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新闻集成报道的新思维与新尝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新闻集成报道的新思维与新尝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提要:由新华社发起的“地球绿飘带”大型媒体报道,联合国家有关部委和联合国相关机构,与三北防护林所在的13个省的数十家媒体共同开展。新华社新媒体中心在这次报道中负责多媒体集成和新媒体互动,并在8月12日凌晨新华社集成服务新平台——新华通。其传播效果超出预想,互动效果超出预想,市场反响超出预想。

关键词:集成报道 新华社 新华通

从“时空压缩”到“还原感性”

综观此次新华社新媒体中心“地球绿飘带”行进式报道的集成服务,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在时空压缩中还原感性”。

新媒体时代,内容表现的媒介形式大大丰富,受众可以足不出户,就便捷地利用各类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终端纵览古今、游历世界,真正实现了“坐地日行八万里”。

此次“地球绿飘带”的行进式报道,当前方报道组横跨内蒙古、陕西、宁夏三省区,穿行库布齐沙漠和毛乌素沙地,行程几千公里时,新华通集成服务利用Flash、3D动画等数字技术,以“新闻地球”形式全景展现了行进式报道的全貌,让用户和读者在最短时间内“一图看三北”。

对时空的压缩固然是新媒体的独到之处,但在压缩的时空中,又如何能让读者更原汁原味地感受到特定的人与事呢?作为现场的记者,由于长时间与采访对象相处,并浸淫在特定的时空中,可谓全情投入,能从采访对象的一笑一颦、举手投足,甚至周遭环境中感受人物的内心。但作为不在现场的普通读者,又如何能与现场的记者感同身受呢?

此次集成服务就对这一问题作了有益尝试

有这样一个典型例子:采访组在宁夏采访一名叫王有德的植树人,他是宁夏某林场的场长,几十年来带领职工治沙致富,七尺男儿,魁梧雄壮。但记者在采访中却发现,他偏偏给每一种植物都取了一个女性化的名字一沙漠姑娘、美人松。有记者好奇,问为什么都是女人的名字。没想到,这个西北大汉却忽然害羞得脸红起来。这更让所有在场的人对这个采访对象充满了好奇。

正当大家都在七嘴八舌地追问,从各个角度试图了解他时,李从军社长敏锐地发现,林场场部的背景音乐格外优美。一问才知,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歌曲《草原我的情人》,曲调优美,歌词浪漫一沙漠上盛开的亮丽花朵、类似女性姓名的花名、回答问题时的羞涩、几十年如一日与沙漠的斗争、无边无际的沙海景象……当这一切看似矛盾的景象、事物,被这一首《草原我的情人》联系起来时,一个西北大汉英雄浪漫的内心就呈现出来了。

这种由音乐触发,继而被画面串联,并最终帮助采访者理解人物内心的特定场景,怎样才能准确地传达给受众呢?答案就在集成服务的页面上。制作团队根据现场场景手绘了网页,并将不同记者充满感性的现场微博按时间排列在页面上,还将现场的精彩图集制作成特效幻灯,同时配上记者现场听到的音乐。这样,当读者用鼠标或触屏拉动页面时,就会感觉仿佛和前方的采访团一起,穿越沙丘、穿越时光、穿越到了人物的内心深处。

这就是在压缩的时空中“还原感性”。集成服务通过页面来聚合文字、图片、图表、动画、音频、视频等各种形式的报道资源,并与受众进行实时互动,萃取精华、还原感性,把那山、那水、那草原、那沙漠和那些英雄们的故事活生生地展现在受众面前,用新媒体的“聚合”与排列组合,给出了“身临其境”的可能。

从“一篇报道”到“一次行动”

此次“地球绿飘带”集成报道的互动也设计得非常巧妙。

——以前方调研组的行程为线索,以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为主线,每到一地,每遇一人,就根据此地此人的特点,量身定制互动方案。

