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和谐教育视角下的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高校是社会人才输出的主要来源,肩负着人才培养的重任,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基本实现了由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转变,高等教育的是否和谐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一环。高校思政理论课作为思想教育的重要阵地,其教学的和谐性不仅关系到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同时也会对和谐社会的建设带来重大的影响。本文中笔者以和谐教育为立足点,提出改进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的策略,旨在提高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的效果和质量,从而使高校培养出符合和谐社会需要的高品质人才。
关键词:和谐教育;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
和谐教育思想一直是我国传统教育中所颇为看重的一点,如今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纵深推进,当前教学中的和谐教育既继承了传统和谐教育的合理内涵,同时也在传统的基础上做了些许改进和创新,融入更多的现代教学特征。目前,我国高校中的学生大多都是"90后"的新生代,在社会大环境和个人生活环境、学习环境的影响下,他们所接触到的信息和事物更加复杂多样,且在不同文化和思想的渲染下,他们的想象和信念以及人生观、价值观等较之以往的学生都会有明显的不同。比较突出的一点就是当前高校学生在对客观事物进行评判的过程中物质化倾向较为严重,这种现象的出现,固然是有学生在课余时间接触到这方面的思想和言论的原因,但是高校思想教育也需要承担一部分责任。因此,本文将从你和谐教育的角度出发,尝试提出改进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的方法和措施。
一、树立和谐教育理念,坚持"以人为本"
由于长期以来,在我国的教育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一直在被无限的扩大,不论是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还是平常的教学活动之中,教师在学生面前具有绝对的权威性和领导权,学生处于被动受教和机械服从的地位,这种现象在高校的思政理论课教学中表现的尤为凸出,不少高校的思政理论课教学都表现出一种十分僵硬的状态,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尊重,仅是学生对教师指令的服从和完成,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被忽略,学生的个性发展受到严重的限制,这是与我国高校思政教育和谐教学理念相悖的。
因此,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质量和效果首先要求高校思政教师群体能够树立和谐教育的理论,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学生的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将过去的"师本"教学转变为"生本"教学,将学生的发展作为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的重点。其次,为了能够使 和谐教育理念能够真正的在高校的思政理论课教学中得到落实,还要求各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能够从根本上认清和把握住和谐教育的关键,促使其在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切实做到"以人为本",开展爱的教学,从而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激发学生对生活、生命以及自然的热情,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思想品质和道德素养。再有,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能够将教育与学生的幸福、自由、自尊和人生价值相联系,挖掘出学生的潜在力量,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构建、自我完善和自我提高,指导学生明确自己的人生理想和生活目标,努力培养出人格健全,具有较高文化素养的学生,从而完成高校作为和谐社会人才培养中心的任务,为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可靠的人才保障。
二、注重理实相融,撷取和谐的教学内容
当前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内容的刻板单一,陈旧空洞是不少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停滞不前的原因之一。"抽象、杂乱、逻辑性强、枯燥、单调"是大多数学生和教师对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内容的主要映像,而高校的思政理论教学之所以会在众多学生和教师的心中当上这样的标识,究其根本还是由于高校思政理论教学内容缺乏实践性,与实际生活脱节,不能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将教学内容与生活联系在一起,也就无法对教学内容产生深刻的理解和高度的共鸣。因此,面对这样的问题,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在授课之前应当做充分的课前准备,对教学内容进行再加工,使之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撷取和谐的教学内容,向学生传播和谐的知识和信息,督促学生在日常的行为中能够以和为贵、待人和气。
与此同时,教师在进行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过程中要能够"以理服人",以最新的道德理论和思想政治成果来向学生说明和解释现实生活中的一些负面现象,同时当教师在讲述相关的思政知识时要能够进行有效的课堂生成,向学生介绍一些相关的背景和事件,举出生活中的实际案例,让学生能够对教师所讲述的内容有更深层次的了解,一方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能够有效提高高校思政理论教学内容实用性,使其教学质量得到提升。
三、开启双向沟通,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传统的高校思政理论教学大多数都是教师的"一言堂",学生的课堂参与性较低,思政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偏低,师生之间缺乏有效的交流和沟通,师生之间的关系比较疏离冷淡,不利于学生的发挥和成长,同时由于教师并不清楚学生的想法也就给教师的教学增加了负担。因此在当前的高校思政理论教学之中,教师应该多多的与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堂互动,给予学生更多的发言机会,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畅所欲言,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一方面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另一方面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率,活跃课堂的氛围。与此同时,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也要善于与学生对话,倾听学生的想法,学会赞赏学生,利用自身较高的人格魅力和道德涵养来吸引学生,与学生之间构建起和谐的人际关系,实现师生关系的和谐融洽,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缓解学生紧张感,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引导学生与人和睦相处。
四、关注学生的日常行为养成教育,实现学生的知行合一
督促学生不断进行自我完善、自我和谐是高校思政理论教育和谐教育理念的目的所在,同时为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奠定基础。中国有句俗语叫:"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从教育的角度去解释就是学生所收到的教育以及学生的学习行为,决定了他们将来对知识吸收、掌握以及运用的程度以及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高低。素质教育一直为我国高校思政教育所倡导,研究者表示要向真正做到素质教育,发挥思政理论教育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培养学生"和谐"的处事待人方式、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就要从学生的日常行为养成教育入手,关注学生的日常行为教育,从细节之处教导学生,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进而帮助学生树立起与和谐社会建设和发展相统一的思想道德观念。故而,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思政理论教育时不能只停留在口头教育的层面上,应该采取有针对性的训练,科学管理,使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化,在实现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基础上,制定科学合理、全面有效的评价制度,对学生的行为和思想道德做多元化的考察,强化学生的自律能力,促使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人际交往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其能够将在思政理论教学中所学到的知识,内化为自身人格体系的一部分,使学生具备独立的人格和品格,真正实现学生知与行的和谐统一。
五、结语
高校作为我国和谐社会主要的人才培养中心,其人才培养质量关系着我国社会的整体发展。而思政理论教育在高校的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提高高校思政理论教学,首先要树立和谐的教育观念,以"生本"作为教育的核心,其次要注意从实际的生活中获取教育的素材,将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选取和谐的教学内容,再有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在进行思政理论课教学时,还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构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和谐的人际关系,从而切实地将和谐教育理念贯彻到高校的思政理论教学的全过程中。
参考文献:
[1]王文彦,褚金芬.试述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9).
[2]蒋笃运.和谐教育及其构建[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
作者简介:王娟(1986.5-),女,河南开封人,西安翻译学院,助教,本科学历,研究方向:高校管理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