大学等专业体育院校及下属体育学院。这些高校作为体育学术和科研的高级场所,有利于集中人才优势,更好的开发体育市场。除此以外,其他高校的体育学院、体育系等教学、科研单位也为体育市场提供了必要的人才保障。目前,武汉市高校大量的师资人才参与到武汉市体育市场的开发和竞赛组织、运作和管理之中,他们在全民健身运动、单项运动竞赛、社区体育活动等体育市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为高校体育市场的开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丰富的体育场馆资源

体育场馆是体育活动开展的必要条件,90%高校建设有完备的体育设施,包括羽毛球馆、乒乓球馆、游泳馆等大众健身项目的场馆,这些场馆占武汉市体育场馆总数的80%以上。随着高校与社会交流的日益频繁,高校体育场馆的市场化运营势在必行。

3.稳定的体育消费群体

稳定的消费群体是市场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武汉市高校拥有百万大学生,他们富有活力和朝气,是体育运动参与者和爱好者的主力军。各高校为了丰富大学生的文化生活,每学期将组织各类体育活动,此外,学校各类体育社团也自发组织体育活动,在校大学生构成了稳定的体育消费群体。

4.高校体育竞赛的市场化

近几年,随着特步、百事可乐等大型企业赞助高校体育竞赛活动,武汉市高校体育竞赛的开展得如火如荼。竞赛项目从足球、篮球、乒乓球等大众体育竞赛,延伸到武术、毽球等健身类体育竞赛。尤其是湖北省大学生足球联赛和篮球大学生超级联赛,标志着大学生体育竞赛市场步入一个新的阶段。此外,各高校充分利用学校专业特点,将本地赞助商的目光吸引到学校内部体育竞赛,如武汉市商业贸易学院在本校运动会上获得数十万的商业赞助。这些赞助行为为高校体育竞赛的市场化提供契机。

(二)武汉市高校体育市场的制约因素

尽管武汉市高校体育已经迈出了市场化的第一步,受高校教育和管理的政策制约,其产业化发展道路并不平坦。尽管体育教育作为高校基础教育的重要部分,但由于各高校的政策倾向,体育的发展方向不尽相同。尤其在高校体育市场化的过程中,各高校尚未形成一致的方向,这将制约着武汉市高校体育的市场化进程。

1.经济效益与学校体育的矛盾

高校体育的发展是以学校的体育教育为出发点。因此,学校的体育活动、体育场馆的利用必将以学生为中心。然而,体育市场化是以经济效益为中心,通过体育竞赛和场馆市场开发达到经济利益最大化。两者在出发点上的根本差异成为高校体育市场化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2.学生消费能力的制约

尽管学生作为稳定体育消费群体对支撑高校体育市场起着关键作用。但是,学生没有收入来源,将极大地制约了他们的体育消费能力。本次调查依据学校类型进行选取,如,湖北经济学院属偏文科类院校,武汉理工大学属偏理科类院校。表1是对武汉市部分高校非体育专业大学生体育消费情况统计。

调查数据现实,武汉市高校大学生整体的体育消费水平偏低,80%以上的学生每月体育消费在50元以下。由于学校的专业特点,偏文科类院校如,湖北经济学院的体育消费水平更低,90%的在50元以下,只有3%的学生消费在100元以上。而偏理科院校如,武汉理工大学和武汉工程大学每月消费在100元以上的展8%。这一现象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大学生性别比例造成的。

3.高校体育运动水平偏低

尽管高校的体育竞赛种类繁多,但由于运动水平偏低,无法形成市场效应。尽管部分高校具备招生体育特长生的资格,但由于体育特长生数量较少,且运动项目分散,无法搭建高水平体育竞赛的平台。没有吸引力的体育竞赛必然无法得到学生的关注,也将制约赞助商的积极性。近年来,部分高校在高水平运动队建设上不断尝试,并取得了突破。武汉市高校体育市场化的发展思路

二、武汉市高校体育市场发展思路

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武汉市高校体育市场的优势和不足。整体上看,尽管各高校在推进体育市场化上不断努力,但整体市场尚未形成,只在个别学校有所体现。针对武汉市高校体育市场的特点,我们将提出建设性的发展思路,并提出对策,弥补整体市场的不足。