比如,七夕节当天,采访组正好采访了一位丈夫去世后坚持治沙的女劳模,当晚即播发了一条网络热传的微博《死亡之海里的爱情之树》,并号召网友“以爱的名义祝福他们”。当晚便引来了众多大V的转发,网民的评价也十分正面、热烈。

——摒弃平铺直叙的叙事方式,强--调设计情节、设置悬念,凸显出“且听下回分解”的效应,把控住行进式报道的节奏。

例如记者在毛乌素沙地里发现一个荷花池,并由此了解了一位造林人生态观的变化过程。播发微博时,记者没有直接从生态观入手写起,而是先“曝光”了这一方荷塘,进而设问“荷塘为什么存在”,最后再揭晓这是造林人希望模仿真实、多元的生态环境,担心植树只能绿化、无法恢复生态系统的缘故。140字的微博,也可以起承转合,波澜迭起,引发人们对于治沙事业、对造林英雄的好奇。

——打通线上线下,用小切口展示大主题,在受众“吸引-参与-反馈-再传播”的过程中,将“一篇篇报道”转化为“一次次行动”,让受众在参与中,主动地进入传播者设置的议题中,达到最佳的传播效果。

例如,一个叫热合曼的新疆人为一棵榆树守了17年,事迹本身就十分感人。但制作团队精心设计了“帮帮热合曼”的互动,向网民征集在新疆的戈壁滩上“如何种树”“是否适合种树”等建议,让网民在对具体问题的争论中,将生态观的讨论引向深入。李开复、邓飞等大V也参与其中。

——在交互方式上进行了创新,不仅打通了新华通与微博、微信、客户端、门户网站、视频网站等各类平台资源,形成高效、立体的传播矩阵,还充分调动了新媒体终端用户和三北防护林涉及的13个省市区的专业媒体资源,形成了UGC和PGC两大来源的全方位交互。数以万计的UGC内容和“遍地开花”的PGC介入,使新华通平台效应最大化。新华社与用户的关系从供稿和采用,升级为自媒体时代的欣赏和互相欣赏。

从“敲敲边鼓”到“流程再造”

此次行进式报道的集成服务,实现了“微博实时发、页面及时播、多平动展示”的聚变效应。采访过程中,微博和客户端实现前方定稿、直播式发稿,多媒体集成页面播发速度从采访活动完成后算起需时2小时30分钟,提高到最短42分钟。这是在前方移动回传视频并进行后期剪辑、添加字幕的情况下实现的,殊为不易。

从此次集成服务的经验中也不难发现,从事集成服务、从事全媒体探索,不应该是一个团队在新闻大部队的边缘做点新尝试、贴贴东西那么无关紧要;集成服务做出来的东西,也不是为了追求“酷”那么简单。因为媒介即讯息,技术非中性,当集成服务在对外满足受众的同时,对内而言,新闻报道的制作方式和流程也都随之发生了变化。

比如,新华通是集成服务体系中的“交互台”,但如何按照这个定位探索集成报道和服务机制,过去心中是没底的。此次成立“‘地球绿飘带’集成报道项目组”,设立文字、图片、音视频、互动、技术、营销等小组,分别负责集成报道项目运行的各环节工作,成效显著,证明项目制是一种成功的模式。

但也存在~些需要继续探索的问题。比如,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各自的生产流程不同、制作规律和制作周期也不一。那么如何将这些不同形式的内容,在同一个时效要求下进行集成?审稿流程、上线流程要如何优化?再比如,集成服务的报道团队应该如何配置?文字、摄影、电视、全媒体记者应该如何构成?全媒体采访设备是否需要开发研制?这些问题都有待进一步探讨与实践。

但回顾此次“地球绿飘带”的行进式报道,围绕“美丽中国”重大主题开展议程设置,找到了舆情的最大公约数;在如何展开重大主题讨论上,采用行进式报道,不漠视舆情、不回避争议、不讳言监督,全程吸引上亿人次网民参与互动,几乎没有网民拍砖;采用集成服务的方式,在压缩的时空中还原了感性……这样的报道方式富有启示,堪称典范,值得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