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和谐翻译”中的“不和谐”因素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认知语言学是从认知科学的角度研究语言的学科,认知语言翻译念观下进行的翻译活动表现出体验性、多重互动性、创造性特征,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强调体验和认知的制约作用,重视作者、作品和读者之间的互动关系,追求实现解释的“合理性”和翻译的“和谐性”。由于认知语言学以体验哲学为其基础,在翻译中更加强调译者在体验和多重互动中的的主体性。伴随着译者主体性的增强,译者不可避免的把自身因素带入翻译的文本中,打破认知语言学的“和谐翻译”。
一 认知语言学的和谐翻译观
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是基于Lackoff&Johnson的体验哲学之上形成的对翻译较为全面的解释。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兼顾作者、文本、读者三个要素,修补了经验论、唯理论、解释派哲学以作者、读者、文本为中心而产生的不足,在译文中努力勾画原作者的现实世界和认知世界,以达到翻译的和谐性。其和谐性表现为体验性以及互动性,以及创新性。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以体验哲学为理论基础,认为翻译是一种认知活动,是以现实体验为背景的认知主体所参与的多重互动为认知基础,译者在透彻理解源语言(含古代语言)语篇所表达出的各类意义的基础上,尽量将其在目标语言中映射转述出来, 在译文中应着力勾画出作者所欲描写的现实世界和认知世界。具有体验性、互动性、创新性的特点,真实地还原作者的客观世界,成功化解了作者的客观世界与译者认知世界的矛盾,弥补了经验论、经验论、解释派哲学的不足。
二 译者主体性中不和谐因素的体现
译者时代背景与文化环境限制了其认知体验性与互动性。认知语言学的体验性与互动性,决定了认知语言学翻译对原文的理解是和谐的理解,透彻的理解。然而这种理解是通过译者与原作者的对话来完成的。由于译者与读者所处在不同的时代背景和文化环境中,这必然制约译者主体性在认知语言学翻译中体验性和互动性的发挥。美国翻译理论家Nida在他的《language,culture and translating》一书中指出:“语言在文化中的作用以及文化对词义、习语含义的影响如此带有普遍性,以至于在不仔细考虑语言文化背景的情况下,任何文本都无法恰当地加以理解”。同一客观事物,在不同的文化里可以包含不同的价值,引起不同的联想,具有不同的内涵。如龙(dragon),在中国文化中是富贵,美好的象征;在外国文化中,则是邪恶的象征。现代阐释学认为,每一位译者受自身所处历史、文化、社会背景的影响总是携带着“一大堆熟悉的信仰和期望”去理解他所翻译的原文文本,一边置身于“一个熟悉的世界”,一边又面对着“陌生的世界”。解释者有其自身独特的视界, 这是由偏见构成的;而文本总是含有原作者原初的视界, 这个原初的视界与读者现今的视界之间必然存在着各种差距。从此角度出发, 翻译过程亦可理解为原文作者视界与译者自身视界之间不断交融产生新视界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译者必然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在欠理解和偏见的作用下在翻译过程和译文中体现出其主体性。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译者做好与读者的对话,实现视角上的融合。
译者的自身能力限制了其认知的创造性。认知语言学翻译观的创造性要求译者发挥自身的创造性将原语文化中不可翻译的一面传递到目标语言中,以达到翻译的和谐。一方面,由于译者自身的翻译动机和翻译目的,从而使译者夸大自己的能动性,导致得到的翻译会曲解原文的意思,从而形成了天马行空,毫无根据的创作;另一方面,由于译者自身能力的不足,不能很好的理解原文的意思,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只是将自以为正确的意思翻译过来,而隐含在语言符号下面的深层文化却被忽视,导致翻译过程中意思的流失。想遇到诗歌这种“言不尽物”“言不尽意”文体时,由于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不可避免的会发挥译者的主体性,让翻译达到神似以及形似。如上文我们提到的认知语言学具有体验互动性的特点,体验互动性与创新性是一对矛盾,体验互动性反映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的共性,创新性则反映出各民族文化存在的差异性,差异的空白区需要译者通过创新来进行弥补。互动与创新,客观及主观的制约使得翻译既不会出现“天马星空”的情形,也不会出现“方枘木圆”的情况。
三 结束语
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要求译者从体验、互动的角度来理解原文的意思,在翻译过程中要求译者将双语交流中不可译的部分用创作的方式达到翻译的和谐。然而由于译者环境因素,自身能力的问题,很难做到这种和谐。这就要求译者增强双语的能力,在创作中遵循适度的原则,力求将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展现出来。
参考文献
[1]Nida.E.ALanguage.Culture and Translation[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
[2]查明建、田雨.论译者主体性――从译者文化地位的边缘化谈起[J].中国翻译,2003
[3]张建佳.译者的翻译动机[J].赤峰学院学报,2007.
[4]王寅.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体验哲学[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