(一)推进高校体育竞赛体制改革

目前,武汉市高校内的体育竞赛都是由体育教学部门组织和管理,且经费较为有限,限制了学校竞赛开展的能动性,应充分发挥学校体育社团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引入社会资金,为学校体育竞赛注入新的活力,实现体育竞赛大家办的格局,共同培育高校体育竞赛市场。

(二)加强校企联合办比赛

学校应充分利用场馆资源和人才资源,使学校竞赛走向企业,摆脱学校体育竞赛封闭性的困境。尤其是加强与学校有紧密关系的企业,定期举办校企间的体育竞赛,部分竞赛邀请企业参加,一方面达到企业宣传的目的,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学校解决资金的困难,实现相互促进。

三、武汉市高校体育市场化发展的对策

(一)发展高校体育赞助市场

赞助是市场体育的推动力,缺少赞助的体育市场注定无法走的更远。因此,为了更加深化高校体育市场改革,就必须重视赞助市场的开发。高校体育应从自身特点出发,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比赛水平和趣味性,吸引观众

比赛受众面决定了赞助商的选择,没有观众的比赛是无法吸引赞助商的注意力的。对竞技比赛而言,竞技水平是直接影响到观众的数量,对娱乐性体育项目而言,比赛的趣味性、参与性决定了受众面。因此,高校体育必须从观赏性和趣味性入手,达到吸引观众的目的,才能更好的吸引赞助商。

2.加强与媒体的合作

目前,武汉市高校体育联赛除足球、篮球项目外鲜有报道,这将制约高校体育竞赛的宣传。因此,高校体育联赛应提高品牌知名度,加强与本地媒体的合作,不断扩大影响力。除此以外,各高校也应推出自身的特色竞赛项目,并参与社会活动,使特色项目的到社会的认可,扩大项目的影响力。

(二)发展高校体育健身娱乐市场

健身娱乐市场是体育市场的重要部分。培养大学生健身观念,并引导大学生进入健身娱乐市场是扩大高校体育市场的重要途径。武汉市高校应从以下方面发展高校体育健身娱乐市场:

1.完善学校体育公共服务

目前,武汉市拥有专业健身场馆的高校并不多见,且健身设施主要用于高水平运动队专项训练,将其作为体育公共服务满足大学生需求的高校更少。因此,除加强体育健身设施的建设外,完善体育公共服务体系是引导学生参与健身运动的重要措施。完善体育服务体系包括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协调盈利与服务的平衡,并逐渐实现社会化。

2.加强健身娱乐设施建设

调查显示,拥有高水平运动队的高校具备良好的体育健身设施,而其他高校健身娱乐设施较为滞后。各高校应建设经营性体育健身设施,形成公益性和盈利性体育服务体系。并鼓励企业和社会参与体育公共服务的经营管理活动。

(三)开发高校体育培训市场

利用高校的场馆资源和人才资源,发展体育培训市场是完善高校体育市场的重要环节。就武汉市体育市场而言,社会体育培训与高校之间往往都有较多的联系,但是校内的体育培训则未形成规模。

1.加强重点项目的培训

各高校应根据学校场馆和师资优势,确定学校的重点培训项目。例如,游泳、运动休闲、武术、足球、乒乓球等,切实满足大众的需求。

2.从市场需求出发,向社会拓展

高校教育除了做好学生的培养外,还应注重社会的责任,社会体育需要更多的专业人员从事体育服务事业。因此,做好社会体育服务培训应纳入高校体育培训的规划之中,这也将高校体育社会化进程,扩大了高校体育培训的范围。

四、结论

(一)武汉市高校体育市场具有丰富的场馆资源和人力资源,稳定的消费群体等优势,具备吸引赞助商投资的基本特征。

(二)经济效益与学校体育的矛盾是制约武汉市高校体育市场发展的主要因素,此外,学生消费能力和运动水平的偏低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高校体育市场化。

(三)武汉市高校体育应以竞赛体制改革,并加强校企联合,注重培育体育消费群体为基本的发展思路,拓宽高校体育市场。

基金项目:2013年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编号:13g346)。

参考文献:

[1] 耿立中.体育市场——策略与管理[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

[2] 刘丽霞.高校体育产业化道路初探[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2.8.

[3] 孙克成.发展高校体育产业必要性及对策建议[J].体育文化导刊.2004(4).

[4] 程一辉.我国高校体育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4(2).

[5] 雷选霈.论我国体育产业实行战略联盟的方式[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