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将人文教育融入教学中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将人文教育融入教学中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对语文基本定义及人文精神的再认识

语文不只是交际与思维的语言工具,更是人文精神的载体。语文教育就是通过立言以育人,用我们民族与全人类最美好的精神食粮来滋养一代代人,让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全地发展,为他们的人文精神积淀和终生学习能力“打底”。离开了“人文精神”,“语言系统”便成了无灵魂之空壳;离开了“语言系统”,“人文精神”便无以承载。人们通过语言活动,吸收前人创造的人文精华,使自己成长为具有丰富“人文精神”的人,同时,语言通过人们的交际和思维而存在而发展,人们在交际和思维中学会使用语言,从而使自己成为“社会的人”。因而可以这么说:语言系统的学习和运用,人文精神的积淀和养成,应是语文教育的两个基本价值坐标。

二、影响当今中学生人文精神的“三个世界”

人文精神追求真、善、美及其统一。当今的中学生并不是生活在单一的世界中,而是生活在“理想世界”、“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中。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这三个世界对中学生的影响又是怎样的呢?

1.理想世界的功利与错位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追求升学率仍然左右着学校教育,追求高升学率就成了教师的理想,学生的理想世界也就只剩下了“得高分”。再加上社会舆论热心地吹捧高升学率的学校,不懈地宣传学科竞赛获奖或考入国内外名校的学生,从而引导中学生进一步陷入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怪圈。我们不难发现,家庭、学校、社会已自觉不自觉地形成了一个联盟,迫使中学生远离自己的个性化的理想世界,造成理想世界的功利与错位局面。

2.现实世界的冲击与无奈

现实世界以其特有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学生,市场经济对中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一方面,他们的竞争意识、生存意识、开放意识和时间观念都起着积极的变化。另一方面,市场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快餐”现象也给中学生的思维和生活造成巨大冲击,削弱了中学生对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认同力。

3.虚拟世界的纷乱与失范

我们已进入一个以多媒体网络为标志的信息时代。多媒体以其特有的形式在虚拟时空中营造出一个色彩纷乱的“虚拟世界”,主要由三个板块组成:第一板块是由电脑网络构成的虚拟世界;第二板块是由武侠小说、言情作品构成的虚拟世界。;第三板块是由科幻作品、卡通系列、电子游戏等构成的虚拟世界。

三、语文教学中加强人文精神培养的基本策略

1.通过多种途径与方式,及时地、经常地向中学生推荐经典的、民族的、优秀的视听材料,让中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多民族、多国家的多元文化,开阔视野,并在比较、撞击中逐步培养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培养愿意、乐意接受多元的优秀的文化熏陶的习惯和自觉鉴别精选视听材料的能力。这对于净化中学生的“听”“读”信息源,丰富中学生的“理想世界”、“现实世界”、“虚拟世界”具有重要意义。多与经典的、民族的、优秀的视听信息零距离接触,本质上就是打破时空界限,在与仁人志士、智者哲人、语言大师进行精神的对话、心灵的沟通,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可以使中学生在树立理想和确立人生的起点就站在人文精神的制高点,这对中学生的终生学习与长远发展的影响是极为深远的。

2.与时俱进,积极改革中学语文的“教法”与“学法”,尽可能多地让学生“自主学习”。在高中生中因人制宜、因文制宜、因地制宜地开展研究性学习,最大限度地发掘教材以及其他教学资源中的人文精神宝藏。中学语文教材选入了对高尚情操的陶冶、对美好理想的追求、对未知世界的探求的美文,它们能启迪学生追求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给学生的“理想世界”与“现实世界”以生命的亮色;选入了重在美好人性开发与启蒙的美文,它们能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尊严、生命的价值和生命的美好,引导学生建立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选入了优美的神话传奇、寓言、诗歌、科幻作品,它们能激发学生对人类智慧、想象精神的领悟,在给学生以丰富美感享受的同时开发他们的想象力……

倡导研究性学习也是行之有效的教学举措。例如,有一位教师在教春秋战国时期的文言文时,让学生自主选读《战国策》《史记》中的文章,对春秋战国时期的“说客”作出评析。许多学生经过研究性学习,写出了有见地的“说客”分析文章,他们把“说客形象”综合归纳为“直谏型”“智囊型”“温和型”“幽默型”……这样,文言文教学与研究性学习便取得了双赢。

3.关注网络文明建设,提高中学生的信息鉴别能力。语文教学的资源是极其丰富的,在众多媒体中,迅速发展的网络媒体尤其引人注目。网络正在逐步覆盖学校和家庭,但它犹如一把双刃剑,给人们获取信息带来便捷的同时,又带来许多芜杂的信息,容易使青少年难以辨别而误入歧途甚至痴迷不能自拔,从而导致孤独、撒谎、冲动、虚空等心理障碍。

网络文明素养,是新时期人文精神的新内涵;提高网络文明素养,也是语文教学中弘扬人文精神的重要内容,语文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日常教学中,我们应关注网络文明建设,关注中学生对信息鉴别能力的培养,使中学生真正具有进出虚拟世界的驾驭能力而终生受益。

(作者单位:河南省濮阳市范县希望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